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非线性发展方程的非守恒格式,以二维非线性浅水波方程为例,给出了计算稳定的必要性条件。在数值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非线性发展方程非守恒格式与初值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证明,非守恒格式的计算稳定性不仅与格式的结构有关,而且还由初值及其偏导数的形式所决定。  相似文献   

2.
以井外流体声波速度小于井内流体声波速度的情况为例,对流体-流体模型裸眼井中声场函数实极点的存在范围进行讨论,计算结果表明只有当轴向波数介于井内流体波数和井外流体波数之间时,声场函数才存在实极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三维Euler方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很难求得此方程的精确解,目前就理论上做了少量工作,构造了部分精确解,主要构造Euler方程的数值解为现实生活提供一些信息;因此,将从数值解入手,研究三维Euler方程向后差分格式和Lax-Friedrichs格式的解及精确解,利用MATLAB程序做差分解和误差的图像,同时讨论他们的解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将Du Fort-Frankel差分格式应用于对流扩散方程的时间偏导数、空间一阶偏导数用中心差商、空间二阶偏导数采用了Du Fort-Frankel差分格式,构造了对流扩散方程的一类Du Fort-Frankel差分格式,并证明了Du Fort-Frankel差分格式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构造了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的中心差分格式、Lax-Friedrich差分格式,利用MATLAB软件程序做出差分解与精确解的误差图像,分析差分解与精确解的吻合程度,并讨论中心差分格式、Lax-Friedrich差分格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构造p维扩散方程一类有限差分格式,利用Taylor级数展开定理求出有限差分格式的截断误差并判断了有限差分格式是收敛性,利用Fourier积分法和Von Neumann条件得到当aλ≤1/2p时(其中λ=τ/h2,τ和h分别为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p维扩散方程的一类有限差分格式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考虑了变系数分数阶反应-扩散方程,将一阶的时间偏导数和二阶的空间偏导数分别用Caputo分数阶导数和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导数替换,利用L1算法和G算法对方程的变系数分数阶导数进行适当的离散,给出了该方程的一种计算有效的隐式差分格式,并证明了这个差分格式是无条件稳定和无条件收敛的,且具有o(τ+h)收敛阶.最后用数值例子说明差分格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半离散化及指数函数ez的Pade逼近的方法,构造了一个求解对流扩散方程的高精度新型差分格式,其截断误差达到O(τ3+h4),并且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亚住高训"交替训练实验,对12分钟极限跑运动中动态心率、血氧饱和度、"极点"等指标进行研究,探讨"亚住高训"模式对"极点"等指标的影响及其提高中长跑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及运动成绩的新途径.方法:对8名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进行6周"亚住高训"实验研究.测试实验前、中、后期的12分钟极限跑、运动中心率、运动中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划分12分钟极限跑中机能变化相对应的"极点"等指标及其持续时间.结果:(1)"亚住高训"交替训练前、中、后,12分钟极限跑成绩、最大摄氧量、运动中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呈现有利于有氧工作能力提高的趋势,部分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亚住高训"实验后,运动员赛前训练12分钟极限跑的"极点"及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第二次呼吸"时间延长、"终点冲刺"时间增加,部分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亚住高训"交替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12分钟极限跑成绩,对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有积极影响.(2)运动中通过心率、血氧饱和度实时检测,能够反映运动中"极点"第二次呼吸"终点冲刺"等指标的变化规律.(3)"亚住高训"交替训练能对12分钟极限跑过程中"极点"第二次呼吸"终点冲刺"及其持续时间的分配进行干预,有助于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Padé逼近,针对四阶抛物型方程周期初值问题,构造了一个无条件稳定的高精度的两层隐格式,它的局部截断误差为O((△t)2+(△x)4),△t与△x分别为时间和空间步长.误差分析和数值实验均表明,构造的格式比Saul’ev构造的格式精度要高10-4~10-5阶.从精度及稳定性方面考虑,所构造的格式也比文[4]的显式格式要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扫描拍摄和录像解析的方法,分析了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持竿助跑与起跳的速度特征.测试结果表明:1)女子撑竿跳高的助跑速度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2)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最后两步助跑的速度是增加的,但有部分运动员从倒2步到倒1步的速度是减小的;3)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水平方向速度损失过大,垂直方向速度增值过大.  相似文献   

12.
