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2年前的5月1日,《东方时空》栏目的开播宣布了中国从此有了早间新闻,12年过去了,新闻频道在同一天开播了,它的播出又宣布了中国从此有了播出新闻的专业频道。这两个值得载入中国新闻史的历史事件,一直令一个人激动并骄傲着,同时也使全国电视观众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就是《东方时空》的参与创办兼《东方之子》的第一位主持人,新闻频道两个重点栏目《中国周刊》和《新闻会客厅》的制片人白岩松。  相似文献   

2.
自2020年1月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中国近年来最为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中国第一家全数字英文媒体"第六声"(Sixth Tone)上线逾4年来所报道的最为沉重复杂的新闻事件。从1月20日晚钟南山院士在中央电视台宣布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的那一刻起,"第六声"便进入了"战时状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布新闻、特写及评论,让国际读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疫情客观而全面的信息。在这一新闻生产的过程中,"第六声"努力克服了人手不足的困难。从人员规模来说,"第六声"的新闻团队是一支堪称"迷你"的队伍,文字记者与编辑的总数不超过20人,整个视觉团队也不到10人。  相似文献   

3.
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从事件烈度上讲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的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不过在这次事件中,我们经受住了考验,新闻发布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如果说2003年的非典促进了新闻发布制度的大规模推进,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则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新闻发布制度初步成型。总结这次新闻发布的得与失,评估新闻发布的未来发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1月5日,中国新闻发言人论坛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召开,80多位新闻发言人、相关专家学者和媒体人齐聚浦东,就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建设、作用功能、职业要求、工作经验等议题进行研讨。这是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三十多年来的第一次,意义重大。以这一事件为契机,对当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总结和探讨,非常必要。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进入了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新时期,如何看待发言人制度取得  相似文献   

5.
外宣图书有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中国人的故事。因为,人物的命运和经历能触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海外受众能够从中挖掘社会的更广泛的信息。所以,给“老外”讲中国人的故事这一活题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6.
人咬狗之后     
某地发生了一起人咬狗事件。这可是大大的新闻,一向奉行“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各大报社、电视台老总纷纷指示:一定要将这一新闻做大做足做透!于是围绕这一事件进行了一系列持续炒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元年2015年新年伊始,关于智库的重要新闻事件频频出现。1月12日,上海社科院通过主观的业内投票方式,公布了过去一年的中国智库排行榜。1月15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下属的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与国新办下属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联合发布了《2014中国智库影响力报告》,以客观数据衡量的方式,按照决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等几个指标,界定了中国智库的影响力,在国内引起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冷门迭出,时效性可以说是新闻媒体的第一生命,抢到了新闻,就赢得了主动。周刊不能像报纸和电视那样,每天甚至每时每刻追踪事件的发展变化,但却可以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进行观察,有时间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作出分析,从而使事件的报道更完整、更充分。读者对事件的感知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来完成,但有一定数量的读者更希望得到有关这一事件清晰的、有前后关连的、带分析综述的报道。《北京周报》西文版今年第5期、其他文版第6期刊登的吴剑平撰写的《中国支持危地马拉的和平进程》一文,在宣传上是一个成功,恰好体现了上述优势。本刊全文登载这篇文章,并特约了吴剑平撰文谈谈编写该文的过程,一并登出,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困境之一在于酒香却怕巷子深。因为中西方语境不同,文化差异及编辑记者观察新闻事件的出发点和角度不一,西方读者还是倾向于阅读外媒稿件而错过中国记者调研扎实,拥有众多独家消息的全方位报道。如何才能让中国声音为外界听到?研究外媒涉华报道,我们发现许多报道都以小口径切入,为了解释受众觉得晦涩难懂或是从未接触到的内容而采取讲故事的方式,增强画面感,帮助受众设置问题,然后循序渐  相似文献   

