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邱玉春 《收藏》2008,(12):80-81
数年前的一个星期天,我去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寻觅旧书刊。在一摊位前摆放着的一堆散乱的古籍中,我发现数本无封面的旧刊物,其中一本使我眼前一亮。这是一本民国山水人物国画册,每页右侧都注有文字说明,画的下面还有配有白话诗,落款皆为冯玉祥。我心中一惊,莫非是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仔细看首页的序言,果真是冯将军的配诗,而国画的作者则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现代著名画家赵望云先生。  相似文献   

2.
梁焕枝 《武当》2006,(12):31-34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拜广东鹤山古劳村冯威廉师爷之早期弟子赵赴继为师,学习古劳咏春拳(赵与笔者是连襟关系)。闻赵师生前讲,冯师爷白幼好武,曾习过洪拳、台湾拳等等。冯师爷年轻时,日寇横行,正入侵广东。冯师爷为保家卫国,从军于当年抗日队伍十九路军,后成为大刀队队长。  相似文献   

3.
梁焕枝 《精武》2002,(3):48-48
当年,我和师兄弟们练叠掌对拆时,赵赴继师讲了这么一件事:20世纪50年代,赵师随冯廉师爷到广州教拳,同宾馆住有一泰国拳师,他看见我们打的动作“软手软脚”,要与冯师比试。冯师爷见其有渺视之意而允之。冯师以上半步掌和三角马掌两次把泰拳师击倒在地,使其口服心服,后与冯师爷和赵师结为朋友。  相似文献   

4.
梁焕枝 《精武》2003,(2):48-48
当年,我和师兄弟们练叠掌对拆时,赵赴继师讲了这么一件事:20世纪50年代,赵师随冯廉师爷到广州教拳,同宾馆住有一泰国拳师,他看见我们打的动作“软手软脚”,要与冯师比试。冯师爷见其有渺视之意而允之。冯师以上半步掌和三角马掌两次把泰拳师击倒在地,使其口服心服,后与冯师爷和赵师结为朋友。  相似文献   

5.
将军     
王元 《围棋天地》2006,(17):82-84
陈丹淮将军,好下围棋,且棋艺不俗。过去,在知道我是四川人时,陈将军曾称我为“小老乡”,我颇感亲切。陈将军不定期地会来到“天地间”,纹枰对座,从容谈兵。两周前的一天,在“天地问”,我正在摆棋校稿,陈将军和他的弈友相约而至。坐定之后,将军突然招呼我:“王元,你过来一下,我有点问题问问你。”于是,我赶紧遵命前往。于是,就有了本期的“讲义”。  相似文献   

6.
《收藏》2001,(3):35-35
据《海峡导报》载,现定居美国夏威夷的年过百岁的张学良将军,曾是民国时期四大“公子收藏家”之一,其收藏之富之精,堪与张伯驹等比肩。众所周知,张将军后来遭逢变故,过了半个世纪的囚禁生活,其收藏品多有流失,在所难免;但到1994年底张将军离开台湾时,身边藏品还有不少,远非一般藏家可比。张将军当然不愿意将这批东西带到国外。那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6,(10):186-186
雷晓宁 1952年生,祖籍湖南,1960年全家随父移迁南京。父雷志洁曾任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杨虎诚将军秘书,主任秘书等,1960年蒙冤病逝。  相似文献   

8.
李建栋 《收藏》2007,(7):171-171
《收藏》杂志2007年第4期刊登了天津冯厚生先生《难得一见的陈老莲山水画》一文。冯先生称其所藏陈老莲山水画为罕见之作,本人认为此图非陈洪绶真迹。  相似文献   

9.
李瑞林 《精武》2006,(8):54-54
苦修磨炼得精技 19世纪30年代,河北深州有位冯兰生先生,在河北易县清西陵跟沧州刘殿庄的孙庭利先生学练八极拳、刚硬猴拳、长拳。此人行侠仗义,常打抱不平,深受家乡父老敬仰,加之武术在当时很神秘,练武术的人被誉为“夫子”,冯兰生先生被深州父老誉为“神道冯老夫子”。  相似文献   