以往撑竿跳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仅仅局限在人.近年来撑竿跳高研究已经开始关注人与竿子的相互作用.能量分析就是研究这种相互作用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撑竿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目的在于得出撑竿跳能量分析的计算方法,并使用能量分析法对我国优秀撑竿跳高选手高淑英的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与中国女子新兴田赛项目的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在助跑速度及三跳速度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存在明显差距;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在助跑速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我国运动员在助跑向起跳过渡的最后阶段,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过大,起跳时垂直速度增加较大,水平速度的损失较大;国外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出手初速度比国内优秀运动员快。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大跨度或超大跨度建筑结构的主体一般为空间钢网格结构或索、杆、膜组成的张拉整体结构,这些结构体系均有其自身的设计理论和最佳的合理跨度。除考虑安全第一的因素外,又要做到造价低、施工周期短,是设计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作者以”安全、合理、先进、经济“的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为基础,对“超大跨度下撑式部分折线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钢网格结构”进行了开发性研究。对超大跨度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网格结构组成及基本要求、节点与支撑架构造、施工方法以及超大跨度下撑式部分折线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网格结构屋盖设计及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和论证。在遵循现行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将选中的超大跨度下撑式部分折线预应力正交空间管桁架钢网格结构体系进行缩尺模型试验,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后转化为实际工程,并提出预应力空间钢网格结构新体系的优秀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第十一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男子跳高冠军黄海强起跳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运动员起跳结束瞬间,起跳腿髋、膝、踝三关节蹬伸较充分,但是两手臂和摆动腿摆动速度较低、摆动幅度较小;起跳瞬间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的绝对值较低,垂直速度低是阻碍他运动成绩提高的最主要原因;在起跳时间上,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没有明显差异;身体重心的最高点位于横杆的后方,最后一步步长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四连杆变幅机构平衡重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它将该系统的设计归结为五维、5个目标函教、9个约束条件的数学模型,应用改进的随机方向法求该数学模型的最优解。经改进的随机方向法,对于解决机构类优化设计中经常出现的反正弦、反余弦函数变量值大于1的问题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文中进行了实例计算,其结果较用传统方法得出的结果有显著进步,可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航道内实时交通事故预警精度,基于长江下游两个水道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数据和船舶检测器数据,运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对事故发生前20~40 min内的航道状态初始数据进行重要变量筛选,根据筛选出的4个最重要的变量结合高斯混合模型和最大期望算法构建新的事故预警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BN)模型.实例检验表明:新的BN模型优于直接利用初始数据建立的模型,事故预警正确率达到81.29%;可转移性测试中新的BN模型的事故预警正确率虽有所降低,但整体预警正确率和事故预警正确率仍高于利用初始数据建立的模型;新的BN模型用于实时船舶交通流航行风险预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证券投资分析与决策是证券投资过程中重要的步骤。以往的证券投资分析与决策支持的方法的分析结论大多无法定量地衡量证券价格的走势的不确定性 ,忽略了个人对风险和收益的偏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概率模型的证券投资定量决策方法 ,可用于证券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该方法通过统计历史数据 ,在概率的框架下预测未来的证券价格变化的各种可能 ,对某一特定决策所产生的期望收益和风险进行评估 ,并通过优化个人的效用函数进行决策 ,解决了确定买入卖出点的问题。对比以往的证券投资分析和决策方法 ,新的方法用不确定的模型代替了确定性的表示 ,并且从个人对风险和收益的偏好角度进行了考虑 ,克服了已有方法的不足之处。本文进行了仿真实验 ,对证券涨幅概率分布和买入卖出点的决策进行了评价 ,实验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诗画互通、互补互济的艺术关系,是中外古代诗画家的重要艺术发现和创作经验之谈。诗与画 的融合,经过了相当长的历程。大致分为三步:艺术中处于对极地位的画与诗;题画诗、诗意画使诗与画形 式上的融合;诗与画精神上的融合与艺术上的丰富与圆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浑圆桩练习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方法:以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个月的站桩练习,分别于站桩前、站桩过程中、站桩结束2个月对测试者的部分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浑圆桩练习有助于人体大脑产生α波;能够有效改善颈部和腰部的生理弯曲,使之趋于正常并得以保持;能够有效增进肌肉力量、柔韧性和骨密度,但站桩结束2个月后,力量和柔韧性有所降低。结论:浑圆桩练习可有效增进人体健康。建议:应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做好辅导和创新工作,推动站桩健身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