10.
本刊《发言人》栏目开办三年来。一直在追踪并记录着中国新闻发布制度的进程。采访了主管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高端人士、中央部委和地方的新闻发言人。对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发言人也做了专访。另外,对于政府部门举行的重大新闻发布会,本刊也同样进行了深度地报道。 本文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兼全球新闻研究室主任。作为一位学者,他身体力行地在推进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2001年至今,他担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球传播系列高级研讨班和中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联合主讲。编著和译作有《新闻发言人全书(三卷本)》《政府的媒体公关与新闻发布——一个发言人的必备手册》《运营媒体》和《媒体与权力》等。编者拿到这篇文章时,的确感受到专业的理论含量,更感受到了实践的热度——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之后,美国媒体各显神通,争先报道。不难发现,在这一新闻大会战中,美国媒体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历史上少有的音调一致,支持布什、支持政府,矛头直指本·拉登及阿富汗塔利班;二是历史上少有的内容变化,美国电视新闻硬新闻的报道量比“9·11”之前增加2/3,每10篇报道中就有8篇是有关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中国的危机传播树立了一个典范。大地震发生在同年的中国南方冰雪灾害和拉萨"314事件"之后。这两件事,一个被外界指为"政府反应迟钝、救灾不力",另一个被国际社会批评"驱赶媒体、信息不开放",这让汶川地震后政府与媒体的作为更加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从事对外报道的记者要写好一篇外国读者能理解甚至喜闻乐见的新闻,仅仅熟练运用对方母语还远远不够,如果不注意语言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差异,我们的新闻报道很可能因为文化背景的缺失而导致"词不达意"。因此,适时补充添加文化背景材料,对于中外传播文化交流非常有必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外新闻传播中文化背景的添加来管窥文化与传播的密切关系。一、对外新闻传播语境中的文化背景具体说来,在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中常见的需要添加的  相似文献   

14.
我热烈祝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今天在此挂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实际上已经运行4年了,这是许多同志、尤其是外文局的广大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天是正式挂牌,也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一个升级的标志。它是应运而生的一一应高科技时代给我们提供的技术基础,应中国兴旺发达的脚步,应我们对外说明中国、宣传中国、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需要。我们希望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在以前4年试运行的基础上,更上一层  相似文献   

15.
林景新 《职业圈》2008,(10):3-3
2008年以来,除了南方的雪灾,似乎没有任何一件事比陈冠希“艳照门”事件更为轰动——无论是作为社会新闻、娱乐新闻还是广告新闻,其所引起及带来的震动效应都是惊人的。随着“艳照门”事件的越演越烈,越来越多的女明星被卷入其中。  相似文献   

16.
面对“9·11”,美国人都在说什么?面对SARS,我们该怎么说?当2003年“非典”带给中国突如其来的危机时,就2003年春天的那段历史发展以及随后的事件而言,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这两个带有极强实践色彩的名词已经不可避免的结合在一起。随着全球传媒的发展和信息流动程度的提高,也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危机潜伏和爆发相交织,社会公共空间的形成已经要求政府与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充分的合作。在涉及到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需要回答的命题不仅仅只有说什么,还有怎么说,跟谁说,有哪些效果等多种。近日,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清华…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中国电视对外传播领域有一件值得载入史册的事件,即中央电视台创立的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英文缩写为CGTN)正式开播。正如1992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第四套节目(CCTV-4),成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史的标志性事件。中国电视国际频道是中国电视对外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作为一项国家制度安排的官方新闻发布工作也迎来一次大考。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的全媒体新闻发布实践取得了成功,不仅实现了"抗疫前线在哪里,新闻发布就在哪里",更完成了"抗疫的新闻发布在哪里,人民群众就会在哪里与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一同完成新闻发布"。针对5G时代全媒体发布模式的新特点,应加快多层次多渠道多平台信息发布机制的迅速升级和完善,坚持持续发布权威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反击造谣污蔑、传播抗疫真相。以国家级官方新闻发布为主导,相关部委和省市在新闻发布上积极主动,在机制、理念、形式、手段上都有了全新突破,达到了预期传播效果。2020年中国官方新闻发布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大国形象,也为中国官方全媒体新闻发布在未来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旭光 《职业圈》2013,(36):95-95
一、供电企业新闻策划内涵 新闻策划是发掘事件的新闻价值或使不具备新闻要素的事件成为新闻的策划。供电企业新闻策划应属于新闻策划的范畴。它和新闻策划一样都是新闻从业人员对新近客观事实的报道策划,遵循重要性、时间性、新奇性等原则,符合传播学的原理并通过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20.
白宫的新闻大管家们 并非所有的新闻发言人都那么幸 运。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的第一个发言 人马格丽特·迈尔斯就因为始终没能 挤入白宫的小圈子,干了一年多就被 克林顿解职了。因为不能参加内阁或 白宫的高层会议,她总处于“无知”状 态。克林顿已经会见完某位客人或官 员,迈尔斯还告诉记者,克林顿“谁 也没见”。美国政府明明已经宣布希 拉里·克林顿将在1993年率领美国代 表团出席冬季奥运会,迈尔斯还在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