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近年来,常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景区公示语也都有中、英、日、韩、德等语言的翻译。景区公示语是景区形象的窗口,通过对常州旅游景区进行了实地考察,笔者发现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还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景区的对外形象。本文收集了常州景区公示语翻译的素材,对存在的翻译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以规范景区的公示语翻译。  相似文献   

2.
以提高西安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质量为目标,对西安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现状开展了实地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景区公示语英译译文质量堪忧,其主要问题表现为语法错误、中式英语、标点符号错误及英译译文不统一,希望此发现能够对西安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不仅承担着景区介绍的作用,而且还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语言顺应论对景区公示语翻译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景区公示语翻译应当顺应语言结构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河南省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区公示语既能引导游客,又能展现丰富的景区文化,准确恰当的翻译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问题,提出了以目的语读者为指向的交际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传递源语的语义,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海南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的现状,对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探讨,并根据相关翻译理论和标准,提出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策略,旨在促进海南景区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对洛阳龙门石窟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问题考察的结果加以分析,并探讨龙门石窟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旨在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以净化景区语言环境,提升景区的国际化水平,更好地对外宣传龙门石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江苏省部分旅游景点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为样本,对旅游景点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规范化进行了研究。公示语使用的规范化是世界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对城市文明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统一(consistency)、简洁(conciseness)、易懂(comprehensibility)"为语言特色的公示语翻译应用实践,将进一步惠及我国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国际语言和人文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基于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以翻译过程的四个阶段逐一分析保定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功能不对等现象,探究在公示语翻译实践活动中可以规避的翻译谬误,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提高景区公示语翻译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助力保定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相似文献   

9.
丽江作为享誉中外的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拥有"三项世界遗产"①,以独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资源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在游客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景区公示语进行准确的英文翻译,成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提升旅游环境的重要一环.通过收集整理丽江主要景区公示语英译样本,借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尝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视角对其进行分析,梳理景区公示语英译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优化丽江景区的语言生态环境,为塑造良好的国际旅游城市形象、促进丽江旅游品牌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发现池州市部分景区公示语翻译存在较多不足,诸如翻译中出现的啰嗦重复、拼写错误、译名不统一、文化误译,强制性、禁忌性的公示语表达欠和谐、委婉等问题。本文试图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生态翻译学三个维度)为池州市旅游景区翻译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平塘掌布景区是贵州自然景观的骄傲。它具有奇和野的审美特征。对它的开发必须用审美的眼光,既合目的,又合规律。  相似文献   

12.
旅游度假别墅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其特殊的功能要求及使用需要,应充分重视对环境的选择和利用,追求建筑和环境的有机统一.无论在平面布局,还是在外观造型上,都应该考虑自然环境对别墅建筑的影响,并结合当地人文环境,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景区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也是旅游经济中不可缺少的资源,它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景区产品市场化虽然引发了种种问题和争议,却一直没有停下它的脚步。承德作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面临着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景区产品特性的基础上,关注承德景区产品的市场化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文本类型理论有助于客观地分析文本的功能,从而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从文本类型理论入手,结合"信息突出"和"经济简明"两大策略原则,对湖南红色旅游景介汉英翻译做实例分析,验证了文本类型的分析及两大策略原则地结合在红色旅游景介翻译领域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池州市旅游景区双语标识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池州市主要旅游景区双语标识的调研,双语标识主要存在拼写混乱,译名不一致,中国式英语,错译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专题调研与监管,与地方高校合作建立和完善双语标识工作机制等策略以提高又语标识制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一个城河景区前景的判断主要取决于城河的品级、该城河所在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如何打造城河景点三个方面.城河景区建设要解放思想,敢于超越"前活动范式"的影响,在"大同"中求"大不同";要善于拓扑变换,跳出城河建城河,以城市丰厚的文化底蕴铺垫烘托、扩大内涵;要学会系统思维,正确处理好景区建设与文化旅游开发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旅游目的地多是名胜古迹,有着久远的历史。从它“成名”的那一刻起,其信息就开始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累积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厚重。长期累积起来的自然文化遗产,浓缩着深厚、密集、有价值的文化、科学信息。这就是名胜古迹信息的累积性。一个景观的文化累积过程构成了这个景观的历史。所有的人文景观都具有继承性,都是长期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八景"是一种景观塑造与资源利用文化模式,具有传统文化开发与保护、宣传等功能。通过对"保山八景"文化景观现状、景观类型和变迁机制分析,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深入阐释八景文化景观作为保山文化的社会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景点翻译的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但目前中国旅游景点翻译的质量良莠不齐。作为甘肃省重要旅游地之一的天水市,在旅游景点翻译方面存在着拼写、印刷及标点符号错误、语法错误、随意增减原文信息和翻译缺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省译法、组合法、增译法、转换法和综合法等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棠溪源风景区的概况,然后分析景区营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定位较模糊、宣传方式较传统、价格制定不合理、缺乏专业人员、服务内容空白化。最后针对上述景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7P营销组合理论,即: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人员、有形展示、服务过程,提出了适合棠溪源景区发展的营销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