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改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充分体现了课标的新理念。但遗憾的是,在这些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缺点和问题,没有一位教师对学生提出过批评。总是用“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批评”作为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一元,被教师“遗忘”了。  相似文献   

2.
刘海 《贵州教育》2010,(22):22-23
批评学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手段,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之一。当前,受社会上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上不少新问题在不断出现,学生中许多新情况在逐渐发生,素质教育在一些地方仍受到部分教师曲解,不少教师慨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了!于是,部分教师不敢批评学生了(尤其是“学困生”)。面对当前的教育,教师要不要批评学生?怎样批评学生?  相似文献   

3.
“恶言”也应“善出”山东无棣一中吴颇琛,马述萍本文中的"恶言",指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给予批评教育的语言;"善出"指教师批评学生时,以情感人,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能够做到"恶言善出"是教师具有较高教育艺术水平的表现。传统教育遵循的是"棒打出孝子,严师出...  相似文献   

4.
批评是班主任教育学生常用的教育方法。教师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教师在批评学生前要多思,在批评学生时要讲策略,批评后还要做好善后工作。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5.
同表扬一样,批评也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由于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很难做到“闻过则喜”,所以,批评总不如表扬那样易见成效惹人喜欢。因此,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正确的批评总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能避免错误的做法,讲究批评艺术,就能使批评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形式,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批评学生应做到“四舍五入”:  相似文献   

6.
现在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惩罚”教育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而且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事实上,确有少数学生在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寻短见,这着实让许多老师感到苦恼,致使他们在教育中放弃了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学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教育教学中教师怎么去批评和教育却大有学问。许多人认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喋喋不休”的批评声中,一遍又一遍地向学生解释我这是为你好,可学生就是不领情,依然如故。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入情入理的批评呢?殊不知,再好的良药不进口入肚怎会利于病,忠言不入耳怎能利于行?巧用批评,变“良药苦口”为“良药爽口”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更能展示教师的德才和风度,以真正达到批评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批评是教育教学中难以避免的教育手段,但批评不是教育的结束,而是教育的开始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批评学生之后还要注意“四防”。一防学生思想低沉,批评是一种否定,会刺激学生的。!灵。有的学生受批评后会产生消极情绪,从此萎靡不振。因此,教师在批评之后,应留心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生活习惯有何变化,若发现问题,要赶快未取补救措施,如个别谈话,陈述利弊,疏通思想,求得信任,或抓住时机给予表扬,挽回“影响”,以振作其精神。二防学生疏远老师。学生受批评后,往往与教师有一个疏远期,就像一道伤口,让它自然愈合,就要较长的…  相似文献   

9.
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每位教师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巧妙地应用批评手段,以达到“通”情、“达”理、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批评教育的“四要”1.批评要“明确”批评针对性要强,批评对象要明确,批评内容要具体,批评目的要直露。避免那种老师愤愤然,学生昏昏然,漫无边际泛泛而谈的批评。结果,老师一阵“苦口婆心”,而学生左耳进、右耳出,没起到作用。2.批评要“及时”批评要及时,不可拖拖拉拉。对违纪行为要及时制止,防止“小洞不补,大洞难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这是发生在某校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起冲突:两个学生在课堂上互抢帽子。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你为啥不听讲还捣乱?”学生:“他抢我的帽子。”“他为什么只抢你的帽子?”学生无话可说,只好反诘:“你为啥只批评我?”批评教育形成僵局,场面尴尬难堪,批评教育失效!  相似文献   

11.
批评“搁浅”怎么办?繁昌县新港中学余隽阳批评“搁浅”是指教师在进行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过程中,行为遇到受动对象的诸多因素的干扰、阻碍,目标不能实现的情形。教育实际工作中,常会出现批评受阻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学生当场和教师顶撞、消极抗拒,那么,遇到上述情况时...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难免要对学生的过错或失误进行“批评”。“批评”虽然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但也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评”,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零存整取”及其他四川易作友有的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喜欢搞“零存整取”,把被批评的学生过去所犯错误,“连本带息”一起算。俗话说:既往不咎。过去所犯的过失和错误,如果服现在没有必然联系,当时又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就没有必要“念念不忘”了。古人有这样一句话...  相似文献   

14.
常言道:“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利于行。”然而,苦口良药毕竟难以下咽,逆耳忠言更难以接受。虽然批评是教育学生和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教育实践离不开批评,但是如何使批评既一针见血又留有余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使学生欣然接受,教师就要像艺术家那样研究和掌握这门艺术,做到“五宜”、“五忌”。  相似文献   

15.
黄忠明 《教书育人》2000,(13):41-42
教师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既可使用和风细雨的“温和式”批评,也可使用声色俱厉的“发怒式”批评。马卡连柯曾说过:“(教师)如果在需要生气的时候,生气就甚至于会比和颜悦色还更有效力”。在某种境况下“发怒式”批评更能奏效,更能达到育人的目的,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赤爱。 “发怒式”批评也是一种教育艺术。如何正确使用,才能使其充分发挥育人的实效?笔者浅以为,使用“发怒式”批语应讲究下面“五要”: 一要倾爱心 教师在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时,使用和风细雨的批评语言,固然可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但这并非是唯一的方法和途…  相似文献   

16.
管理学生,批评与表扬共存。表扬、鼓励学生.能激发学生身心发展,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而且学生也乐于接受;相对于表扬,“批评”,学生则避而远之,教师也有所顾忌,心存惶惑,害怕产生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但笔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该批评时必须得批评,不能无原则的退让.所谓是非曲直终有  相似文献   

17.
批评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是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以唤起学生的警觉,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批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学生真正提高认识,提高思想素质。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言行。不留情面或婆婆妈妈,都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批评要讲究艺术,教师要认真研究,正确指导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批评学生欣然接受,不但引以为鉴还进行深刻反省;有的批评学生难以承受,甚至激化了矛盾,产生对抗情绪或从此一蹶不振。要想使批评既有的放矢又形式多样,既一针见血又留有余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就要求教师像艺术家那样研究和掌握批评这门艺术。而批评的艺术是在理解、信任、尊重和关心的土壤里开出来的灿烂的花朵。作为教师,批评学生时应针对被批评对象的实际情况(包括场合和情节以及学生的性格、心理素质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使他们乐于接受,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切忌“一刀切”。一般情况下。批评的方式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18.
教师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或化解同学间矛盾时,批评教育是不可少的手段。但同样是批评教育,结果往往截然不同:有的学生虚心接受,积极改正;有的却与老师“顶牛”,而且后一种现象时下颇为常见。那么教师该如何应对学生的“顶牛”现象呢?  相似文献   

19.
当学生犯错误时,如何运用批评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我认为教师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注意。做到有情有理。节度适宜,掌握好批评的“火候”,使批评真正达到“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或政治辅导员老师,免不了对学生的缺点或错误进行严格的批评或教育。然而并非所有的批评教育都是成功的,也并非所有的严格批评都是恰如其分的。无数事实证明,要使严格的批评收到良好效果,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讲究“严”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