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刚刚揭晓的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我们采写的《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大令公庄村民问:解决俺村的问题还要再花多少钱》的报道被评为消息类一等奖。这篇本属经济报道的消息首次引入了政治视角,揭示了这个村村民冤案7年未得到解决的要害———在于当地的有关部门用“认真”的形式主义来对付中央领导的批示和群众的冤屈。“解决这个村的问题还要花多少钱?”表面看是算经济成本账,实际则暗含当地群众对有关部门所表现出的形式主义、文牍主义、官僚主义等付出的“无形成本”的担忧。回顾河北省“大令公庄事件”的报道,前后追踪历时近…  相似文献   

2.
陈芳 《新闻三昧》2003,(4):38-39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我与其他记者合作采写的《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的报道被评为消息类一等奖。追踪历时近4年的河北省“大令公庄事件”,最终凝结成这短短的900余字。采访的艰辛、曲折,是我做新华社记者以来遭遇的最艰难之事。这一事件拖延时间之久,社会影响之恶劣,领导批示层次之高,省、市、县有关调查落实队伍之庞大,这过程中表现出  相似文献   

3.
祁游 《军事记者》2002,(10):45-46
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华社消息《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大令公庄村民问:解决俺村的问题,还要花多少钱?》,(刊播于2001年11月18日)是一篇用新闻事实体现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揭露地方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为受害群众伸张正义,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的重大典型报道,是新华社抓改作风、改风系列报道的一大成果。  相似文献   

4.
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华社消息《七年上诉冤屈未伸张大令公庄村民问:解决俺村的问题,还要花多少钱?》,(刊播于2001年11月18日)是一篇用新闻事实体现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揭露地方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为受害群众伸张正义,引起社会巨大反响的重大典型报道,是新华社抓改作风、改文风系列报道的一大成果。李岚清等多位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新华社总编室为此专门发出通报表扬,全国数百家媒体予以刊载。全国大量省市读者纷纷给新华社去信发电,称赞这篇消息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很不一般。中央办公厅、民政部…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1994,(6)
对比烘托言简意赅中国女子游泳队扬威世界游泳锦标赛,令世界泳坛为之震惊。如何报道这一具有很高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不同的记者自有不同的方法。在众多的报道中,我认为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的这篇报道不失为一篇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创新之作。该文的主要特点是对比手法...  相似文献   

6.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2001年6月22日《广西日报》上的《山歌唱响主旋律》一稿,被评为消息3等奖。这是一篇成功的综合消息。综合消息报道的是发生在一段较长时间或较大地区的某一事件、成就、趋势或问题的新闻。综合消息的特点是,报道面宽,气势较大,点面结合,总揽全局,既有广度又有深度,面上的材料较为概括、全面、实  相似文献   

7.
怎样提高稿件采用率,这是令我们基层通讯员很伤脑筋的问题。我从十几年写稿中体会到选好“婆家”再“嫁人”,才能提高稿件命中率。 首先要掌握每个报刊的版面及栏目特点,尤其是一些固定的栏目,这样可为投搞准确率起“向导”作用。举个小例子:记得去年三四月份,我在看报时,无意中从《经济参考报》上读到这样一条消息:吉林某珠宝店在开业时请顾客“剪彩”。当时,这篇短消息登在第二版一个不显眼的位置。我看后,觉得这是一条“有潜力可挖”的新闻。因为,以前从报刊及广播电视上看到或听到的开业“剪彩”全是领导同志或名人,而这篇消息报道的这家珠宝店开业剪彩却一反常规,清顾客剪彩,这  相似文献   

8.
国企报道写好不易,研究国企报道的论文写好也不易,要获奖更难。但我认为,只要肯下功夫,学会“在总结中提炼,在提炼中升华”,是可以写出令人满意的经济新闻论文来的。2002年初,我根据湘潭日报对国企报道的实践,撰写了一篇题为《国企报道的角度、力度和深度》的文章(发表于2002年第4期《新闻战线》),这篇反映国企报道的论文,先后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地市报优秀论文和第八届“中华大地之光”论文一等奖。尤其令我“得意”的是后一个奖,它使我这个从事了30多年新闻工作的“老记”,平生第一次走进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接…  相似文献   

9.
姚福 《新闻传播》2005,(7):62-63
在整个消息写作过程中,交代信息来源似乎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对一篇堪称完整、规范的报道而言,这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消息需要交代来源,事实必须注明出处,这不仅仅是_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写作观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我初见《同是苍蝇,两种待遇》这则消息是在1994年6月29日。1994年6月27日《新民晚报》因它写的是“苍蝇”,所以当时并未特别注意。可是,半年多过去了,它却是时时牵着我的记忆神经,迫使我不得不对它重新审视。应当说,这则消息是运用“以小见大”技巧的成功之作。 我们知道,每日发生的大大小小事件,难以数计。大的事件固然可以反映大的问题,然小事就未必不能反映大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写者独具慧眼,在纷繁复杂的小事中去识别和捕捉。这则消息的成功,也就在于采写者在反映当今世界人为的生态破坏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当中,认识和捕捉到了足以引起读者兴趣的事实,苍蝇代替蜜蜂传递花粉。苍蝇本是“四害”之一,人见人厌。大力扑杀之,才是常理。而台  相似文献   

11.
2005年5月9日,我采写的消息《严康慧蜗居神农架与金丝猴“共舞”》,可以说是从一个很平常的救人事件中,挖掘出重大新闻价值的典型例子。此稿报道了一位北京女学者扎根鄂西深山神农架,在极其恶劣条件下进行“国宝”金丝猴研究,以及不慎坠崖被群众营救脱险的故事。这篇消息在众多  相似文献   

