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缄默知识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知识。在人类的整个知识世界中,缄默知识要比显性知识显得更为根本。教师教育活动中存在大量的缄默知识,但是在具体的教师教育活动中大量的缄默知识往往被忽视,这也是导致教师教育活动低效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缄默知识理论,要实现教师教育效率的提高,我们必须实现缄默知识与外显知识的协同,必须重新审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知识理论中,人们将那种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或“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将那种能够明确反思和陈述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认识和理解教育教弓生活中的缄默知识是整个军校教育教学目的得以真正实现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教员整个教育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或环节。从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角度来看,当前军校教育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正>缄默知识理论主要是由英国思想家与物理学家波兰尼提出的,其认为人类具有两种知识,一种为显性知识,一种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知识类型,是所有显性知识的根源,显性知识的不断增加、理解与应用均要依靠缄默知识。现阶段,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研究中,缄默知识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缄默知识理论的分析,阐述其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应用。一、缄默知识理论概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一直注重传授显性知识,对缄默知识研究较少,有关其教育问题涉及不多,那么,缄默知识作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应如何实施教育呢?本文正是针对我国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从缄默知识角度出发,探索教育模式,以期扩展当前教育实践的理论视野和知识基础,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缄默知识理论打破了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哲学观对人类知识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的迷信,为新型知识观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对于重构教学与学习的理念以及方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思想教育的经验和技巧是教育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缄默知识和缄默认知模式的显性表达,它们较理论与权威显得更有实效;科学对待教师权威,带领学生将思想教育向生活实践回归,有利于缄默知识显性化,这是提高思想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育是以数学为载体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这个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潜在的、缄默的,是一个趋之弥高的教育境界。因此,数学教育的内容就不应局限于书本上的显性知识,而要充分地把握和体会数学缄默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将缄默知识作为数学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7.
教育显性知识理论与教育实践行为相脱节的问题是困扰教师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教育学术界迄今未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本文尝试以缄默知识的视角出发,分析这一现象,并由此反思现行的高师教育模式.提出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8.
缄默知识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期以来,人们受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纯粹客观的科学知识观支配,把教育活动中的知识狭隘的理解为显性的课程知识,没有意识到和自觉应用缄默知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为了提高创新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引入当代知识理论,尤其是缄知识理论,来认识和规范教育的内涵,实施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缄默知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缄默知识主要在实践中传播,它对实践教学具有双重作用。为此在教学评价中应重视对学生相关缄默知识的评价和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应重新审视实践教学的价值,重视缄默教育,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亦即显性与缄性教育的互补与衔接。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分裂的现象,此种现象在成人教育教师培养中也不例外。这使他们既不能有效利用自身的缄默知识,又不能借助于显性知识修正自己的缄默知识以提高其水平。本文对缄默知识做简要介绍,并对缄默知识视域下的成人教育教师培养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使成人教育教师的缄默知识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实现了教育的规模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然而它并未突破传统教育知识传授模式的局限,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应当从"机器教人"向"人机共生"的知识创造性发展。"人机学习共生体"这一后人工智能教育时代的学习形态,是在分析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和学习者角色演变的基础上,以经验之塔理论和知识创造螺旋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后人工智能教育时代人机共生的学习形态,即在学习者的客体观、主体观、主体间、共生观和他者观等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连续统样态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人机学习共生体围绕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形成了学习者与智能体的共生关系,通过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和内在化等知识转化过程,持继促进知识创造。人机共生学习是学习者、智能体和教师所构成的以知识共生为核心的学习过程。未来人机学习共生体的实现,需要解决智能体的主体性技术、学习绩效支持以及学习模式创设等挑战。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tension between subject knowledge and pedagogic content knowledge in primary teacher education. It documents students and in-service teachers learning about forc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floating and sinking. In doing so it describes not only significant features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itself but also examines subject specific aspects of learning, identifying some of the inherent difficulties for learners within this domain and demonstrating how learners construct links between tacit knowledge and abstract scientific notion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in the classroom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学虽被认证为MPA教育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其在教学内容及授课技巧方面都存在大量隐性知识,由此造成了MPA案例教学普及难的问题。从知识管理理论出发,论证了通过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和内在化等四大知识转换过程,使隐性知识外显化的可能性,并认为个人层面的反思式教学日志和组织层面的案例教学共同体都有助于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成为MPA案例教学普及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4.
默会知识理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理论界的一种知识论、认识论。文章概述了默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把默会知识理论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讨论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言能力与默会知识的关系,探讨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意义:第二语言的传授者和学习者都应该高度重视默会知识:默会认识和外显指导协同作用,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凸显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认识者”。  相似文献   

15.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education involves focusing up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upon explicit instruc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of the tacit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 are essential if learners are to become enculturated into a new habitus. Sociological insight into these processes can come from research on conventional educational settings, but is greater when unfamiliar, settings are studied. This paper focuses upon a pedagogic setting of an unconventional kind – a martial art, capoeira.  相似文献   

16.
自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系统如何从无序走向有序,这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很有启示。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自组织特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开放性、教学系统的非线性、学习者内部的协同性、学生能力形成的涨落性。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措施主要有:开放性的教学系统培养创造性人才、激发学生系统内部协同性学习、非线性的教学改革、发挥"涨落性"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姚敏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9-111
默会知识论的相关观点给英语教学诸多有益的启示。借鉴默会知识的内涵和特征及英语语言知识的特点,对英语的默会知识进行了合理的分类,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默会知识,切实加强英语教学,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并重的课程。在该课程学习中,学习者一方面要了解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同时还要掌握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该课程学习来提高学习者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培养其成为具有适应信息时代从教能力的师范人才。针对目前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专业-素养-实践"三维结构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从目标、内容、策略、媒体和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并对实验教改的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