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保军 《新闻大学》2020,(1):40-52,126
有机真实,不是简单的新闻真实类型,而是在新兴媒介环境中观察分析新闻生产、新闻真实的一种新观念、新视野,它意味着真实观念的变革,更意味着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新闻真实实现的主体方式、媒介方式、符号方式、文本方式及其背后思维方式正在发生变革。有机真实的实质,是说新闻真实是在不同报道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过程中呈现的真实,有机真实是在不同媒介方式、符号方式、文本方式有机互动中呈现的真实。就当下来说,尽管有机真实的实现有赖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信息的公开程度,有赖于职业新闻生产的透明度和公开度,也有赖于社会公众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群体参与新闻生产传播的热情与水平,但最要紧的是,专业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职业新闻工作者应该承担自身的应尽职责,在新兴媒介环境中重建自身的权威性、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必须真实。新闻真实主要包括这样几层意思:第一,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要真实可靠;第二,新闻反映的客观事实,包括事情发生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语言和动作、原因和  相似文献   

3.
王学孟 《青年记者》2012,(23):92-93
如何把握新闻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问题所在。以下就笔者的实践经验,阐述一下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一、坚持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是取信于民的根本所在。新闻真实性要求新闻事实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因果等都必须真实、准确。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条件、过程、  相似文献   

4.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素;真实,也是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但随着社会环境、媒体竞争环境的变化,新闻界虚假新闻,或者说是夸大其辞的报道,并未就此销声匿迹。那么,作为工作在新闻战线上的一名记者,就应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5.
一提高对一手新闻信息的辩证分析能力 辩证分析能力,通常是指媒体编辑判断新闻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全面、公正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新闻必须具有真实等特质,这是社会对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政治、商业、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等种种原因,大量不真实、不客观的新闻充斥在信息环境中.  相似文献   

6.
在学者们已经指出从实践出发探讨新闻真实问题的方向上,尝试对新闻真实实践理论进行探索。结合对数字时代信息环境和社会科学领域实践理论的分析,文章提出,新闻真实实践是“制度化新闻业”的多元行动者在不同信息环境中进行的,被时间性和事实性约束的,履行新闻业公开、真实叙述现实世界之责任的综合行动。新闻真实实践理论是支撑数字时代的新闻系统持续运行下去的认知机制,并在新闻判断、信息获取和处理、符号与形式安排以及关系实践的复杂新闻活动过程中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7.
杨保军 《新闻界》2020,(4):35-42,5
新闻真实始终是新闻实践中、新闻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整体真实与具体真实是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其中,理论上较难理解的、实践中较难实现的是新闻的整体真实。整体真实,既是一种新闻真实观,同时也是新闻真实实现的方法论。新闻的整体真实,不是传统上所理解的关于目标报道领域全部事实的真实报道,而是新闻意义上的整体真实,宏观上是指新闻要呈现出目标报道领域新闻事实的整体图景,微观上是指具体新闻要反映具体新闻事实的整体面目。实现新闻的整体真实,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方法,需要客观、全面反映目标报道领域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新闻事实,需要新兴媒介环境中所有相关新闻传播主体间的有机互动,需要形成针对复杂新闻事实的过程性报道机制。自然,更需要国家提供相关法律政策的有效保障,需要社会创造实现新闻整体真实的宽松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闻的真实性与新闻本质的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 《新闻知识》2002,(1):33-3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但如何在理论上正确评价新闻的真实性,并在实践中运用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近年来在新闻界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确保新闻本质真实的前提新闻报道应该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者共同遵守的准则,也是新闻的生命力和魅力所在。没有新闻的真实性就谈不上新闻本质的真实,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是确保新闻本质真实的前提。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过程及原因五大要素写新闻,只有报道内容与事实的本来面貌相符,与当时产生的新闻的条件状况相符,新闻才能真实…  相似文献   

9.
张瑜 《今传媒》2011,(8):141-142
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但无论从理论、操作还是市场层面上讲,新闻都必然蕴含着一种美学的属性。从形式美学方面主要是围绕感官所形成的明晰感、冲击感、立体感,而从内在美学方面则是由围绕着真实所生发出的客观美、道德美和人文美三个方面组成。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媒体环境中,新闻不仅需要真实,更需要凸显它的美学属性。  相似文献   

