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菌性阴道病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我院采用自行配制的氯霉素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1996.5~1997.5门诊收治细菌性阴道病752人;均为已婚非孕期妇女,年龄最小18岁,最大54岁,所有病例均  相似文献   

2.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ual vaginosis BV)是由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与某些厌氧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曾称非特异性阴道炎、阴道嗜血杆菌性阴道炎、加德纳杆菌性阴道炎等,1984年在国际会议上正式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BV是妇科常见病,加德纳菌通过性变传播,已列入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为15%—64%,好发性旺盛期妇女,年龄多在15—44岁,但有少数病例为15岁以下健康女孩,其阴道内存在加德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孕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与抗精子抗体(AsAb)的关系。方法对371例不孕妇女进行BV检测,同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宫颈粘液中的AsAb水平。结果血清AsAb阳性率BV组32.7%,非BV组15.2%;宫颈粘液AsAb阳性率BV组37.6%,非BV组15.9%;经X2检验,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菌性阴道病与抗精子抗体的产生有相关性,与女}生免疫性不孕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敏 《华章》2011,(25)
本文分析了甲硝唑和乳酸菌素组成复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复方甲硝唑凝胶是由甲硝唑和乳酸菌素组成的复方凝胶,阐述了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复方凝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阴道病(BV)又称混合性细菌感染,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据我院妇科门诊统计,其发生率占同期检出的外阴阴道感染性疾患的1/3,1998年2月至1998年6月我院使用替硝唑片2g顿服治疗BV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与方法:1998年2月至1998年6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BV患者75例,按  相似文献   

6.
目的:西替利嗪联合氟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寻求有效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西替利嗪联合氟康唑口服治疗3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并与单纯口服氟康唑的30例患者对照,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30例治疗组患者总有效28例,有效率93.33%,30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16例,总有效率53.33%,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西替利嗪联合氟康唑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妇科常见病及并发病 ,突出特点是复发率高 ,难以根治。我们对我院门诊 2 0 0 1.1~ 2 0 0 2 .6月间收治的虽经传统系统治疗 3个月 ,疗效仍不理想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 ,给予氟康唑胶囊配合达克宁栓 (4 0 0mg/枚 ,由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 )联合应用 6个月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复发性外阴、阴道珠菌病是指经过抗真菌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 ,真菌学检查阴性三个周期 ,再次发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如果一年内有 4次复发症状出现 ,当排除其它病变则称复发性外阴、阴道念…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BV(细菌性阴道病)自动检测系统,简化了BV检测的操作流程,实现了BV检测结果的自动判断读取,也为其他采用类似方法的试剂检测提供了很好的自动检测系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细菌性传染病,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本文从人感染猪链球菌的传播途径、主要临床症状、治疗以及如何预防人感染猪链球菌、猪链球菌的检测方法等几个方面作介绍.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禽的急性或慢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本文根据病鸭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并进行了药敏试验,得到了对本分离菌株敏感的药物,用敏感药物配合中药新菌灵对患病鸭进行了治疗,治愈率达9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治疗人流术后宫缩乏力性阴道出血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选择170例人流后10天阴道出血淋漓不止患者(排除感染、宫颈病变、凝血功能障碍因素),随机分为2组,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者为治疗一组(64例),应用缩宫素治疗者为治疗二组(60例),不用药为对照组(46例).结果:治疗一组有效率为82.8%,疗效明显优于二组(有效率为51.6%)及对照组(有效率32.6%).结论:本临床观察证明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人流后阴道出血有一定疗效,可减轻患者再次手术痛苦及创伤,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生殖系常见病之一,病程较长,如长期迁延不逾,可导致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该疾病抗菌素治疗不理想,易复发,一直是临床上一大难题。多年以来,相关学科的医务工作者不断努力研究和运用新药物、新方法试图提高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的治愈率,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最佳方案,仍然存在争议.下面就该疾病药物治疗新方法、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是妇产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有口服及局部多种用药 ,疗效较好 ,但易复发。我们对双唑泰软膏治疗 2 0 4例阴道炎疗效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4例阴道炎患者 ,均为已婚妇女。其中念珠菌阴道炎 88例、滴虫性阴道炎 76例 ,细菌性阴道炎 4 0例 ,年龄 2 2~ 5 5岁 ,平均年龄为 37。 5岁。1.2 阴道炎诊断标准 念珠菌阴道炎主要诊断依据外阴瘙痒 (尤以夜间为重 )、灼痛、白带增多等症状 ;局部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充血和豆腐渣样白带 ;阴道分泌物镜检念珠菌阳性。滴虫阴性道炎主要依据为稀薄的的泡沫状白带…  相似文献   

14.
银花 《职业技术》2015,(3):120-121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鸡大肠埃希氏杆菌中的某些致病性血清型菌株所引起的鸡的急性或慢性细菌性疾病的总称。资料表明,我国鸡大肠杆菌病居鸡细菌性疾病之首,约占33%,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减少损失是集约化养鸡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咽喉部异物阻塞感为主要症状的梅核气是临床常见病,其本身虽不危及生命,但冷患者精神上带来很大痛苦.西医西药对本病治疗效果不是很满意,很多临床医生感到棘手,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此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何建宁 《教育导刊》2006,(10):52-52
外阴阴道炎是小儿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有:外阴瘙痒和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幼女可表现为排尿时哭闹,不愿意排尿,搔抓外阴。妇科检查发现:外阴及阴道潮红,分泌物增多,呈黄色或黄绿色,并有异味。阴道分泌物检查,可诊断是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等感染。诊断清楚一般给予对因治疗、外用药物清洗和外涂,效果良好。但是,如果外阴阴道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特别是阴道分泌物呈血性、脓性,有时伴有臭味,应注意有否阴道异物存在。本院专科门诊曾碰到多例这样的病例:病程半年至3年,表现为反复出现阴道黄色和血性分泌物,伴有臭味,个别患儿只表现…  相似文献   

17.
慢性前列腺炎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大类,是男性极为常见又较难在短时期内治愈的疾病,久治不愈的炎症可引发一系列症状。由于前列腺炎很难在短时期内靠单一方法治愈,因此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立红  姚倩丽 《大连大学学报》2001,22(6):106-106,109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阴道炎症中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患者显著增多,据估计在微生物所致阴道炎中约占l/4至1/3,其病原体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占80%以上,为探讨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我们自1994年2月开始,应用斯皮仁诺口服治疗,临床观察5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年龄为23~54岁,平均年龄为37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灼痛或性交痛等症状、局部检查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干酪样白带.阴道分泌物镜检念珠菌均为(+)…  相似文献   

19.
赵苍 《河西学院学报》2002,18(2):122-125
蒲辅周先生是当代中医临床大家,以善治急性热病而著称.在温热病的临床治疗中 ,非常重视“必先岁气,毋伐天和”的“天人相应”观,强调治疗温热病要细致观察岁气盈 亏,重视季节气候变化,在理论上推崇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提倡寒温一统,触百家于 一炉.在用药上因人、因地、因时而宜,并时刻注重顾护胃气,这是其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比较分析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与阴道炎五联检验对阴道炎病原体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间我院门诊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患者730例同时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与阴道炎五联检验,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于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法的检出率为86.13%,阴道五联检法的检出率为89.78%。对于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法的检出率为95.06%,阴道五联检法的检出率为90.12%。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真菌性阴道炎道分泌物常规镜检法的检出率为88.21%,阴道五联检法的检出率为96.07%。阴道五联检法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镜检法(χ2=8.03,P<0.01)。结论:阴道炎五联检测法可提高真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