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蒋骁飞 《知识窗》2014,(1):59-59
丁肇中曾给南航师生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他回答:“不知道。”又有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他又回答:“不知道。”有学生又问:  相似文献   

2.
禹正平 《知识窗》2013,(11):61-61
一天晚上.河南省封丘县曹冈乡一间屋子内.几个要好的朋友在一起玩扑克牌。他们兴致勃勃地玩着.突然停电了.屋里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这时,该出牌的刘朝行似乎并没注意到已停电.从手中十多张扑克中抽出一张.“嗵”地一声放到桌子上。伙伴们觉得奇怪.问:“你能看得见吗?”刘朝行疑惑地说:“怎么看不见,这不是很亮吗?”大伙儿有些不相信他的话.有人拿了一张报纸给他看.他竞然能比较流畅地读出来。  相似文献   

3.
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琦 《今日科苑》2005,(11):50-50
人们经常会问:“为什么我会得高血压?”,“高血压是遗传的吗?”,“抽烟会得高血压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归根到底,大家不明白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4.
吉姆·沃尔芬森1995年担任世界银行行长,一上任就有记者问他:“听说你上大学时,门门功课都不及格,现在怎么能当上行长呢?”他听后并没有恼,也没有难堪,而是说:“我问你,你没学过击剑,你敢去参加比赛吗?”记者害怕地回答说:“那不是自寻死路吗?我是不敢。”“我敢,我就是敢于冒险,并且善于冒险,所以当了行长。”  相似文献   

5.
痛苦是盐     
寺院的徒弟向禅师抱怨生活的苦楚。禅师让徒弟拿来一袋盐。他在一杯水里放了一把盐,然后让徒弟喝。“怎么样?好喝吗?”禅师问。“很难喝。”徒弟急忙把口中的盐水吐了出来。禅师领着徒弟来到湖边,将同样一把盐撒进湖中,对徒弟说:“你再尝尝湖水好不好喝。”徒弟从湖中取了一些水尝了尝。禅师问:“怎么样?好喝吗?”徒弟回答:“味道不错。”  相似文献   

6.
《知识窗》2013,(5):56-56
如果一群人坐在屋子里.这时一个陌生人走进来.他会径直向谁询问:“请问厕所在哪里?”答案是:有着“厕所脸”的人。“厕所脸”能让陌生人产生亲近感.而初次见面的印象往往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那么.你也有张“厕所脸”吗?  相似文献   

7.
一位久居巴黎的华人,姓蔡,绰号“老巴黎”。他问我:“你在巴黎也住了不少天,能说出巴黎哪几样东西多吗?”  相似文献   

8.
汪劲武 《百科知识》2007,(3X):36-37
我们批评一个人好吃懒做时,常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最早见于《论语》。2400多年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孔子的弟子之一)掉队落在后面,遇见一位老农,就问:“你看见孔夫子了吗?”老农答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夫子?”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告别了土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面对“五谷不分”的指责,大概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吧。  相似文献   

9.
妙审窃贼     
韩玉乐 《知识窗》2007,(1):32-32,9
“摩恩探长一上班,手下的警员告诉他:“刚才珠宝店的防盗警报器响了,我们赶过去,抓到了3个嫌疑犯,根据现场勘察,其中有一个是盗窃犯。可是其中两个人都不承认是盗贼。”探长问:“那么还有一个人呢?”警员说:“他是个哑巴,叽里咕噜不知道在讲什么。”  相似文献   

10.
庞启帆 《知识窗》2014,(21):10-10
周一,上午十点半,本·恩迪克的求职面试已经进入尾声。这时,面试官问他:“恩迪克先生,你可以给我讲讲你的故事吗?”恩迪克顿时不知所措。因为他的脑子里有数不清的信息供他选择,他一时不知道到底应加工润色哪一个。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候政治家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会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想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两头蛇呢?古代关…  相似文献   

12.
忽略黑点     
在非洲加纳的库马西寄宿学校,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青年罗尼问他的爷爷格拉:“您90高龄了,为什么还乐观向上、活力四射呢?我虽然很年轻,但却感到身心疲惫。爷爷您有活力秘笈吗?我能像您一样充满乐观与活力吗?”  相似文献   

14.
识趣     
《知识窗》2013,(2):33-33
宿舍,伙儿特爱咬指甲,一同学问:“你天天咬指甲.从来部不用指甲刀吧?”那小伙子特自豪地答曰:“我从小到大就不知道指甲刀是啥!”我纳闷地问他:“你的脚趾甲是怎么解决的7”  相似文献   

15.
如果你能赶上一束光的话,它看起来会像什么样呢?你会看见一个静止的波冻结在时间中吗? 这是一个小孩子提出的问题,他的教师们没有人能回答。那些教师都讨厌这个爱提傻呼呼的问题的孩子,称他为“愚蠢的梦想家”,甚至有的教师要把他赶出课堂。 但这个问题却使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最后的结果是他给我们人类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宇宙世界,并从此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 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从小就喜欢提别人看来蠢不可及的问题的人,就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天才的本质在于他的好奇心,在于他对科学奥秘不知疲倦的思索。 人类的好奇心始终是人类解答科学之谜的动力源泉。“宇宙到底有多大?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天之外还有天吗?”科学家为解开这些科学之谜费尽了心血,但需要解答的科学之谜仍然无穷无尽。今天的成年人几乎不会有人过问一些有关宇宙和自然的问题,但是,一些天真无邪而又好奇的孩子子们仍然不断地会问那些成年人看来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问题:宇宙大爆炸以前是什么?茫茫宇宙还有别的生命存在吗?恐龙还会出现吗?神秘的幽灵真的存在吗?…… 我们身处的世界既简单又复杂,像个亲切和蔼又渊博深沉的学者,它的外表显得平易随和...  相似文献   

16.
创造短笛     
创造短笛骄杨卢瑟福的批评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在担任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有一天深夜,他去实验室检查,猛然发现一个学生还在那里做实验。卢瑟福便问他:“你上午干什么去了?”他回答:“做实验。”又问:“下午呢?”“做实验、”这时卢瑟福提高了嗓门:...  相似文献   

17.
杀“妻”     
“您打算杀掉妻子吗?”坐在写字台后的黑发人问。 “是的,不……不全这样,我只是想……” “姓名?” “是她的还是我的?”  相似文献   

18.
笑场     
《知识窗》2014,(9):33-33
会功夫 外国人问我:“中国的80后、90后还会功夫吗?”我说:“那当然,内力、暗器什么的不提,功夫里面最深的一门叫点穴,我们都会。”外国人表示怀疑,于是,我立马练了几手给他看:揉天阴穴,挤按睛明穴,揉四白穴,最后还有个大招:按太阳穴轮刮眼眶。  相似文献   

19.
徐德勤 《百科知识》2007,(1S):20-20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美国电影。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科学家根据在考古发现中提取的恐龙基因,通过生物技术“复活”了恐龙。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现实中,这是有可能的吗?生物技术能够使得人们重新看到活生生的史前巨兽吗?  相似文献   

20.
竹韵 《知识窗》2007,(7):8-9
一个青年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劲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