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敌人在古浪的布防情况 古浪争夺战是红西路军渡河后的一次关键性的战役。 古浪城地处河西走廊的东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商周时为西羌地,秦为小月氏国属地,汉初为匈奴休屠王属地。武帝开边,置苍松县,属武威郡。后凉时改苍松为昌松县。唐嗣圣十八年,凉州都督郭元振始于硖口筑和戎城,置和戎县,属凉州,后被土番所陷。元朝至元元年在和戎城没巡检司,属永昌路。明洪武五年平复属凉州,且屯且耕,以拓土地。十年,江享因旧水名改为古浪,筑城于今治。  相似文献   

2.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置济宁左卫,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调临清,改称临清卫,其军事屯田和屯田军仍坐落(驻防)于济宁州境内。王贵屯是济宁左卫(临清卫)在济宁州境内的军屯之一,是唯一用驻屯军官姓名命名的军屯;现分四村,隶于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坝子上就有许多带"屯"的村庄,是明洪武年间随傅友德、蓝玉、沐英从南京、江西等地从军垦田屯兵过来的。以"屯"命名村寨名是保山本地区的历史遗存。明代在保山实行的卫所及军屯制度,不仅构成了保山汉族移民的主源,同时缩小了保山同内地生产力的差距,极大地促进了保山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明代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卫所,云南的卫所设置始于1382年,洪武十八年(1385年),正式设金齿卫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嘉靖元年(1522年)设永昌卫;永昌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是设置金齿卫指挥使司(包括后来的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昌卫)的主要原因,其设置对明代当地地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枝角类和桡足类是淡水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这两类甲壳动物的概况和研究意义作了简要的介绍.根据文献资料就河北省已知的种类进行了整理,共计85种;枝角类55种,分隶于6科26属;桡足类30种,分隶于3目12科24属.作者于2000年5月在保定市及其附近地区采集标本,镜检鉴定7种10种,并描述了所鉴定种类的形态特征,为了解本地区常见的这两类浮游甲壳动物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随着唐大中五年归义军的设置,沙州成为河西的政治中心。由于受到凉州吐蕃的隔阻,归义军与唐朝的联系一度只能通过绕道天德军来完成。而在咸通四年之后,河西出现了归义军与凉州节度两个藩镇并存的局面。在设置之初,凉州节度对归义军采取了敌视态度。从乾符年间开始,双方的关系得以改善。直至五代时期,凉州仍希望从归义军获取军事及物资援助。由于归义军已不具备控制凉州的能力,所以,五代时期凉州对于归义军的意义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保障道路交通层面。  相似文献   

7.
蒋捷是南宋末年元朝初年之际一位著名词人。其《梅花引·荆溪阻雪》多用意象,隽永幽深、清新自然、委婉含蓄,长短句结合,流动自然,描写了亡国遗民的漂泊身世的凄凉,表现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相似文献   

8.
洮州为"西蕃门户",是藏区通往内地的必经之地。因此,明初高度重视对洮州地区的管理和建设。明洪武十二年二月(1379年3月),设置洮州卫。明永乐元年(1403年)至正统九年(1444年)间,李达担任洮州卫都指挥使,在其任职的四十一年当中,为明朝开发洮州,巩固边陲,安抚军民,鞠躬尽瘁,竭尽忠诚,其历史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地方院校的工科院系中,创业教育仍属"业余教育",学生满意度不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也很低,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有很大的缺陷。分析地方院校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中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创业教育体系中的课程如何重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明代山西行都司卫所、军额、军饷考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史·地理志》所载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山西行都司所辖军卫为26个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最多时只有22个,最少时为7个,成化十七年后为14个,并在此基础上稳定下来。在军额方面,大同镇军13万余名的“原额”应是洪武二十六年以后到建文四年之前的兵额。洪、永以后,历朝兵额不一。在明初,民运税粮在山西行都司的军饷供应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其次为屯粮,再次为开中。明王朝继承了元朝落后的世兵制度,作为世兵制配套措施的军屯制度亦最终遭到破坏。军屯的破坏,严重地影响到“九边”军饷的供应体制。在屯粮、民运税粮改折之后,籴买制逐渐上升为军粮供给的主要手段,并最终促成了明初民运、屯田、开中三位一体的边方粮饷供应体制的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