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也需要这一内在驱动力,使得语文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积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出来,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去学习语文,真正爱上语文,这样的教学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对话不仅要求教师要将民主意识贯彻教学始终,实现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更重在强调"阅读对话"即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突出"倾听"文本是实现真正对话的前提.本文主要探究"语文阅读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从而使"对话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得到真正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别,进一步说明现在的语文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框架,让语文教学向素质教育这一良性方向发展,让学生跳出"为考试而学习"的怪圈,立足于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完善的思维训练,形成大"语文"概念,把教书与育人视为缺一不可的神圣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真正有能力的人。同时结合个人从教经验,浅谈如何将语文教学转到素质教育上来。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其"生活即教育"理念影响甚广。新课程标准也是与其一脉相承的,意图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衔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语文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本文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和教会学生体验生活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把生活融入语文教学,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实现民族富强、祖国繁荣昌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作为培养学生教育最基础的教育机构,语文教学至关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不断思索的问题,这也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这也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实现并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课堂上学生最大限度的彰显创造潜能并真正感受到因语文生命之河掀起美丽的浪花,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目的,教师就要想方设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对此,文章简析了几点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晓琴 《内江科技》2003,24(5):47-47
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文字的课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课外阅读很有必要。首先,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固有的特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巴金也说:“《古文观止》这两百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也直接说明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必须参与其中、主动交流,让语文课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学生的"百家堂"。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思考,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而不是泛泛学习与简单交流。解放语文课,不仅让学生"动"起来,更要让课堂"活"起来,本文将结合课堂教学案例,浅谈自己对如何解放语文课堂的几点体会,以期能够促进学生真正敢于动嘴、动脑、动手、动眼。  相似文献   

8.
吴继福 《知识窗》2012,(2X):46-46
<正>新课程改革使传统语文教学由枯燥乏味走向生动有趣。然而,学生真正接受"大语文"熏染的效果并不佳。笔者探索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心灵路程,并初步总结了"游戏心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流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语文教学美育由"热"变冷,并出现严重的"概念化"、"泛美化"倾向。至于美在何处,为什么美,如何赏析,则往往语焉不详,缺少具体分析,缺少操作的路径。操作层面上的语文教学美育必须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从细微处入手,烛幽探微,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品评美、创造美,方能真正发挥语文美育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10.
李振宇 《科学中国人》2014,(1S):140-140
情感培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的。语文教学过程不只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也不只是探索作者思想观点的过程,还是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过程。只有加强情感培养,才能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表现。可以说,学生作文水平的好与差,是对语文教学的检验。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作文教学,而作文教学更要注重指导与讲评的有机结合。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稳步提高。新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这一点绝大部分语文教师是知道的,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却重视不  相似文献   

12.
王丽芬 《科教文汇》2008,(24):108-108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艺术的再创造活动。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都纷纷呼吁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悟语”。因此,“多读”已是全体语文老师的共识。语文真是读出来的。如果不充分认识这一点,不心悦诚服地认同这一点,语文教学改革就不可真正解放思想,寻求突破。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妙不可言的,熟读才能深思。我想:这是语文教学的本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参照对话理的主体性认识,从教材编写者——语文对话教学的隐形主体这一角度来认识语文教学,让教材编者全程参与对话教学的过程中,真正落实对话教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14.
季云杰 《科教文汇》2008,(17):61-61
本文参照对话理的主体性认识,从教材编写者——语文对话教学的隐形主体这一角度来认识语文教学,让教材编者全程参与对话教学的过程中,真正落实对话教学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字词是构成段篇的基础。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教学内容。根据词语及文章的特点,将词语教学设计融入到对文章的理解之中,在以简驭繁的阅读教学中扣准文本中的重点词、关键词、难懂词提炼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充分开掘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在品词析句中使词语教学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相互照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感悟内化、拓展运用中,让词语教学彰显生命的活力,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杨 《科教文汇》2014,(11):145-14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利于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中注意真正发挥综合实践课的优势,从而弥补传统语文课堂的不足,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使语文的人文内涵得以充分的彰显,真正实现语文课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语文味"这三个朴实而厚重的字眼,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倡个性化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曾晓红 《科技风》2012,(15):181-182
像中学文言文教学一样,中职文言文教学也过于注重字词句的讲解,而学生却听得昏昏然欲睡.学生厌恶难解的文字,根本无法领略古人的智慧.如何让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让学生真正学得古典文学的精髓,这是值得每位中职语文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从自身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出发,结合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的具体例子,提出自己的做法,让学生快乐学习,让文言文教学返璞归真.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侯玲 《科教文汇》2007,(9S):49-49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已是语文教师的共识。客观地说,教学中真正达到灵活自如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境地并非易事,需要新颖的教学设计,合理准确把握,使过程生动活泼,使训练得法有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语文教学追求"高效速效"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教学重于积累的特点,流露出比较明显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倾向,把"背诵"这一常规手段视为"负担"而弃置一边或仅仅满足于形式,使语文教学的质量因缺乏深厚的根基而难以得到扎实的提高。有感于此,本文主要从实践操作层面总结提高背诵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