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媒介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大言论”,多是站在高屋建领的位置,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具有鲜明的“旗帜”作用。当一篇或一组“大言论”刊发并引起反响后,如何进一步强化和延伸其舆论引导效应?我们认为,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媒介强化宣传效能等,不无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湖北日报在重视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大言论”的同时,还相当重视群众性言论栏目的设置和经营。《三楚放谈》,就是湖北日报2000年改版中开设的一个群众性言论栏目。这个栏目固定在B1版即荆楚各地版,每周二、五右头条见报。其栏目定位是:“贴近荆楚实际,关注改革进程,评说百姓关心的话题”;要求“以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为由头,选题新颖,见解独到,切中时弊,行文生动泼辣,篇幅800字左右”。《三楚放谈》开栏以来,至目前已刊发稿件80余篇,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影响。有的作品引起被评说对象“对号入…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界有人把社论、评论员文章等称为大言论;把短评、编者按、编后和一些署名的专栏评论称之为小言论。大多数读者是喜欢阅读报刊上的新闻评论的,其中受欢迎的大都是小言论,尤以《人民日报》一版上的《今日谈》这类专栏署名小言论最受青睐。而爱读社论这类大言论的却只占被调查者中的很少数。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大言论”的一些思考。我以为,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对新近发生的事或当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所发表的带有倾向性的言论。它在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社论这类大言论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其明  相似文献   

4.
程世寿 《新闻前哨》2004,(12):32-33
8月9日至9月15日,湖北日报先后发表了7篇《论努力走在中西部地区发展前列》的系列评论员文章。文章用科学发展观的全新理念引导荆楚崛起,读后大有振聋发聩之感。作为我省主流媒体的湖北日报的舆论领袖作用,在这组评论员文章中得到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5.
10月29日至11月2日,《湖北日报》在头版连续发表《居安思危话作风》系列评论员文章(《戒奢》、《戒“集体按摩”》、《戒懒》、《戒“三拍”》、《戒虚假》)后,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关注。不少读者来信说:这组评论说真话,很痛快。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丁关根及中宣部副部长吉炳轩等领导同志也对这组评论给予很好的评价。丁关根说:“《湖北日报》这几天谈作风建设的一组评论我都看了,很好,很有针对性,很有说服力,宣传效果很好。”吉炳轩说:“《湖北日报》注重发挥举旗性言论的作用。”“这几天谈作风建…  相似文献   

6.
建党80周年宣传,是新闻单位今年的重大战役性报道。在这场战役中,湖北日报的报道独树一帜,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成为震撼荆楚大地的心灵颂歌。 大合唱气势磅礴 湖北日报寻找宣传规律与新闻规律的结合点,运用新闻手段的十八般武艺,浓墨重彩歌颂党的光辉历史和光辉业绩,歌颂改革开放,歌颂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创造。从2月6日开始,湖北日报就在A1版显要位置推出“做三个代表忠实实践者”专栏.刊发重要通讯,宣传了周宝生等一批优秀党员,陈贵镇、官桥八组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刊发了系列评论员文章。为了宣传好党的建设方面取得的…  相似文献   

7.
开办“实话”栏目的初衷 《湖北日报》作为党报,一张综合性大报,既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担负着引导舆论,为奋力实现中部崛起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的重任,有着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和特殊地位。又是报业集团向高端市场扩展、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集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组织形式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省级党报如何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如何赢得主流读,如何保持强大的舆论影响能力,是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岩 《新闻前哨》2013,(5):12-12
16日举行的主题讨论会上,中国记协特别邀请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记协介绍"我是建设者"大讨论。3月22日《湖北日报》刊发了《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鲜明提出了"树立和强化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意识,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不能回避的根本问题"。来信引发了全省新闻战线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深入思考。《湖北日报》及时启动征文活动,截至4月15日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湖北日报》连续刊发16期、22篇来自社会各界的征文,还以三个专版分别刊发了老新闻工作者、高校新闻院系负责人、社  相似文献   

9.
言论之于报纸,犹脊梁之于人,敢发言、会发言,报纸才有权威,才具品格。《保定日报》历来重视言论,特别是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的每项重大决策部署,都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各类品种的评论跟进,这对于保定市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舆论引导效果,发挥了很好的激浊扬清作用。下面笔者就这几年言论采写经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在《阜阳日报》参评2008年安徽新闻奖作品推荐中,《阜阳日报》2版《大家谈》栏目2008年3月3日刊登的一篇题为《新农村建设不能重“点”轻“面”》的小言论,引起了参与推荐的老总和同志们的共鸣.认为这篇小言论敢于指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新农村建设中有些地方重“点”轻“面”.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现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一致推荐这篇小言论参评2008年安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1.
加强新闻言论,是地市党报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一般说来,地市报的新闻言论需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高。从量上讲,地市报大部分是在“文革”后才复刊和创刊,不少报社因人员不足,都没设专职评论员,新闻言论要么是等待自然来稿,要么临时指定人去写,不少报纸三、五期难以看到一篇言论。有些报社即使设有专职评论员,不过一、二人,孤军作战。言论在整个新闻报道中的比重显得微乎其微。从质上讲,言论写作局限于少数人,评论员常出现“无米下锅”或“无的放矢”,无形中影响了言论的整体质量。《闽西报》在1987年复刊时也遇到了上述问题,怎么办?我们除了成立由总编挂帅的评论小组,负责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外,要求各版都要开设一至二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来,我写言论,都是从淮阴的实际出发,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二是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三是人民群众中的“热点”,用社论、评论员文章或短评等形式,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例如,在1992年,市委传达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时,淮阴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加上经济欠发达带来一系列问题,对“抓住机遇”、“大胆闯大胆冒”、“加快步伐”认识不足,缺乏信心。为此,我们经过调查研究,切准干群思想脉搏,共同拟题目,一共撰写、编发了九篇评论员文章。  相似文献   

