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婚家庭是单亲家庭的一种表现形式。成长于离婚家庭中的青少年比在双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易在自我认同、人际交往、社会认知、资源获取的过程中陷入困境。家庭社会工作通过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政策、家庭治疗等方法对处于成长困境的离婚家庭青少年进行介入。  相似文献   

2.
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化,农村家庭可能因为离婚、配偶死亡、离家出走等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单亲家庭的学生因为家庭支离破碎,承担一生的心理伤害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一问题不容忽视,它已经为我们亮起了警告红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担负起教育疏导的责任,从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等层面解决农村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农村初中单亲家庭的孩子能在良好、健康、快乐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研究表明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行为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父母身心健康、家庭经济.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特殊群体问题现象的调查研究上,而对于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特点和问题形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单亲家庭幼儿往往存在着抑郁、冷漠、怯懦自卑、狭隘自私、自控能力差、易走极端等心理问题和行为。家庭环境是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单亲家庭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可分为父或母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和再婚家庭三类。为使这些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是两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丘兴杰 《教育导刊》2001,(20):44-46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出现大量的单亲家庭学生.如何教育和帮助这些单亲学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单亲家庭学生的行为养成会比双亲家庭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往往容易出现行为品德上的偏差,但有一点要肯定,这不是歧视他们的理由,更不是放弃教育他们的借口.我们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更多的教育技巧和爱心去教育关心单亲家庭子女的行为养成.……  相似文献   

6.
单亲家庭中受伤害最重的就是孩子,这些孩子不能同时享受父母双亲的关爱,甚至成了无人关爱的“小多余”,这对其生理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使其不能走出家庭破碎的阴影,往往会形成自卑、抑郁、怪异、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容易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气.行为出现偏差,极易发展成问题学生,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数据显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件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占有相当大的比率。因此,关注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7.
目前,越来越多的离婚事件开始频繁出现,因此单亲家庭开始变得较为普遍。对于这类家庭的孩子,学校开始给予重视,尤其是孩子成长期间的心理问题。对单亲家庭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8.
单亲家庭高职生的心灵在经历家庭变故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伤害,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对单亲家庭高职生心理素质现状的研究,得出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问题是致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以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全面结合的心理素质教育对策,切实帮助单亲家庭高职生早日摆脱心理困境,茁壮成长成材。  相似文献   

9.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今的单亲家庭数目正在上升之中。这种现实状况给一些生活在其中的青少年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从分析单亲家庭子女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入手,重点谈谈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亲家庭在社会家庭形态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新的社会问题。而单亲家庭中初中生正值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受到了家庭破裂与社会支持系统相对脆弱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文章旨在探析单亲家庭初中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提出促进单亲家庭初中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以帮助单亲初中生回归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11.
单亲家庭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离婚率和单亲家庭子女人数的逐步上升,单亲家庭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单亲家庭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对单亲家庭儿童一系列常见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疏导策略,以便对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班共有48人,其中单亲孩子占31.25%。这个数据让我倍感惊悚,这些孩子在失却家庭亲情的同时,他们对班级这个大家庭会何其渴求温暖啊!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形成他们较为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这些孩子显然是我们实施赏识教育应关注的重点。一、单亲家庭孩子生存环境和心理分析1.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环境分析。单亲家庭的成因很多,有的由于父母双亲某一方因病或其他缘故早逝;有的由于父母双亲结合后。  相似文献   

13.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加上其他一些不可测原因,家庭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变故,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加强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少年是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是从儿童向成人转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少年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的矛盾状态中,因此十分需要家庭和朋友的引导和帮助。美国著名少年小说家诺玛·克雷的《妈妈、狼人和我》通过描写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少女布莱特成长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家庭与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成人对少年的尊重与关心、同龄朋友的支持与理解是少年健康成长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家庭结构是家庭功能运行状的影响因素之一,留守青少年与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家庭结构存在相似和区别之处。为了解留守青少年和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家庭功能运行状况,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重庆三所中学1100名学生,使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留守青少年与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功能运行状况差异不显著;留守青少年的家庭沟通状况、角色状况均差于一般家庭(前者p<.05,后者p<.001);离异家庭的角色、情感介入、家庭功能总分均差于一般家庭(前两者p<.01,后者p<.05)。  相似文献   

16.
正我班共有48人,其中单亲孩子占31.25%。这个数据让我倍感惊悚,这些孩子在失却家庭亲情的同时,他们对班级这个大家庭会何其渴求温暖啊!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形成他们较为特殊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这些孩子显然是我们实施赏识教育应关注的重点。一、单亲家庭孩子生存环境和心理分析1.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环境分析。单亲家庭的成因很多,有的由于父母双亲某一方因病或其他缘故早逝;有的由于父母双亲结合后,感情、兴趣、志向、生活习惯不和或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在班级中形成特殊的群体。由于家庭变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认知水平及人格发展方面出现较多的缺陷,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探究“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寻找教育的最佳方案。一、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单亲子女是因家庭变故而产生的。这些家庭变故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严重的创伤,造成心理不平衡。要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我们必须像医生一样使用“望闻问切”各种方法,发现他们形成的心理障碍,以便“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鉴Schwartz的问卷调查方法及文化价值观的7个维度,对某综合性重点大学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7599名大一新生进行文化价值观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并分类分析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结果表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说明区域文化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此外,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来自农村或城市、来自单亲家庭还是双亲家庭、家庭经济背景等因素都使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产生显著的差异.在大学生教育中,应针对学生群体的不同来源特征,差别化地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如何使特殊家庭的学生走出家庭变故的阴影,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调查、分析,探求了解决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代高竞争、高压力的环境下,心理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在各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中,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持久的。本文重点分析的是由于夫妻离异、夫妻分居、配偶死亡、甚至未婚先孕等原因,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组成的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一、具体影响及原因分析(一)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