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研究表明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情感、行为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父母身心健康、家庭经济.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特殊群体问题现象的调查研究上,而对于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特点和问题形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家庭结构(主要是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和支离型家庭)和家庭功能(包括家庭的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和精神功能)。要预防青少年的犯罪,必须在增强青少年犯罪家庭预防观念和提高对家庭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基础上,改善家庭环境.优化家庭结构.强化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多元文化融入等多种原因,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问题,我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解了一些单亲家庭里成长的青少年,通过与同龄的在双亲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对比,发现单亲家庭青少年确实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相比较同龄双亲家庭青少年来说,这些心理问题更加严重.而影响这些心理问题严重程度的有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父母文化水平,以及生活环境等等.所以我们从这些问题入手,研究单素青少年的心理,引导单亲家庭青少年,帮助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离异家庭的教育功能缺失给青少年身心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青少年正处于认知形成和人格完善的关键时期,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使青少年在处理与教育相关的活动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应对方式.前人的研究多以离异家庭及学校等“施教者”为主体,分析家庭、学校及社区等社会单元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试图以青少年为发声主体,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对青少年在面对社会各单元所创设的教育生态时可能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将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运用于解决青少年的教育困境.  相似文献   

5.
家庭环境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重要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是无可取代的,近年来随着众多学者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深入探讨研究,家庭环境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的研究重点已由最初的家庭结构变量(如家庭完整性、家庭经济状况)逐渐扩展并聚焦在家庭功能变量(如家庭气氛、亲子依恋和亲子沟通等)和家庭成员行为变量(如教养方式、父母监控等)。预防青少年犯罪年在家庭领域应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咨询、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全社会应关心帮助缺损家庭的孩子,使他们在身心上得到与健全家庭孩子同等的、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家庭关系对留守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影响,研究选取663名初中生作为被试,匿名填写人口学问卷、亲子亲合问卷、关系质量问卷、自尊量表和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考察在不同留守状况下,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直接与间接效应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留守状况的青少年的祖孙关系存在差异,但是在亲子关系、自尊和社会创造性上差异均不显著;(2)亲子关系、祖孙关系既直接影响社会创造性,也通过自尊对社会创造性产生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7.
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完整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多存在着自卑自责、冷漠孤独、对人焦虑、冲动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婚姻状况和家庭结构逐渐发生改变,再婚家庭和再婚家庭中青少年子女数量在与日俱增,再婚家庭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威胁着家庭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测量两个再婚家庭与一般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来了解再婚家庭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原因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离婚率逐年升高,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论述了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并从父母离异前的摩擦期、亲子关系的改变、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不良教养方式,以及社会和学校的角度探讨了影响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父母离异对青少年来说并非一个静止事件,会对身心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本文在对其心理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探讨的基础上,呼吁家庭、社会和学校采取恰当有效的方式,提高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资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的作用不可估量,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的培育影响深刻。对初一到高三年级学生的2479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青少年整体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较高,不同年级青少年得分在心理资本的不同维度上有差异。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对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有积极影响,其中,母亲文化程度影响较大。是否离异家庭、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等对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也存在一定影响。在社会调研、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改良父母榜样环境、家庭成长环境、家庭物质环境、家庭心理环境等策略,助力青少年积极心理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法对250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分布特点、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关系进行探讨.结果发现:(1)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在15-16岁组青少年中的分布率高于12-14岁组.(2)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在公立学校中的分布率高于私立学校.(3)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在住校生中的分布率高于走读生.(4)普通青少年家庭功能状况优于情绪-行为问题青少年.(5)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情感卷入、沟通和行为控制因子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功能的不良和缺失与未成年人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来关于影响青少年犯罪因素的研究中,诸多的研究者关注家庭。其中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尤其是父母离异而导致破裂的家庭,被司法工作者和犯罪学研究者一致认为更容易产生青少年犯罪。笔者认为,这只是问题的表层归因。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并不必然导致青少年犯罪。事实上,当一些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上付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代高竞争、高压力的环境下,心理问题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在各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中,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持久的。本文重点分析的是由于夫妻离异、夫妻分居、配偶死亡、甚至未婚先孕等原因,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组成的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一、具体影响及原因分析(一)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  相似文献   

14.
分析G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件,可以看出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团伙犯罪增多,犯罪主体主要是逃学或辍学青少年且呈低龄化趋势。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体制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原因是农村教育与管理的缺失,主观原因是留守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不高。我们应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与监护体系,遏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5.
分析G市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件,可以看出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团伙犯罪增多,犯罪主体主要是逃学或辍学青少年且呈低龄化趋势。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体制原因是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直接原因是农村教育与管理的缺失,主观原因是留守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不高。我们应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与监护体系,遏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6.
单亲家庭是指因自然因素父(母)死亡,或偶然因素如父(母)遭遇车祸,还有感情因素如父母离异或分居等原因而导致缺少父亲或母亲的家庭。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完整与否对子女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单亲学生是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比同龄人要承受更多的生活磨炼和心理压力。导致单亲家庭产生的诸多因素中,离异占主要地位。本文试从分析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进行研究。单亲家庭尤其是离异家庭的学生普遍具有以下心理特点:1.失落、自卑这一点大多体现在女生和性格内向的男生身上。这些学生常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  相似文献   

17.
人的社会化始于家庭,人的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规范、目标、方式的形成,角色的培养等,最初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特别是对处于社会化发展期的青少年,合适的家庭结构和功能对其社会化进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至关重要.本文旨在运用中美家庭教养方式比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不同影响,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以促进青少年更好的成长,能更好的融入今后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8.
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初中生自我概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长春市、鞍山市 2 0所中学的初二年级 2 99名离异单亲家庭学生和 2 80名完整家庭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各维度进行了测量 ,并作比较研究。从总体上看 ,初中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完整家庭学生相比 ,存在显著差异。在离异单亲家庭内部 ,从总体看女生自我概念(除身体、自信自我外 )明显优于男生。而离异单亲家庭男生的身体自我却显著高于离异单亲家庭女生。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青少年问题是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大批农民去城里务工而产生的.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法律意识现状不容乐观,这与家庭法律教育的缺失、学校对素质教育的忽视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重视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其法律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评 《中国德育》2006,1(11):28-31
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毒品并列为现代社会的三大公害。从辍学、网瘾、父母离异、家庭教育不当、择友不慎等五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成因进行分析和梳理,有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建立干预机制,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矫治和帮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