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女士们、先生们、档案界的同行们: 今天在中国北京召开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成立会议。这是东亚地区档案界的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国际档案理事会秘书长凯斯凯姆蒂先生光临并指导我们的会议,我感到特别高兴。东亚地区分会的成立,对于加强这个地区档案工作和档案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繁荣与发展档案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谨代表中国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对东亚地区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凯斯凯姆蒂先生的光临,对东亚各国和地区代表们应邀来京,共同探讨我们这个  相似文献   

2.
国际档案理事会秘书长凯斯凯姆蒂先生视察北京市档案馆凯斯凯姆蒂先生对北京市政府给予档案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表示赞赏。他高兴地说:对北京市档案馆的落成,我表示衷心的祝贺。希望北京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在这优美的环境里心情舒畅地工作。感谢你们对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  相似文献   

3.
遥祝百期     
欣悉《北京档案》出刊100期,可喜可贺!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档案期刊欣欣向荣.在林林总总的档案期刊中,对《北京档案》我却情有独钟.真的,我爱《北京档案》.这不是我对《北京档案》有什么偏爱,而是《北京档案》确是越办越好,每期都很有看头.《北京档案》栏目设置越来越成熟;"精品"文章越来越多;装帧越来越精美.  相似文献   

4.
协调与发展──国际档案理事会执行主席凯斯凯姆蒂谈理事会1992年后在欧洲的任务中国人民大学潇雨译1989年以来,欧洲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化。对各国档案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国际性档案组织也深受冲击。国际档案理事会执行主任查尔斯·凯斯凯姆蒂先生在国际档案人...  相似文献   

5.
《北京档案》在1996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后,蒙编辑部的惠赠,每月我都能非常准时地收到一本,这使我非常感动,由此也使我对《北京档案》多了一份特别的感情.《北京档案》成了我案头常读的一本杂志,朝夕相见的老朋友.我读《北京档案》,理解了《北京档案》,在《北京档案》杂志上我看到了她的一种特殊魅力.  相似文献   

6.
在欢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北京档案》出版200期这值得纪念的时刻.我是《北京档案》多年来的热心读者与作者,我为《北京档案》出版200期而自豪,并表示热烈地祝贺!  相似文献   

7.
法国瑞士之行姜之茂拜访国际档案界知名人士在欧圳期间,我们代表团有幸拜访了三位国际档案界知名人士,即:国际档案理事会秘书长凯斯凯姆蒂先生,国际档案理事会执行主席、瑞士联邦档案馆馆氏格拉夫先生,法国国家档案管理总局局长布郎登贝格先生。11月23日下午,我...  相似文献   

8.
给《北京档案》的朋友们车丹军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北京档案》创刊已十年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京档案》从蹒珊学步到逐渐成熟,其间几经沧桑几经磨练。我曾在《北京档案》做编辑6年,现在虽已离开了,但心里依然挂记着《北京档案》,挂记着《北京档案》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9.
遇见老K     
遇见老K李炼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期间,我有幸能够陪同外宾参观通县档案馆、游览橡胶坝。讲解北京市档案事业成就展……其中最今我难忘的是遇见老K(凯)──凯斯凯姆蒂。9月4日,正当我为接待完一百多位外宾参观市档案馆而感到高兴、轻松之时,忽然接到通知,第二天...  相似文献   

10.
当我拿到上一期《北京档案》杂志的时候,不经意间突然发现这是她的总第199期,下一期就是她的200期了.作为《北京档案》的老朋友,作为《北京档案》的老读者,我由衷地为她的成长而高兴,由衷地向她祝贺.  相似文献   

11.
满意──我看《北京档案》编辑同志:去年在为单位办理订阅1996年档案杂志业务时,在1995年第4期《档案学研究》上看到《北京档案》的征订启事,因其上有1996年的《北京档案》改为月刊,并在第2期上举办“'96京大杯档案工作知识大奖赛”等语,这在国内现...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档案理事会秘书长凯斯凯姆蒂先生的积极支持下,由国家档案局筹备的国际档案理事会东亚地区分会,于1993年7月7日至10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是东亚地区档案工作者的一件盛事,对发展该地区的档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加这次成立会议的,有来自中国、日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澳门、蒙古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14名代表和8名观察员。  相似文献   

