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不少音乐老师都在怨叹音乐课不好上,因为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交头接耳,做小动作,有的甚至大声喧哗,致使音乐课没法上下去。对此,我就召开了学生座谈会,批评他们只重视数理化,不重视音乐课。没想到竟然有不少学生不同意我的批评。他们说:“我们喜欢唱歌,我们喜欢音乐课。上音乐课,可以使我们从繁重的数理化学习中得到一时的解脱。只不过音乐课所教的那些歌不好听,唱了没劲,不如《爱拼才会赢》有味。”学生的一席话使我恍然大悟,原来学生不爱上音乐课是因为不认可音乐课所学的那些歌曲,不认可那些歌曲的艺术价值。由此,我认识到,要激发学生上好音乐课的积极性,必须用科学的价值观来指导音乐课教学,以扭转音乐课不好上的困难局面。经过两年的实践,我已获得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那天下午,我拿着语文书准备上课,还没等我走上讲台,就听见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老师,这堂课是音乐课!”望着他们的眼神,他们似乎都特别想上音乐。“好吧,上音乐课吧!”我立刻改弦更张。“哦——”孩子们欢呼起来。  相似文献   

3.
王艳芳 《山东教育》2014,(1):105-105
怎样让音乐课上得鲜活灵动、贴近孩子、富有特色一直是我思考研讨的主题。音乐课上,上课的问好、下课的再见、起立、坐下、安静我都用音乐来表示,真的是“唱得比说得好听”。让孩子们在一种温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着愉快的一节课。师生互动.亲切自然,孩子们非常喜欢。一切行动听音乐.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敏感和喜好。  相似文献   

4.
丁俐 《湖南教育》2003,(22):42-42
一次师生角色对换的经历让我受到的启示不小。我让学生自己备课《鸟的天堂》,学生兴致盎然,纷纷要当小老师。我呢?当了两天的“小学生”,与他们一起上课,一起抢答。两节课下来,不但重、难点掌握了,课文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课堂秩序井然,学生发言积极,不怯场,效果出乎意料得好。“为何我上课时没这效果?”我带着疑问向他们请教。“老师,您上课的内容都是课本的内容,而这些在上课之前我都已经预习过了,也全部学会了。一节课下来,我起码浪费掉一半的时间。”优秀学生不满地说;“老师,您上课的时候好像太急,往往是一个问题我们还来不…  相似文献   

5.
杨昌义 《教师》2013,(13):54-55
上了高中、考上大学甚至大学已毕业的一些学生,仍念念不忘我这个初中数学教师。他们说,老师您上课为什么总是那么激情燃烧,幽默风趣,使我们记忆犹新;有的说,为什么您不教我们高中数学呢,我们现在的数学老师上课没有什么味道,甚至还寄来一些数学题,要我帮他们解答;还有的说,他小学数学成绩不太好,在初中渐渐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6.
记得我在上每个班级音乐课前的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他们回答都是一样的答案:喜———欢!这个答案让我欣慰和自豪。第一节课每个班级都令我满意,可没几周课就越来越没劲了。一开始我也很郁闷,到底是怎么啦?我同样是这样上课呀?这是因为学生们往往喜欢流行音乐,然而课本上的一些音乐与流行音乐相差甚远,认为课本中的歌曲老套,不好听、不好唱、不爱唱课本中的歌曲,进一步导致不喜欢上音乐课。作  相似文献   

7.
潘如仪 《教育文汇》2007,(10):52-53
有一次我偶尔问学生:“你们在学校都喜欢上音乐课么?”本以为会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因为音乐课比语、数、外等主课要生动有趣得多,却没料到,学生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似地回答:“不喜欢,很无聊的,每次我都要打瞌睡。”听了此话我们很讶然。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七课《詹天佑》,谁来介绍一下有关詹天佑的情况?”这是我上课一贯的主张。我喜欢一上课就让学生讲。讲他们所知道的,讲他们想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程标准》谈到: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只为了上课而上课,使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每节课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音乐课成为了一些学生的“自习课”和“睡觉课”。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呢?  相似文献   

10.
张兵 《上海教育》2008,(23):63-63
上完课,回到办公室,上网打开我的信箱,除了学生交的科技节的电子绘画作品,还有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张老师:您好!您都教我们两周了,班里很多同学和您打招呼的时候,您都会先叫一声他们的名字,然后也说“你好”,可是.您从没喊过我的名字。我今天英语课文全背过了,可是您上课让我背诵的时候,还是说“那个同学”。  相似文献   