10.
张瑜 《报刊之友》2011,(8):141-142
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但无论从理论、操作还是市场层面上讲,新闻都必然蕴含着一种美学的属性。从形式美学方面主要是围绕感官所形成的明晰感、冲击感、立体感,而从内在美学方面则是由围绕着真实所生发出的客观美、道德美和人文美三个方面组成。在当下的社会环境和媒体环境中,新闻不仅需要真实,更需要凸显它的美学属性。  相似文献   

11.
新闻真实是新闻领域的基本问题,新闻真实的实现是新闻活动中具有全局意义的问题,报道真实的实现则是新闻传播中的关键问题.新兴技术造成的新的媒介生态结构、新的媒介环境,使得报道真实的实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现象、新问题.大众化、公共化多元新闻传播主体的形成,促使新闻真实实现的观念与真实实现的方式都在发生结构性的变革.本文将对这种结构性的变化及其影响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诉讼中,新闻真实与否成为判断新闻报道是否侵权的重要依据。司法界对新闻真实的考察,集中于事实的"有没有"和"准不准"。新闻界对新闻诉讼中新闻真实的认识存在种种误解。实际上,新闻诉讼中的新闻真实首先应是新闻理论范畴中的问题,其次才涉及法律范畴上的界定。  相似文献   

13.
发达的网络、数字传播技术造就了新媒体时代,便捷的信息服务为社会带了极大的方便,与此同时新闻真正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所遇到的挑战,包括过度追求时效性,忽略新闻真实;过度看中点击率,缺乏求真精神;网络监管困难,失实信息频频出现;少数商业利益集团故意炒作新闻,引发关注.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认为新闻从业者一方面要重视政策素养,尊重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素养,坚守新闻真实.  相似文献   

14.
新闻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所在,这一观点已成为了新闻工作必须恪守的金科玉律。新闻真实是新闻与生俱来的特质,也是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根本特点。新闻真实依附于新闻媒介的产品当中。新闻事实既是新闻媒体的最终产品也是新闻媒体与受众联通的桥梁。但是真实本身并没有一个适用于各领域的解释,新闻真实是新闻范畴内对真实的理解,现有的新闻真实严格的说是新闻传播者的真实,是新闻传播链上的第一真实。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真实性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秀 《新闻世界》2013,(9):300-301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当今的新闻传播环境复杂多变,网络传播的便捷快速,把关人角色弱化以及监管的缺乏,网络虚假新闻泛滥,对坚持新闻真实、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写时,有必要了解何为新闻真实,何为法律真实。当二者发生碰撞时,如何尽量避免侵权事件发生。每个新闻工作者所学的第一课都是新闻必须真实,新闻真实首先要求事实真实,采访中要得到真实的信息,从而产生新闻的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法律真实是在法庭调查时,法官根据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出具的证据查明本案事实,这种查明的事实即法律真实。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证据方面存在的问题,法律真实与事实真相是相悖的,分裂的。因此在新闻侵权官司中,在法庭上通常会出现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激烈碰撞,被告可能面临着证据不足甚至拿不出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1月23日,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各省区市视频会议,动员部署开展"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坚守新闻真实的生命线,杜绝虚假报道的产生传播。坚持新闻真实,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近年来,虚假新闻仍然屡禁不绝,时有反弹,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应强烈。本刊编发的这组文章分析了在新的传播环境下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探讨杜绝虚假新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旨在共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切实肩负起媒体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新闻真实是新闻的根本要求,但是,如何做到新闻真实却存在很多争论。西方信奉的新闻专业主义有其值得学习的优势,但是,也很难从根本上做到新闻真实。李玮博士的《新闻符号学》从新闻符号学角度的探索,颇具有新意,对于理性看待新闻真实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由客体之真到符号之真,直至最终受众的认知之真,符号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在此过程存在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感与真实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新闻三昧》2005,(9):1-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对于全体新闻工作而言,只有时刻守护社会良心的底线,毫不动摇地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虚假新闻,才能切实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为社会公众营造出更加信赖和放心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特殊的时代环境和自身的新闻实践是石西民新闻思想形塑的主要因素.他提出新闻工作要坚持新闻真实、党性原则和群众立场,要讲求舆论引导艺术并重视实际效果,以及要注重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队伍建设等思想,始终贯穿其新闻实践活动.解析这些思想对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不乏启迪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