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思想,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在探讨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及现代价值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对提升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探索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加强青少年学生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中国传统节日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阶段加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能会对中华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校结合学生的实际及其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寻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活动的结合点,在赋予其时代气息的同时,使之逐步成为学生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一、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也是民族精神的瑰宝。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承载着中华民  相似文献   

3.
尹耀樟 《湘南学院学报》2011,(4):110-112,124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传统及独特的民族气息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如何将传统节日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指向作用,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有益探索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多元化并存的社会生态使人们逐渐淡化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而中国传统节日是承载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能够对幼儿的心灵和道德观念起到引导作用。这种社会生态的形成,不利于幼儿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当前幼儿教学中关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相关问题,注重文化宣扬、情感传达,这能够对幼儿园活动课程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标志性符号,反映了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心理特征和民族情感.插花节作为彝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插花节肩负着凝聚民族智慧,承载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经历了从虚幻到真实、从单一到多元、从小村落到大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民族传统节日处于当今世界性的文化变迁背景中,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异,如何在变异中传承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中流砥柱,提高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政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意识,并且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将传统节日文化全球化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我国数千年的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民族、党和政府的发展来说是坚固的基石,因此在推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的社会治理过程中需要用辩证的思维再审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以发掘传统节日文化对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作为传统文化的结晶,传统节日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我国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了传统年节体系,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在班级教育中,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我们的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受到了冲击,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机。本文就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的特点、节日文化淡化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从而提出要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提升节日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以此传承民族的文化血脉,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9.
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对提升民族凝聚力,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中生对传统节日有较高认同度,但一些原因在消减传统文化的影响。作者认为应挖掘传统节日内涵,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形式,将传统节日文化和学校德育、学科教育相结合,以促进传统文化在当代高中生中的弘扬。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功能,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智慧与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民族节日的形成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下的产物,节日的产生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2.
丁波 《中国德育》2009,(11):75-76
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以族群特有的丰富的活动,华丽而隆重地延续着族群的文化记忆,自觉地承系着民族的文化认同。随着传统节日礼俗的日臻完美,它所承载的文化,逐渐成为中华传统道德的汇集与浓缩。中国传统节日的这种特质,在重阳节中得到了淋漓展现。  相似文献   

13.
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感情,以及民族智慧都体现在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中。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引导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对国家与家园的热爱,才能树立坚定的文化自觉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对青少年优良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养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旅游开发的民俗资源,也是民族文化延续重要载体.若能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文章以台江姊妹节为例,深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情感。积极发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作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日活动,使节日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一、传统节日,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华传统节日以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活动,让节日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节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同时,亦能极大地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大环境下,由于媒体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导向力度的匮乏,中国传统节日单一的形式对青少年吸引力甚微,加之青少年教育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缺失,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青少年教育中日趋淡化。为有效改变这一现象,应从法制角度、舆论角度、学校教育角度、自身教育角度共同入手,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7.
卢红 《现代教学》2015,(Z1):77-78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中华传统节日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所知甚少,甚至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对节日的由来和蕴涵的意义更是一所无知。因此,如何深入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人过中国节"是我校品牌活动,至今已开展了九年,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有中国年俗主  相似文献   

18.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产物。传播传统节日相关内容是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传播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网络传播在弘扬传统节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可以设置公民议程,引发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可以搭建受众参与传统节日的平台;可以全方位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及内涵;可以增进不同地域间的节日文化交流。因此,合理把握与利用网络新闻、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网络传播方式弘扬传统节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传承华夏文明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财富,在幼儿园中,应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师通过合理地开展节日活动,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得以传承。引导幼儿充分认识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俗传统节日因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特有的文化内涵而受到教育界的青睐,家园共庆民俗传统节日已成为当下幼儿园组织民俗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一种新趋势。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组织家园共庆民俗传统节日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探析西部民族地区家园共庆民俗传统节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西部民族地区家园共庆民俗传统节日活动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