13.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并作重要讲话,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是新时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讲话发表后,全国广播电视系统认真组织学习.积极贯彻落实。为推动这一学习贯彻活动,编辑部约请国家广电总局领导和学界、业界的同志撰写学习体会文章。本期《聚焦》栏目刊发了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中宣部改革办马晶、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孔德明、广西广电局徐磊撰写的文章。为配合《聚焦》栏目,本刊编辑部陈富清同志撰写了题为《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评论员文章。胡占凡副局长的文章从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这一总书记讲话的灵魂与核心的视角,深刻分析阐述了讲话的现实与历史意义,并就如何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了四方面的要求:一、全面、正确认识当前舆论引导的新形势、新情况;二、抓住重点,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三、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四、尊重新闻宣传和广播电视传播规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4.
苏醒 《新闻三昧》2005,(7):33-33
言论,是组织或个人就某个事件、问题公开发表的看法和意见,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言论是实现报纸舆论引导功能的重要手段。但当前在大多数企业报,言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或是象征性地发一些无关痛痒的评论,或是相隔数月才看到一篇所谓的言论,那些员工真正关心、企业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只字不提,似乎那些立场坚定、态度明确的社论、评论员章只是党报、政府机关报的专利。  相似文献   

15.
新闻言论大致有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等形式。作为地市党报,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新闻言论都应当而且应该组织好,但是,地市报毕竟很少刊发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大部头的新闻言论,如何使新闻言论与地市报结合得更好,使新闻言论的旗帜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笔者以为,为新闻配发编后,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羿克 《今传媒》2013,(10):27
主持人语: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多媒介融合成为一种趋势。传媒业的发展与壮大,集聚了各界人士的目光,网络媒体影响力逐渐增强。然而,问题也随之显露端倪,版权问题、人肉搜索、网络语言暴力等现象屡见不鲜,网络法制建设势在必行。鉴于网络的相对虚拟性,网络言论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在其还没有触及相关法律法规时,就需要网络道德建设及时发挥作用,规范网民行为。传媒与法律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媒体既不能超越司法程序,制造媒介审判,又不能将热点舆情问题置之不理,因此,必须建立传媒与司法的良性关系,使媒介发挥正确、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激发舆论的引导功能,才能使媒体与司法在完善中相互促进、共谋发展。
  本期“传媒与法”栏目探讨了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舆论引导和网络舆情等方面的问题。首先刊发李俊潮和刘翼教授撰写的文章,作者从新媒体语境中的舆论视角探讨新媒体语境中舆论对重大公共事件产生的作用,分析公共事件中舆论如何发挥其正确的引导作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难点分析》一文,是2012-2014年湖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构建--以湖北高校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为例”(2012B2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文章以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和生活产生的积极意义为缘由,阐明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难点,并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管理方式。《出版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一文,则分析了出版合同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从法定情形、法律效力等方面探析出版合同中的抗辩权,有利于出版者和作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期栏目文章观点明确、论述慎密,相信为我国进一步构建传媒与司法的良性关系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民日报》社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解放军报》评论员文章《“台独”即意味战争》和《安徽日报》经济时评《警惕加重农民负担新动向》三篇作品,获得言论作品一等奖,并以高票一次通过,十分难得。 当今,中国媒体的言论作品实际上已成为新闻体裁里的“小语种”。虽然在新闻界一提起“言论”二字,人们都会以“灵魂”、“旗帜”等等  相似文献   

18.
观点和思想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2012年《湖北日报》全新改版中,时事新闻中心将“观点”作为策划报道的关键词之一.以荆楚眼观天下事,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主编,我结合自身特长,强化专业学习,坚持“学以致用”.撰写国际热点问题分析评论130多篇,强化了舆论引导.放大了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9.
党报要文版群众言论主要是指党报一版相对固定的一个著名专栏言论。像《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解放军报》的“集思广益”等。它刊发的基本是群众自发来稿,见报频,数量多,影响也比较大。在推进新时期新闻改革中,如何使党报要文版群众言论发挥应有作用,也能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关键的是加强其战斗性。第一,为什么要加强党报要文版群众富论的战斗性?党报要文版特点使命的要求。党报的宣传、鼓动。组织的职能要求各版的言论应具有战斗性。但是由于各版所担负的任务、风格的不同,言论战斗性的要求也不尽一致。作为要文版──…  相似文献   

20.
吴咏林 《新闻前哨》2007,(11):99-101
《湖北日报》初创时期,基层人民政权刚刚建立,当时由《湖北日报》改办的《湖北农民》报就辟有“批评与建议”专栏,经常刊发群众性批评稿件,揭露、抨击基层干部队伍中作风粗暴、脱离群众、违法乱纪、贪赃枉法等错误行为,初步体现出报纸的群众性、战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