10.
文龙 《精武》2005,(8):52-55
1898年,赵登禹诞生在山东省菏泽市城西赵楼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少小立志,报国救民,13岁拜师学武,艺高惊人;16岁千里投军,打虎称豪。从一个副兵迅速成长为抗日救国的著名将军,身经百战,威震敌胆。赵登禹将军用他39岁的生命唱响了民族英雄的赞歌,激沸了中华亿万儿女的报国热血,这里讲述的就是赵登禹将军习武杀敌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1.
孙自锦 《收藏》2009,(10):90-91
余嗜收减,尤喜近现代书画。近在嘉德四季17N拍卖会上见到冯超然作于1926年的一幅《绿梅图》,深深吸引了我。画面上,四干老枝,笔秀墨润;点点绿梅,清丽淡雅。从冯超然题款得知,该图是应吴湖帆先生之请而作,完成后题吟七绝一首。  相似文献   

12.
巫国君 《收藏》2007,(7):148-149
在我的前半生中,最难以忘怀的是与张学良将军的一段邮缘。那是在1962年我15岁时,那年8月,我回到沪州市的老家,有一天去一位名叫李蜀生的同学家里玩耍,在他家首次见到张学良将军与这位同学的父亲李长祜的合影照。照片虽已陈旧泛黄,但两位将军当年英俊威严的形象清晰可见,李长祜与张学良是同村人,而且同在东北讲武堂毕业。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有多种绝技,墙上挂画是其中名声较大的一种,为人们津津乐道,传播得神乎其神。最具代表性的是“文革”时期的一个传说,大意是一群红卫兵去揪斗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将军,许将军勃然大怒,于是施展轻功“墙上挂画”紧贴在室内天棚上,怒目俯视众人,红卫兵们皆被惊呆,知趣而退。出于大众憎恨邪恶、敬仰许将军神威等原因,人们宁可信  相似文献   

14.
下午2点30分,第四轮比赛开始。这一轮我队迎战成都棋院队,我在第一台遭遇四川棋王冯金贵。早在2012年,我刊绿林好汉专栏主笔康胜昔先生曾在第九期杂志中发表过一篇冯金贵老师的专访。因此我知道冯老师今年已有50岁,曾先后获得过五次四川省冠军,其中在2005年加冕首位“四川棋王”的殊荣。  相似文献   

15.
大小冯     
serra 《网球》2010,(4):152-152
大冯在看儿子打网球。早春的南方其实很凉.大冯屁股下的椅子就像冰棍一样.可是大冯坚决不肯动一下,必须要镇定.镇定,不能让儿子看见自己的任何不安和软弱,这是大冯的原则。大冯想.即使下面是根烙铁,他也必须有总教练的威严在那里.他本来就是个体委干部.心里明白训练的气场,这个说不清的东西对于运动员是多么重要.自己不威严.那就等于笑场了.然后训练课崩盘。  相似文献   

16.
马登云  吴涛 《乒乓世界》2009,(9):147-147
由中国乒协京津军地乒乓球名人联谊会和武警总部主办的庆八一“将军杯”乒乓球邀请赛于8月1日在武警总部机装举行,共有13名将军参加了本次比赛,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和国家乒乓球队领队黄飙也来到比赛现场。  相似文献   

17.
将军抽吃子     
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帅(将),并在下一着要把它吃掉,称为“将军”。由于“将军”造成抽吃时,如能立即吃到子,判“捉”;如为无子可抽,则按“闲”着处理。  相似文献   

18.
乒坛赛事频,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赛,令人目不暇接;工人、农民、干部、学者、名人赛,亦司空见惯。而11月28日,由北京市乒协组织的驻京部队军以上领导干部比赛,则首次让人领略了将军与乒乓球结合的独特魅力。历经数十场惊心动魄的厮杀之后,前来助阵并颁奖的蔡振华、刘凤岩和黄飚议论说:“球如其人。将军赛打的是将军球,首长们带给了我们一场激情之战、攻心之战、智慧之战。”  相似文献   

19.
彭远同 《收藏》2006,(3):93-93
我的众多藏品中,有一方小小的手砚令我爱不忍释,经常把玩。乍看之并无特别之处,但仔细玩味则弥足珍贵。该砚系爱国将领曾泽生将军抗日战争中随身携带之物,砚面上镌刻着将军带有传奇色彩的抗战经历自叙诗,借物言志,表达出一代名将之抗战决心。  相似文献   

20.
陈甲取 《武当》2012,(8):60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军格兰特将军和南军李将军率部交锋,经过了一场激战后,南军败得溃不成军,李将军也被送到爱浦麦特城受审,签订降约。格兰特将军在这次胜利后,很谦恭地说:"李将军是一位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