13.
我感觉,《北京档案》这些年总的来看,是上升的趋势.我这些年不怎么教书了,可还有不少的学生经常问我这个问题呀、那类文章的,所以我还经常看些档案报刊什么的.我是比较愿意看《北京档案》的,我过去给研究生开的参考书目里面,选自《北京档案》上的文章比例相对来说比较大,这个刊物确实办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14.
5月10日,应国家档案局邀请来我国进行工作访问的国际档案理事会执行主任凯斯凯姆蒂先生,在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张成良、办公室副主任张义顺、北京市档案局局长王国华等同志陪同下,参观了房山区档案馆。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市档案局王国华局长向凯斯凯姆蒂先生转达了北京市市长陈希同的问候,并代表市长欢迎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1996年在北京召开。他告诉客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北京市筹备国际会议的条件不断完善,能力有所增强,这已为近年来的事实所证明。目前,我国正在申请主办2000年的奥运会,不管申  相似文献   

15.
《北京档案》有特色浙江海尔曼斯集团公司章惠民最近,朋友送给我几份《北京档案》,仔细拜读,觉得很有味道,深受启迪和教育。《北京档案》办得有特色,又有新意。贵刊所设的《每期评论》、《学者纵笔》、《理论探讨》、《热点问题讨论》、《工作研究》、《档案业务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北京档案》的时效性叫好杨玉昆我要为《北京档案》的时效性叫好,因为她以最快速度在第七期上刊登了由江泽民主席签署的经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这标志着改月刊后的《北京档案》在新闻的时效性上有了新的突破。众所周知,刊物从发稿、编校、付印到发行,...  相似文献   

17.
陶陶 《历史档案》2020,(3):8-27
1903年7月,寓于上海租界的《苏报》连续刊登《读〈革命军〉》《序〈革命军〉》等文章,同时报道各地学生爱国运动,抨击清政府,宣传民主革命思想,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清政府极度不满,遂与租界工部局密商,查封《苏报》,拘捕了章太炎、邹容等人,酿成《苏报》案,震动全国。由于《苏报》系日侨注册开办,围绕《苏报》案审理、引渡涉案人员等事情,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驻北京公使内田康哉、外务部大臣小村寿太郎涉身其中,频繁文电往来。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有《苏报》专案档案,题名为:上海ニ於ケル清国革命煽動者捕縛ノ件(中文译名:上海租界的煽动革命者逮捕事件)。档案所涉时限为1903年7月16日至1904年5月24日。共106页,含67件档案。其中日文档案19件,主要为事件进程的连续详尽报告;附件的中、日、美上海领事团、北京公使团的外交照会等文件或上海租界的英文、日文剪报,包括中文档案15件、英文档案5件、法文档案2件。另有英文档案20件,法文档案6件,是简短的外交请示、外交训令、紧急通报、要点汇报等。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网站(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http://www.jacar.go.jp)已开放公布此档案。2013年,重庆出版社出版《邹容与苏报案档案史料汇编》一书,影印出版了上述档案。兹选译其中部分档案,为此档案史料在国内的首译,将有助于《苏报》案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陶陶 《历史档案》2020,(2):33-52
1903年7月,寓于上海租界的《苏报》连续刊登《读〈革命军〉》《序〈革命军〉》等文章,同时报道各地学生爱国运动,抨击清政府,宣传民主革命思想,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清政府极度不满,遂与租界工部局密商,查封《苏报》,拘捕了章太炎、邹容等人,酿成《苏报》案,震动全国。由于《苏报》系日侨注册开办,围绕《苏报》案审理、引渡涉案人员等事情,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驻北京公使内田康哉、外务部大臣小村寿太郎涉身其中,频繁文电往来。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藏有《苏报》专案档案,题名为:上海ニ於ケル清国革命煽動者捕縛ノ件(中文译名:上海租界的煽动革命者逮捕事件)。档案所涉时限为1903年7月16日至1904年5月24日。共106页,含67件档案。其中日文档案19件,主要为事件进程的连续详尽报告;附件的中、日、美上海领事团、北京公使团的外交照会等文件或上海租界的英文、日文剪报,包括中文档案15件,英文档案5件,法文档案2件。另有英文档案20件,法文档案6件,是简短的外交请示、外交训令、紧急通报、要点汇报等。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网站(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http://www.jacar.go.jp)已开放公布此档案。2013年,重庆出版社出版《邹容与苏报案档案史料汇编》一书,影印出版了上述档案。兹选译其中部分档案,为此档案史料在国内的首译,将有助于《苏报》案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最早接触《北京档案》是1994年,感觉不错.而真正给我深刻的印象却是1996年改为月刊的时候.几年来,《北京档案》成了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0.
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愿与《北京档案》一起成长吴小珊十年前,筹办《北京档案》的几位同志约我写写从事档案工作的体会,友情浓浓,欣然从命。于是,拙作《从郎平的训练档案说起》在试刊上发表。十年里,不知不觉成了《北京档案》编辑部的死党同仁。寒来暑往,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