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文化认同协商理论认为,跨文化交际有八个主要认同领域:文化、民族、性别、个人、角色,面子、关系和符合互动。跨文化认同协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获取自己与他人在这八个认同领域的精确信息,井赢得被理解、被尊重和被支持的满足感,文化认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论文从文化认同协商的意识形态、宗教、思维形式等新视角重新关注并审视奥巴马总统的就职演说辞。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制度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种共生性的关系,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指向对协商民主提出了制度化的诉求。协商民主制度化内涵着协商民主制度本身的建构和制度的认同两个维度,其中,前者是协商民主制度化的首要枢机,后者是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内在保障。针对协商民主存在的程序机制缺乏、制度权威性不足以及缺乏配套政治文化等问题,在协商民主制度化过程中既要进行党内协商、政治协商、行政协商和社会协商的程序性机制的建构,也要通过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增强协商民主制度权威和发挥人民政协的示范效应加强协商民主制度的认同和内化,从而推动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於梨华的近作《彼岸》描写了三代华人女性融入美国社会的历程。与早期作品相比,於梨华对于文化协商和身份认同的看法有明显变化,从寻求中国文化根源转为对中西文化的双重认同。《彼岸》中的跨族婚姻和饮食描写体现了这种新的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   

4.
社会协商意识和行为:新教师社会化进程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教师社会化是关系到教师职业稳定与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是新教师不断对社会境况进行理解和诠释,并与之互动、彼此影响,从而引起内在认知和外在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社会协商意识和行为是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它具有情境性、交互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身份认同协商、社会角色协商以及文化差异协商等.  相似文献   

5.
在多元化的语境下,现代社会存在着日益严重的政治认同危机。为化解现代政治的认同危机,查尔斯.泰勒提出了"承认的政治"的构想,试图通过公共领域的平等对话协商出文化社群自治的形式,从而经由对多元文化的正当承认而获得确实的政治认同。然而,泰勒重建政治认同的一揽子方案也面临重重困境,对个体自由可能带来的束缚、对话的困难和较强的乌托邦色彩,都使其无法成为消弭现代政治认同危机的两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嵌入基层社会治理,本质在于推进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使党获取执政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使民众产生"基于认同的共识"。社会治理新力量的兴起、权威型治理面临的挑战、人民主权的原则、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的要求、协商民主的价值等是协商民主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机理。实现协商民主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围绕民生问题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将协商民主转化为适合群众认知的图式落实到日常政治活动之中,并构建形式多样的协商民主参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Bakhtin对话理论为参考框架,通过对一位小学教师的叙事分析来探讨教师的专业自我认同。研究表明,教师专业自我认同在“学科专家”、“教育专家”和“教学专家”三个维度上均表现为多重声音的混杂,而与此相随的是多重声音之间的持续对话和协商。专业自我认同的对话和协商有助于教师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8.
统一战线视域中,国家认同是自我认同、自体认同和他者认别的统一;国家认同是建立在民族认同、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基础上的价值同构;中国特色国家认同是"两制认同一国"结构;针对中国域内两种不同的病态认同,统一战线工作应采取不同的工作范式.  相似文献   

9.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传到中国,正值中国民主建设刚刚起步之际,许多学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联系起来研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这一命题的提出,其现实意义在于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即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和追求目标,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又为人民民主提供了旺盛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认同可区分为集体身份和价值两个维度,分别回答"我是谁"及"我好恶什么"这两个问题.政治认同是带有政治意涵的认同现象,包括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制度认同、政府认同、政党认同、社会认同等元素,它们共同构成政治认同的谱系.这个谱系以国家认同为核心,根据政治意涵的不同程度而呈现为一种圈层结构.文化认同弥散于各层次的政治认同之中.在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的新形势下,主权国家加强公众政治认同既面临新的契机,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对“教学专业”的一种身份辨识与建构,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不仅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既体现为教师身份社会规约的某种不合理,也体现为教师专业身份的泛化以及教师主动身份建构中的困惑与冲突。身份认同危机的有效化解内在地要求教师在互动与协商中,合理辨识、主动建构多重身份以及身份背后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角色期待等。  相似文献   

12.
个案研究发现,学科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可以概念化为学科认同、教学认同和研究认同。其中,学科认同是基础,教学认同是关键,研究认同是巩固和提升,实践是教学认同和研究认同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是在个人维度和环境维度的博弈和协商的建构主义路径下形成的。近年来师范大学中形成了文理学院模式、教育学院模式、不完全教师教育学院模式和完全教师教育学院模式等教师教育机构组织形式,教育学院模式有利于形成明确和坚定的学科教师教育者认同。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对"教学专业"的一种身份辨识与建构,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不仅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既体现为教师身份社会规约的某种不合理,也体现为教师专业身份的泛化以及教师主动身份建构中的困惑与冲突。身份认同危机的有效化解内在地要求教师在互动与协商中,合理辨识、主动建构多重身份以及身份背后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角色期待等。  相似文献   

14.
关于乡村协商,学者们多以“现代型模”作为参照体系,关注正式制度嵌入和安排在乡村协商运转中的重要性。通过对S村的个案研究,本文发现非正式制度在积极地支持村庄协商的运转,其作用于村庄协商的机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血缘理性民情,塑造出非正式协商结构,带来朴素的“包容协商”格局;二是传统精英认同,塑造出非正式协商权威,带来平等的“精英协商”格局;三是隐形公共约定,塑造出非正式协商规范,带来乡土的“道德协商”格局。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描绘出了一幅由非正式制度而建构出来的具有良好协商秩序和效果的乡土协商画面,同时也表明乡村协商的推进需要注重发掘和利用传统资源,在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寻求到一种良性的混合。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是一种由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协商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目前,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已经进入了协商民主的主流话语阶段。相较于竞争性的选举民主,中国的执政者在价值偏好上更容易接受非竞争性的协商民主。当前中国的公共协商模式主要是公共权威主导的动员协商,虽然它契合了协商民主的精神和价值,但是离规范化的的协商民主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中国公共协商的前景就是要从公共权威主导的动员式协商走向公民主导的对话式协商。  相似文献   

16.
校长是主持和执行学枝管理职能的行政负责人,其教育生命色彩需要不断地丰富.积极的自我暗示、具有人文关怀的认同、主动的参与探讨、有意味的言说将使校长的教育管理生命流光溢彩,并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多元主义和合作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有关利益集团的理论。多元主义利益集团观的核心是对抗性竞争,合作主义利益集团观的核心是协商合作,二者的争论集中于对抗与合作、冲突与秩序。这两种利益集团观对当代中国处理利益群体问题有一定启示,即综合两者的优势,以协商竞争的原则解决利益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与深入,高考改革全面展开,高中教学将更突出立德树人,更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国家认同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也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学生进行国家认同的培育十分重要。教学中通过开展沉浸体验、课堂辩论、协商展示、互动对话等教学活动培育学生国家认同素养,以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协商决策是西方国家一种重要的决策形式。挖掘协商决策的国际经验可以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协商民主制度提供有利借鉴。西方国家协商决策的经验主要有:决策前注重协商主体的自由平等和协商内容的公共性、决策中注重协商民意的理性表达和协商过程的公开、决策后注重协商成果的制度规范和立法。  相似文献   

20.
边疆治理视野中的认同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边疆地区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民族认同,同时也形成并保持着对国家的认同.在边疆地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两种认同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国家认同在两种认同关系中的地位问题,是典型的边疆问题.因此,在边疆治理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两种认同的关系,尤其是要维护和巩固国家认同的优先地位.这就是边疆治理中的认同整合.认同整合的关键是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立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稳定和统一的认同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