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漫长的、不断纠错的过程.纠错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达到学生数学学习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成因,提升学生的纠错能力,培养学生的纠错习惯.通过析错、纠错、化错,不断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沈洁 《考试周刊》2014,(85):32-32
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经常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要把这种"错误"当做一种资源,一种学生的学习材料,宽待这样的"错误",并做到善于利用,使学生在纠错过程中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不会解的题目而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待错误的重视度普遍不高,教师也没有良好的纠错策略解决学生的错误,致使学生对同一习题出现屡做屡错的现象。其实"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从学生自主纠错、开设纠错课、创建纠错本三个维度阐述对初中科学学生错误资源的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4.
朱宁 《江西教育》2022,(15):65-66
出错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常态.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打压、责罚,而应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深入分析错误,并展开自主纠错,帮助学生建立"错题库",探究纠错方法,生成"化错智慧".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然会到达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型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在众多教学方法中,将学生出现的错误"变错为宝"的方法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并合理使用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接受、合理利用、积极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使用纠错本,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将错变优更是一门艺术。平时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提醒学生不要出错而层层设防,把错误连同创造的可能性一起"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纠错练习,让学生尝试在错误中实现对认知的再认识,对已获得的数学经验的再体验,从而夯实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出现错误、纠正错误、在纠错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过程.对于错误纠正(error correction)已有不少研究,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犯错看成是学生语言学习中的正常现象,掌握必要的纠错策略,处理好这一矛盾.常用的纠错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错误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在课堂上,学生会有错误,教师也会有错误.然而,错误有时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调节剂,学生们在错误的认知中不断改进和纠正,这也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本质.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灵活地利用"示错"的技巧,把"错误"当成是学生们学习的一种资源,再引导学生们进行纠错和防错,这种教学方式与平常的有所不同,能给学生们带来一定的新鲜和刺激感,对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解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错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钱学森也说过,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的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的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正确结果的高台.如何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让解题错误成为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教师首先要读懂学生的错误,再利用纠错的机会去引导学生走出错误的沼泽地.用引申、联想、归纳等手段借题发挥,正确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总是需要不断地“试错”,当学生有强烈的纠错愿望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纠错的机会与时间。许多家长和教师,包括一些优秀的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处罚得过于严厉,甚至不近人情。他们在对学生学习上的错误而批评、处罚学生时,把学生身上闪光的探索欲、好奇心一同清除。这对学生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对教育来说也是一种失败。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经历挫折和失误,最终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错误要有良好的心态和一双“慧眼”,要把错误看成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好数…  相似文献   

11.
王聪聪 《新教师》2020,(1):48-49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由于思维不全面而出现错误,这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纠错及引导,进而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和完善。错题是一种很好的资源,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错题反思能力,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一、利用习题中不同领域的错误进行"思"错,促进能力提升(一)反思选择题中的错误,培养分析推理能力1.概念理解不透彻,产生混淆。  相似文献   

12.
学生发音有问题,教师究竟要不要纠错?纠错时又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学生发音有问题,当然需要纠正,"忽视"是肯定不行的,否则要老师干嘛?之所以有些人不主张纠正学生的发音问题,大概是担心教师纠正不当可能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怕不恰当的纠错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其学习兴趣。其实,如果用得得当,纠错同样可以起到鼓励的效果;相反,遇到错误忽视不纠,问题堆积多了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其顺利进步,最终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错误是学习的阶梯,但错误本身不是自然就会成为学习的阶梯的。被忽视的错误和被不当处理的错误,则会成  相似文献   

13.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具有先导性、奠基性作用.由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诸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经常发生错误.学生的数学概念错误具有隐蔽性、自发性、肤浅性等特质.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将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运用,让儿童主动“识错”“思错”“纠错”.  相似文献   

14.
<正>错误千万别"错"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R.Bainbrdge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即使教师也常会出错,一节好课也不在于有没有错误,而在于教师能否善于抓住时机启迪学生思维,通过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本文通过观察错误现状,审视教学误区,从而探寻纠错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费金翠 《考试周刊》2012,(93):63-64
学生的学习错误是一种源于学习活动的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生成教学法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启示学生思维,通过示错—纠错—醒悟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误中思,在思中悟。  相似文献   

16.
美国心理学家R.Bainbrdge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没有大量错误作为台阶就不能攀登上正确结果的宝座."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知识、能力是在不断犯错、不断纠错中成熟、丰厚起来的.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的"错误资源",把它当  相似文献   

17.
教师利用各种不同的信号暗示学生,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语句进行自我修补,被称为形式协商纠错,包括诱导、澄清要求、重复及元语言线索四种方式。形式协商这一纠错方式在课堂互动中突出需要纠正的错误,从而得到师生一致认可、最佳的纠错方式。  相似文献   

18.
如同心理学家盖耶所说,如果一个教师不允许学生出现错误,那他将错过最有效的学习时刻,真实的课堂一定会存在错误,那教师是让这错误稍纵即逝,还是把错误当宝贵的资源去加以利用呢?我觉得教师要善于开发错误资源并合理利用错误资源,使学生在错误资源的纠错中找寻方法,发展思维,充分演绎"错误"这道风景的美丽.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演绎"错误"这道风景时的一点体会. 一、弄清错误产生的原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形形色色的,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产生的错误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正>一、以学生纠错为主,教师纠错为辅1,激活学生自主纠错动机。纠错动机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学生的纠错动机是可以通过教学激活的,教师要做到两点:首先,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以及对成功的愿望,调动学生犯错后的求解欲望,提供给学生反思错误的时间,激发学生查找错误根源;其次,教师要赋予语言知识本身一定的人文价值,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所教的内容有意义,对自  相似文献   

20.
<正>练习后的纠错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找出学生在知识方面的漏洞、理解能力方面的欠缺,纠正错误,弥补缺陷,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促进后续阶段的学习.因此,在纠错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错误,有效纠正错误.那么,如何纠错才能更有效呢?一、分析答题要细纠错前要细致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既要定性分析,又要定量分析.在定性分析中,要对学生答题时的错误做认真分析判断,是属于答题不够规范,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还是解题策略选择不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