11.
我与许多教过的学生保持着联系,或电话或书信,所以经常听到他们对我的“赞美”。他们对我说的最频繁的一句话是:“老师您上课从来不带书本,我们的新老师中却没有一个。”我没想到上课不带书本的做法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而我养成上课不带书本的习惯却是被一次偶然逼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一次课间操后,一位女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向您借本书可以吗?”“借什么书?”“《班主任之友》!”她的回答令我吃惊不小。“你借这书干什么?这本书不适合你们读,你们也看不懂,看这干吗?”没想到她说:“我看得懂,这本杂志很好,我们都喜欢看。”“好?怎么个好法?”“我们都喜欢里面的班主任,喜欢里面的做法,如果都是这样的班主任,那多好!”她马上意识到说漏了嘴,便不好意思地补充说,“其实,你也是很好的班主任。”我当时无语。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事后,我问学生为什么都喜欢《班主任之友》。他们说,我们喜爱《班主任之友》,是喜欢里面的…  相似文献   

13.
刘佳 《教育文汇》2010,(6):13-14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设计了“你是否喜欢音乐课”和“您怎样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这两个小题目在10余所城乡初中、高中进行调查,分别请这些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作答。  相似文献   

14.
记得刚开学的一年级音乐课,随着上课的铃声,我满心欢喜的走向教室。可是还没进入教室,就远远地传来嘈杂声:“快看,这是什么?”“我喜欢这一页,真好看”……我立即感到事情的严重,教室里一定“乱翻天了”!我怒气冲冲的跨进教室。发现所有的孩子都正在兴致勃勃的翻看着手中的新书,有的相互议论,有的手舞足蹈,  相似文献   

15.
曾经有位学生在给我的来信中这样写道:"同学们都很喜欢您、尊敬您。因为您总是笑眯眯的,从不皱眉头。"曾经有位专家听过我的一堂游戏作文课——玩七巧板,拼动物图,再写有关这个动物的童话故事。因为是借班上课,孩子们以前几乎都没玩过七巧板,到该开始写作的时候,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地玩着,尽管我提醒他们把注意力转移过  相似文献   

16.
刘萍 《儿童音乐》2016,(3):72-74
"音乐课想说爱你不容易!"在音乐课堂上,有很多孩子他们喜欢上音乐课却又害怕唱歌.每一次看到音乐老师来上课他们都欢呼雀跃,可是学完歌曲后,当我说请同学们来唱一唱或者请个别同学演唱的时候,大部分同学立刻趴到桌子上,生怕我的目光落到他的身上,还有小部分同学指着别人说:"老师,让他(她)唱,他(她)唱的好听……"只有几个同学自告奋勇举起手来说自己要唱的.  相似文献   

17.
事情发生在几年前的一堂普通的音乐课上:“铃铃铃……”清脆的上课声响彻校园,孩子们飞也似地跑进了音乐教室。“小朋友们好!”“朱老师您好!”在每堂课都机械重复的师生问好后,我开始了我的音乐课。“把手放背后,脚放好,背挺直!”我板着一张脸要求学生,“下面我们开始发声练习……”这时有一只小手犹犹豫豫举了起来,我视而不见,继续实施实现设定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今天没骑自行车,放学后走着回家,几个五年级的孩子正好和我一路。我每周给他们上一节创造技法课,他们便很主动、很亲热地跟我聊起来: “常老师,我们都快小学毕业了,教过我们的老师也不少,虽然你给我们上的课不多,可我们最喜欢你上的课了。”一个快言快语的女孩说。 “为什么?” “你上课很尊重我们,喜欢征求我们的意见。” “你从来不训斥我们,说话又很幽默。” “你上课的方法很奇特,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你很爱笑。” 3月的风刮得很紧,却让人感觉暖暖的。看着这些有思想、有见地的孩子们,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话语…  相似文献   

19.
又收到了刚升入初中的学生的来信 ,心里感到非常高兴 ,但在信中却留下了几个学生对我这个音乐教师的怨恨与渴望 :“老师 ,我特别喜欢您上的音乐课 ,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 ,我很爱唱歌 ,但您是否觉察到在即将毕业的这一年里 ,我很明显的不愿意唱 ,甚至都有点讨厌音乐课。变化如此大 ,却没有引起老师您的注意。难道就是因为我的性格内向 ,不主动和您接触?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曾向您提起这件事 ,可您却说了一句‘我怎么就没发现呢 ?’当时 ,我没有表现出什么 ,可是您知道我的心里有多么的难受 !自从您教我们的音乐的那一天起 ,不曾记得您关心过我…  相似文献   

20.
梦想的种子     
夏天来了,绿色铺满了校园。这时候,离别的忧伤在我和学生之间弥漫着。学生们都在交换着留言册,有的学生还让老师留言。已是初三的他们很快就要毕业了。就像出巢的雏鹰,更广阔的天空在等待着他们。一个叫静晓的学生在课前演讲时含着泪说:“白老师,我多么想让您再陪我们一段路啊。遇到您,我们是多么幸运;离开您,我们是多么难过。”是啊,一年里,每一个学生在我眼里都是那么可爱,就连那上课经常被我叫醒的“小瞌睡虫”邢志浩,也不例外。可是一年很快就要过去,我不能再教他们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学生要走了,能不能教给他们一些比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