12.
凌晨 《视听界》2002,(5):43-43
所谓思辨,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思考、分辨。一篇报道具有思辩性,是指该报道通过对某一事件、现象、问题、趋势的思考、分析,能提出重要的、新鲜的、有启示意义的结论。思辩性的报道,从内容上看,仍重点不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动态和过程,而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揭示出某种内在的规律、趋势。换句话说,思辨性的报道主要不是报道“这是怎么一件事”,而是揭示“这件事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从形式上看,思辩性报道大多是深度报道,而不是消息或新闻通讯。从时效性看,消息或新闻通讯都要求尽快把新闻事件报道出去,时效性是它的生命,而思辨性的报道虽然也注意新闻时效,但一般都要在新闻事实报道之后,经过认真思考后才进行采写制作,有一定的滞后性。受众对思辩性报道的主要要求是能否提出新鲜、独到、深刻的观点,对时效性的要求次之。  相似文献   

13.
成飞 《新闻界》2002,(2):33-36
新华社播发的“新华视点”稿件《金钱炮制的弥天大谎———广西南丹“7·17”透水事故调查日记》,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全国有上百家报纸和新闻网站转载了这篇报道,当时沸沸扬扬的各种失实的消息为此灰飞烟灭,新华社在一个关键时刻的“出手”,以正视听,真正发挥了引导舆论的作用。回忆这篇报道艰难的采写和播发过程,要归功于新华社记者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2001年7月27日中午,新华社广西分社有关领导接到匿名电话举报:南丹县大厂矿区发生了严重透水事件,有200多人丧生。这个消息引起了分社的…  相似文献   

14.
我初见它,是在1994年6月29日。因它所写的是“苍蝇”,当时并未特别注意。可是,半年多过去了,它却死死地牵着我的记忆神经,迫使我不得不对它重新审视。它便是1994年6月27日《新民晚报》刊载的消息《同是苍蝇,两种待遇》。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一件小事往往能反映重大、深刻的问题。应当说,这则消息是运用“以小见大”技巧的成功之作。 我们知道,在变化特快的当今世界,每日发生的类似“波黑问题”和类似“苍蝇问题”的大大小小事件,难以数计。大的事件固然可以反映大的问题,然小事就未必不能反映大的问题,但也并非所有的小事都能反映大的问题。这就需要采写者独具慧眼,在纷繁复杂的众多小事中去识别和捕捉。这则消息的成功,也就在于采写者在能够反映当今世界人为的生态破坏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当中,认识和捕捉到了足以引起读者兴趣的事实:苍蝇代替蜜蜂传递花粉。苍蝇本是“四害”  相似文献   

15.
会议报道一向是新闻报道中的难点,会议消息的写作也一向是消息写作中的“硬骨头”。这一方面是因为会议报道一直在新闻报道中占重大比重,另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会议报道方式的呆板和陈旧令读者和作者同样头疼。我认为,要写出新鲜而又有特色的会议消息,首先应该做到两点,即“钻进去”和“跳出来”。  相似文献   

16.
1994年,我台收到通讯员来稿近万篇,其中最令人难忘的却是一条不足300字的消息引出的一次人物宣传。事由是这样的。1994年7月31日下午6时,我台通讯员打来电话:“今天下午5时半,北吴集乡余庄村九组青年刘兆伦,在领居房屋失火后,连续3次冲进大火封门的屋中抢救邻居的财产。在最后抢救一辆自行车时,电线断落,触电身亡。”这条消息是作为一般消息处理还是作为重要消息播出?编辑部内产生了分歧。有人提出:“为一辆自行车值吗?”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是衡量消息的新闻价值的争论。争论的结果认为,问题核心不在抢救物品的经济价  相似文献   

17.
在入选第22届“湖北新闻奖”的数十篇报纸消息中,5篇作品所报道的新闻事件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组元素,描述和展示这两组元素的“对立”状况,其悖理之处就成了引人注目的“亮点”。借此,消息的价值与个性也就异常鲜明地突现了出来。从这5篇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中,可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提高消息写作的质量,寻求“对立”或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一位同志兴高彩烈地来找我:“小孟,这篇报道看了没有?你看人家写得多好呀!”我接过一瞅,原来是1987年10月11日《河南日报》二版登载的成海、李瑟二人合写的消息《“冒富大叔”吴天喜张贴文明经商告示》,文中不少地方还被这位同志用红笔勾了红道儿。“有眼力!”我不由称赞这位门外汉。其实,我早就被这篇消息吸住了,反复研读之后又把它剪贴到存报册子里。这篇消息报道了镇平县经营清真冷冻厂的个体户吴天喜经营讲信誉,不坑人骗钱的事儿。事情虽平  相似文献   

19.
去年,经我编发的两篇消息刊登以后,读者随即来信揭发说,这两篇消息是照着某报纸上的消息套下来的。我们找来某报一看,果然发现它们神形俱似,如出一辙。这当然不是偶然的巧合。前一篇消息的作者在给编辑部的检查中谈了写作经过:那天,他去驻地市区游览,回来后见同志们对街头见闻有所议论,觉得可以写篇报道。自己见报之心切,又苦于欠缺写作功夫。于是就照报上一篇内容与此事相似的消息,“套”了下来。后一篇消息的  相似文献   

20.
偶然看到一张《文汇报》,上面有篇消息《上海出现第一位“洋菜农”》引起了我的兴趣,这是篇获得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消息。今天细读它,发现在写作上有颇多值得借鉴之处。一看到这篇消息的标题,就吸引读者去读它。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纷纷来中国,或投资建厂办企业,或投资经商搞贸易,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老外”来中国当“菜农”却还是第一次听到,应该说记者独具慧眼,抓到了一条题材新颖的好新闻。尤为可贵的是,作者在体现其新意时,并非是从猎奇的角度上来写,而是通过匠心独运的选材,在刻意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