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发展史显示,传媒是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中发展的,一方面,社会为传媒提供了产生与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新闻传媒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①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媒体所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各有侧重。毋容置疑,“社会大系统的发展和变化所提出的要求对于传媒功能、角色转型与建构往往具有根本意义上的规定性。”②新闻传媒应当为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2.
吴远 《青年记者》2005,(11):27-28
“角色困惑”与“‘新闻'的困惑”。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角色的困惑”是以“‘新闻'的困惑”为前提和基础的.因为“‘新闻'的困惑”关涉“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设.理论建设出现了困惑,作为实践的大众传媒出现“角色的困惑”也就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3.
非典时期新闻传媒的角色审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童兵 《现代传播》2003,36(5):5-8
非典是一场真正的“天灾人祸”。对非典时期中国新闻传媒的角色与政府的传媒安排进行审视与评说十分必要。中国新闻传媒在非典前期不仅缺位 ,而且错位 ,其主要原因是新闻源的垄断和政府信息的不公开。部分官员的主仆易位导致公民的知情权受到侵害 ;只有归权于民 ,才能使新闻传媒拥有一个广阔的天地。新闻传媒的告知、沟通、警示、教化功能在非典期间受到审视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也从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4.
建立新闻传媒评论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意识,一旦走向社会就可能产生像多米诺骨牌那样链条式的影响。新闻传播在这方面的作用无疑要占据首位。新闻报道量对社会意识的大空间覆盖,使记者或受众都可能变成“事实色盲”,既只接受事实而无视或难以辨别和接受新闻的意识色彩。因此,新闻事实与如何认识事实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正确地评估传媒和新闻作品的效果,需要建立新闻传媒评论学,这是新闻学中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一个学科。随着新闻媒介干预生活的日趋活跃,评析新闻作品和新闻媒介功能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受众的注意,人们开始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传媒评…  相似文献   

5.
"公共新闻":一种公共领域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新闻知识》2006,(1):22-24
“公共新闻”(public journalism),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 journalism),是发轫于美国,激发了美国新闻传媒为此做出一系列探索性新闻实践,在澳大利亚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的一种新理论形态。本文对公共新闻学与传统新闻学的新闻理念作一比较,文章认为美国新闻界对“公共新闻”的关注、争议和实践探索,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传播状况对传媒角色——“公共领域”阐释和思考的结果。并试梳  相似文献   

6.
传媒人才不等于新闻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希光 《新闻界》2002,(5):23-26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的新闻院系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传媒人才”,而羞于谈培养的是“新闻记者”。同时,过去新闻院系常常说是为“新闻机构”输送记者,而今天则改口称“为媒体培养人才”。今年春天在北京21世纪新闻教育峰会上,我曾就“传媒人才”(communicationtalents)一词请教几位美国学者,他们一方面对中国生造了这样一个西方没有的概念感到好笑,另一方面,则认为用“传媒人才”取代“新闻记者”对中国的新闻媒体的发展是危险的和有害的。新闻记者为什么不可以被“传媒人才”取代?这表现在二者对新闻媒体的不同理解和…  相似文献   

7.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22,(2):4-5
<正>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创新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打造易于为人们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我国新闻学术界的当务之急。实现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构建上的突破,创新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思路非常关键。第一,比较中西新闻学话语体系差异。中国特色新闻学与“西方新闻学”在话语体系上有诸多差异。在功能定位上,中国特色新闻学强调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西方新闻学强调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  相似文献   

8.
彭剑 《当代传播》2007,(4):91-92
传媒竞争研究,是近年新闻学接轨现实问题而形成的研究热点.四川省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张立伟研究员的新著<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便是作者在这一前沿领域不懈探索和追寻所取得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传媒动态     
《中国传媒科技》2004,(6):9-10,20,22,37
文广传媒集团携上海和江苏移动向“SP”转型【赛迪网】6月6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与上海移动、江苏移动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该集团向“内容提供商”角色的转变。已经同中国电信建立了合作关系的文广传媒,希望能够进一步成为中国移动全网的内容提供商。文广传媒是在当天举行的首届新媒体论坛上发布这一消息的。“我们正在向‘内容提供商’的角色转变。”该集团总裁黎瑞刚对记者说,“我们的内容将向所有终端开放。”目前,上海移动的手机用户已经可以通过GPRS服务收看文广传媒旗下的东方卫视、第一财经、体育频道和生活时尚频道…  相似文献   

