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产业学院作为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教融合的合作平台逐步成为很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首选。研究产业学院的运行模式及成功案例,对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实力、校企合作水平、产教融合深度、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对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与襄阳高新区共建先进制造业产业学院进行总结和归纳,探索并实践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地企协同的产业学院先进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是重点。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当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企双向赋能产教互融共生”合作模式内涵;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从办学新动能、探索新途径、培养新能级、创新新局面四个方面探索“校企双向赋能产教互融共生”合作模式的具体做法,取得创新成果,促进产教融合的持续发展,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类型的研究,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最终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评价考评体系等方面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4.
产教融合是产业和教育的深度合作,产业学院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全新而有效的途径;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是一个跨界融合专业,在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推广等方面,均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和众多的应用场景。文章分析产业学院基本概念和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人才需求,提出依托产业学院,构建企业化运作与治理体系,开展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激发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内驱力,探索服务区域经济转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五业贯通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厚实创新能力的标志,学生的知识复合化、技能高级化、创新能力化必然对教学要求提出新的标准。现有的艺术设计教育要面临这种挑战,必须也要走教育机制多位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产、学、研、创四方面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进行梳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统筹兼顾,合理结构,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校企深度融合”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融合、工学互动,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科学定位.在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通过确定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校企共享型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和组建“产教结合”教学团队,实现与企业“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产业学院是职业教育赋能地方产业创新实践重要载体和模式。当前阶段,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主要以政府和学校为主导并呈现多样化特征,产业学院内缺特色与驱动,外缺与地方产业的联动与协同。基于上述特点,笔者深入调研江苏地方主导产业需求,提出构建专业集群与主导产业深入融合、完善产业学院管理体制机制、搭建“产教融合”多维平台、产业学院高素质数字化产业工人内涵培育等措施,共促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赋能地方主导产业,为地方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宠医在“现代学徒制”视角下探索形成“222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推行“半年互换365天不间断”轮岗实习,对宠医专业人才三大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所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毕业生实战训练不足,缺乏创新和敬业精神。从职业教育供需理论和产学结合历史来看,产教融合是培养懂技术、精技能、能创新的德技兼修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的有效途径。在政府统筹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航发北京航材院、中国二重万航模锻、东方电气集团、中科院成都分院等联合进行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产教融合的装备制造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1331"模式),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在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探索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模式,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协同视域为产教融合下的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协同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以生产与教学协同为基础,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立足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确立院校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应格外重视“人”的关键要素作用,开创校企合作全面协同机制。产教融合不是高职教育的新概念,但产教融合的全过程协同与全要素效率提升,值得包括文化产业专业在内的学界和业界持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是国家战略任务,混合所有制是高职院校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混合所有制体制改革,以体制改革推动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建构"混合多元、开放共赢"的产教融合新机制,从专业群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设计技能教学模式三方面开展产教融合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中鲜有独具特色的课程,加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教学兴趣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学院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据此,以学院课程与企业课程的关系研究为基础,创建基于实境学习的企业学院课程体系,并给出以“四融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构实施指要,强调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课程模块与岗位能力、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互衔接与融合。最后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同策房地产学院为例进行论证说明,以期提升后续校企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主体和方法等都具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如何将服务宗旨、就业导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融入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理论,建构彰显高职教育质量管理规律的保证体系,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可有可无的事.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通过对学校教学文件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梳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富有学院特色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的"5×4"模式——"五域同构、四化同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升,为保证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现代学徒制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对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构建电子商务类专业"产教融合双核驱动,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机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中企"+"企中校"的运行机制,探索运行网店美工、网络客服、新媒体营销等人才培养班,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产教融合是指高职院校根据所学专业不同,对该专业进行更好的专业知识实践的人才培养,把产业与教学结合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扶持,把高职院校办成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一体的产业型经营体。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时代科学的进步,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变大。产教融合也是为各大企业所需要的高等素质集一身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第一步,更是对以往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教育质量、教育方法得到提升改善的一个突破口。本文主要通过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与市场需求的必要性,以理论、实践方式入手,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发出的政策和文件,我国的高职院校对于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有了更多的关注。本文从高职院校长教融合的基本内涵、积极意义等进行了探究,提出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更好发展的建议,以期能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机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高职院校为我国人才的输出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产教融合是推进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高职院校一项基础性工作,能够为产教融合的顺利推进提供基础支撑,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判定依据,可助推高职院校现代化。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确立评价的各级指标,运用专家法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智能背景下高职会计职业技能要求发生变化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深度挑战。1+X证书制度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1"是基础,"X"是"1"的补充、加强和拓展。因此,1+X证书嵌入高职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中有助于构建会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改革,精确定位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国家对产教融合的政策导向和在浙江高职日语专业情况的把握,通过对杭州地区日企基层员工情况的调查,掌握日企基层员工的职业素养现状,并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提出改善途径。通过本次研究,让企业在内部培养出优秀的员工,从外部招收到优秀的毕业生。并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完善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互利,共同发展,最终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