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野外调查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共确定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23科95种. 在综合分析前人建立的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实际情况,建立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估体系. 通过对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为A的植物25种,风险等级为B的植物53种,风险等级为C的植物17种. 针对各风险等级的外来入侵植物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采集及文献整理,研究了山东南四湖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来源地、生活型、区系分布类型.结果表明,初步确认该区共有外来入侵植物23科47属54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双子叶植物19科40属47种,单子叶植物4科7属7种,其中以菊科和豆科种类最多,有9种;草本植物44种,占81.5%;外来入侵植物主要来源于美洲,有28种;从植物区系的总体构成来看,泛热带分布和世界分布成分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标本信息和野外调查,分析了中国东北三省外来种子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原产地和入侵途径.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外来种子植物有32科136种.其中,菊科、豆科、禾本科、苋科、十字花科、茄科种类较多,占外来种子植物总种数的67.7%.根据原产地分析,来源于美洲的种类最多,约占总数的55%.  相似文献   

4.
开发能源植物作为现有能源的补充和替代品从而缓解能源危机是当今国际的一大热点。同样开发化石能源替代品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理想的能源植物一般都具有入侵植物的特性。本文在对我国开发能源植物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能源植物开发中,要警惕外来能源植物可能带来的入侵生态风险。在利用和开发外来能源植物资源时一定要注意防范外来能源植物对当地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侵蚀和破坏,利用好外来能源植物是发展未来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外来种是胁迫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着重就外来种入侵途径,外来种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我国面临生物入侵的危害,并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外来种入侵对本土生物多样性的遗传侵蚀相当普遍。外来种入侵造成局部野生、原始种群消失,导致遗传材料减少;外来种入侵通过种群破碎化导致土著种遗传结构改变;通过杂交导致土著种遗传基因被"稀释"或遗传同化、远交衰退、基因污染等;通过杂种优势排挤、淘汰土著种。此外,转基因生物、引种及遗传改良等人类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对各类遗传资源的侵蚀。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对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林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确定松花江林区危害严重的前21种林业有害生物为:森林病害5种,森林虫害11种,森林鼠害4种,有害植物1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方法对保山市隆阳区云南松天然纯林中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种群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群落中都有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的分布;紫茎泽兰种群在公路旁、人为活动大、土壤条件好和较阴的地方分布较多;海拔、坡度、坡向、水分等自然因素对紫茎泽兰种群的平均株高、株丛数和总株数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校园植物分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调查的基础上,发现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主校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有园林类植物、药用类植物、引种植物及生态入侵植物等达80科,150余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外物种交流的频繁,生物入侵不但不可避免,而且会更加严峻,生物入侵已成为生态学重点关注的问题和领域之一。生物入侵是通过人为活动和自然入侵两种途径实现的,入侵的生物不仅危害侵入地的土著种,破坏生态系统,降低生物多样性,而且危及人类健康,控制入侵的生物耗费大量经济,因此,对生物入侵基础和外来入侵生物的控制研究将是我国应对生物入侵的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6和2012年东北老工业基地7类装备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各类装备制造业总体上呈优势互补状态;2012年辽宁省7类行业均为规模收益递减,吉林省有6类、黑龙江省有3类行业达到规模收益最佳;东北三省6年间TFP变化最大的行业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黑龙江省的计算机、通信及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吉林省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TFP变化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析,给出东北三省各装备制造业达到最佳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调整值.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9届至第12届全运会田径各项目金牌的区域归属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田径各项目金牌强势板块为华东地区与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列为较强势板块,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台港澳特区被划分为弱势板块;华东地区在各项目上的发展比较均衡,其他地区发展很不均衡,华南地区以速度性项群为主,华北地区以快速力量性项群为主,东北地区以综合性项群和耐力性项群为主。  相似文献   

13.
《露营之歌》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东北抗联歌曲之灵魂,歌词不但优美凝练,而且是东北抗联同日寇艰苦卓绝奋战的历史缩影,它必将在中国的抗战史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脆弱性理论与方法已成为研究复杂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如下。1)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脆弱性得分由2005年的1.343下降到2015年的1.197;适应能力的提高是地区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原因。2)脆弱性水平呈"西南高、东北低"、"北部稳定、中南部下降"的时空分异特征。3)低应对能力是地区脆弱性的主要特征,而各脆弱类型呈差异化分布态势。在当前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背景下,针对不同地区的脆弱性特征,实施差异化的应对策略是保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人口问题已成为当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热点。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研究东北三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特征。研究结果如下。东北三省36市(地区、自治州)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分为低水平协调耦合型、拮抗型、磨合型和高水平协调耦合型4种类型,以拮抗型为主,其次为磨合型。在时间序列上,2004-2013年东北三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2004-2009年),耦合度呈现波动上升;在第二阶段(2010-2013年),耦合度急速下降。根据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特征,东北三省应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吸引培养留住优秀人才,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两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及奖牌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田径竞技水平虽取得长足进步,但整体落后的事实仍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田径成绩及奖牌总数位于前3位的华东、东北和华北仍保持稳步上升势头,而中南、西南及西北等地区除少数田径项目竞技水平有提高,大多数田径项目的竞技水平相对较低;田径项目设项不全、布局不合理等是各区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调政府主导与市场调控并举,不断优化田径项目布局,促进区域间田径项目的协调发展,加强后备梯队人才的发掘和培养等措施,为我国田径竞技整体实力的全面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东北大秧歌的文化底蕴及其价值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大秧歌是东北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运用文献资料查阅、牧区调查、亲身体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东北大秧歌的文化底蕴及其价值开发进行深入研究,增进人们对东北大秧歌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对振兴地域经济,提高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摘要: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以《六普》数据为实证依据,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乡村体育场地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我国城乡体育场地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呈现显著的空间二元结构特征。2)省域全局城乡场地分布表现为,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向华南、华中、华北、东北、西南与西北地区依次呈递减趋势发展。华中、华东、华南场地占比较高地区城乡场地差距相对较大,华北、东北与西北场地占比较低地区城乡场地差距相对较小,城乡场地分布未能与之匹配。3)省域局部城乡场地分布表现为,邻近省域间多以高高、低低集聚状态分布,具体呈高水平均质性、低水平均质性、凹陷非均质性、凸增非均质性等4种类型分布。省域局部体育场地分布的空间集聚性分异,城乡人均占有场地差异及地区城乡场地的非均衡配比,是导致我国城乡体育场地差异分布的主要原因。根据城乡体育场地分布特征提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场地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减小城乡场地差距,明确城乡场地规划,促进场地均衡发展等策略,为“十三五”时期促进城乡体育均衡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