10.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几年来,编著者乐为学术“追星人”。甘为传媒“做嫁衣”,联袂全国新闻院校博士生、硕士生采访了诸多业界和学界精英,“贤者以其昭昭”,“言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正如马克思所言:“就某方面说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捧读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思想——高层权威解读传媒》,  相似文献   

11.
传媒视点     
把握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三大体系”的重要要。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新闻学不断创新发展.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新闻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煤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新闻创新实践深入推进,中国特色新闻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2.
内容提要     
《新闻界》1997,(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之间的竞争既是不可避免的,又是传媒发展的一种动力。提高传媒的知名度,最大限度地争取读者,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这些都是办新闻事业的题中之义。于是,“新闻策划”便成了当前新闻界议论的热门话题。这里有一个问题,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比如真实性呀,客观、公正呀,对“新闻策划”还适不适用?“新闻策划”对新闻学理论是丰富,还是突破,还是背离?何光珽的“‘新闻策划’析”一文可供研究者参考。自从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经济类报纸便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这类报纸的眼务功能是什么?如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后,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规范性开放,以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开放。从整体上看,物流开放必然带来内外信息的互动,对传媒和新闻理念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这不等于外国传媒注定要涌入我国,发生一场轰轰烈烈的“传媒入世”。最近一年来,新闻学领域大肆炒作的“传媒入世”纯属研究者炮制的一种幻影。(一)传媒入世,有何根据?传媒入世,是指我国入世后,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服务产业也同时按照WTO规则进行“贸易”。许多学者发表文章暗示传媒入世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4.
序言两篇     
谈谈我国的传播学研究80年代中期新闻学界有过种种把新闻学与传播学结合起来的设想和尝试。进入90年代,这个设想和尝试变成了现实,出现了多部以“新闻传播”为主概念的论著,这是令人高兴的事。传统的新闻学,主要是从新闻传播者的角度,揭示一些新闻工作的特点,并且主要是以报纸作为研究对象,因此新闻学又被称作“报学”。随着广播、电视等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以及新闻传播的市场化趋势,新闻学必须侧重于新闻受众的研究,传播效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于是,以效果研究为中心的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开始渗入新闻学。在我国,关于新…  相似文献   

15.
美国政府号称信奉新闻自由原则,而且两党轮流执政,似乎很难操纵美国传媒。约瑟夫·斯特劳布哈尔和罗伯特·拉罗斯认为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越南战争再到水门事件,经历了从“叭儿狗”到“看门狗”再到“攻击狗”三个角色的转变。本文对此展开论述,进而提出,“水门事件”后,特别是“9·11”事件和第二次美伊战争后,美国传媒特别是主流新闻传媒与政府的关系已经转变为第四个角色,即“牧羊狗”角色。  相似文献   

16.
《当代传播》2007,(6):72
郑保卫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一书,最近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教材系列丛书之一,旨在配合新闻界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读者提供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的读本,同时也是新闻院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和《新闻理论》课教学的必备参考书,还可以作为报考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17.
《传媒观察》2020,(4):F0003-F0003
从2018年5月开始,《传媒观察》全新改版了。《传媒观察》创办于1984年,初名《新闻通讯》。2003年改为现刊名并实施改版以来,一直以“关注新闻前沿、追踪新闻发展、透视新闻热点”为办刊宗旨,富有前瞻性、创新性、针对性,翌年便入选北大图书馆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并被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为新闻传播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近年来,又先后获评江苏省双十佳期刊、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和第二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等,成为新闻战线的一个重要学术交流阵地。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新闻传媒由于其性质和在社会生活中特殊的地位、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就目前新闻传媒来看,其作为与构建和谐社会对传媒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还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WTO后,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规范性开放,以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相互开放。从整体上看,物流开放必然带来内外信息的互动,对传媒和新闻理论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这不等于外国传媒注定要涌入我国,发生一场轰轰烈烈的“传媒入世”。最近一年来,新闻学领域大肆炒作的“传媒入世”,纯属研究者炮制的一种幻影。 (一)传媒入世,有何根据?1.传媒入世,是指我国入世后,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服务产业也同时按照WTO规则进行“贸易”。许多学者发表了大量文章暗示传媒入…  相似文献   

20.
书,根底上很像茶的,有的能慢慢品味,有的只能暂作解渴之用。广州师范学院副教授韩炼的新著《系统新闻写作学》无疑当属前者,可堪一读。“系统”并不是时新之语,但以系统命名,以新闻写作为切入点,在新闻学著作中还不多见。由此而往,对报纸、广播、电视当今三大传媒予以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