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以清末三次变革中规模最巨,影响最大的清末新政为主题,在近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认为清末新政是近代中国社会以生产和交换方式的新旧转换为载体的近代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它是由洋务派官僚和维新派人士共同参加的,具有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变法运动,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其失败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章中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传统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近代中国社会工业化历史,政治,法律制度以及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等许多重大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的留日学生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末民初是中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的高潮时期,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培育了新生的力量,留日学生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推动了晚清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三是掀起了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四是推动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五是对民国以后中国政治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敏 《中学文科》2006,(11):86-8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历史车轮前进的动力。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人们的革命任务也不同,现将近现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演变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目标与发展模式是中国社会发展必须搞清楚的一个基本问题,邓小平在确定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发展目标之后,构建了“以改革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本文在阐述邓小平这一发展模式基本思想的同时,对毛泽东、邓小平这方面思想进行了深入比较,这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启示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清末民初女子教育发展的演变历程。作者认为,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热情支持、社会观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以及先进妇女的积极努力,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比清朝末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由于传统的积弊太深,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不可避免地仍然存在着许多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现代国家的社会职能随着国家对社会的管理、监控与服务的发展而空前扩展,而国家的政治职能则更为巧妙地隐藏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之后;经济全球化对国家先例其职能带来了严重挑战,但它并不能导致民族国家的消亡。探求国家职能的发展演变,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晚年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经济化落后的东方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吸收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设想。邓小平真正领会和把握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精神实质,他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时代新特点出发,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为当代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发燕尾服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特殊历史阶段的更迭和过渡时期,必然有社会伦理思想的激荡与演变。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史上特殊的历史过渡时期,国家危机、民族危机、政治经济的社会危机错综复杂,其时社会伦理的变化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以严复、梁启超、蔡元培为代表的进步人士的社会伦理思想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伦理、价值取向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宪政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与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勃兴密不可分。它以西方宪政模式为旨归,是中国近代社会各种现代化思潮的一分子。李大钊的宪政思想是同清末民初宪政思潮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宪政思想的萌芽、发展和转变深受当时宪政思潮的影响,可以说,李大钊宪政思想的发展历史在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末民初宪政思潮演变的历史面相。  相似文献   

10.
妇女是创造和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妇女的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进入小康社会,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男女平等、和谐发展,并获得女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妇女只有抓住机会、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宏观角度,应用资料整理和调查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和当代各种代表国家意志和国家考试控制社会冲突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从多学科角度重点探讨了国家考试在解决中国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结论是:中国国家考试从古至今一直在扮演着缓解社会冲突的重要角色;国家考试是中国控制社会稳定独特的,重要的政治手段,也是中国社会缓解各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的较好选择之一,这是我们认识国家考试与社会和政治关系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进一步改革中国考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遵循社会发展模式的一般特征和相关因素,从内源性、自主性、动态性原则出发,科学合理地对待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的优势与难题,从三个维度上选择与设计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模式,即:在发展目标上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明”的国家,在现代化的推进形式上选择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在现代化所实现的社会转变上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发展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3.
社会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发展过程,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这一过程。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一是兵工洋务时期,二是政经西化时期,三是权威危机时期,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确立和探索时期,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我国在150多年的现代化过程中,几经探索,走过了一有难而曲折的道路,并最终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体系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展演变的因素中,除了社会结构、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外,还包括政治文化主体构成、发展演变历史以及地域文化等因素,由此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政治亚文化。各种政治亚文化相互组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体系。各种亚文化之间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发展观是江泽民同志在反映时代精神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对发展理论作出的新贡献。它拓宽了发展观的新视野,开辟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江泽民发展观体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往何处去?中国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当前,不少重要领域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对此,针对十七大报告中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内容,笔者就社会普遍关注的八大热点问题在未来五年发展演变的基本走势进行前瞻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论清末警察与直隶、京师等地的社会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警察在直隶、北京等地的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了复杂的角色。清末警察既是近代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表征,又是近代城市文明的构件,同时也影响并引导着近代城市文明的发展。此外他们还通过开警智、开民智等方式积极投入到清末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中,对于文化知识的普及和近代文明的扩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社会机制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循环经济的社会发展机制建构包括:宏观调控机制的建构、激励驱动机制的建构、社会参与机制的建构等。  相似文献   

19.
国民政府时期新地方精英阶层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清时期,士绅在地方公益,治安保卫,教育教化,民事调解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能。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将政权体制向农村社会深入,任用在籍离职官员和清末以来地方自治机关中的新官绅担任公职,因此而形成了新的地方精英阶层。新地方精英依托国家行政参与和主导地方公共事务。同时也构成一种超越国家行政的社会势力。  相似文献   

20.
近现代科学课程的建立和发展,在西方经历了新人文主义、近代科学、现代科学课程这一演变轨迹;在中国也经历了西学东渐、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科学启蒙、初步形成和全面建立的时期,并形成了从格致到科学,从知识到方法,从科学到社会等特点。当代科学课程发展进一步完善和深入,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的合理配置和课程编制程序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