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供需主体模型基础上,重点从企业的核心地位、高校转化规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市场交易活跃程度、转化平台精准对接、中介服务机构支撑等方面分析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现状、对接机制、转化机制以及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从扩大有效供给、刺激有效需求和优化供需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而提高有效供给和需求使之达到均衡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本文在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供需主体模型基础上,重点从企业的核心地位、高校转化规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市场交易活跃程度、转化平台精准对接、中介服务机构支撑等方面分析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供需现状,并从扩大有效供给、扩大有效需求和优化供需环境等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标准和方法,使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造成供需双方在价值和利益分配上的不同认识、产生分歧,导致科技成果转化艰难。为此,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概述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 科技成果的转化是实现科技进步、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市场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要途径,而供需双方的市场行为,无疑会对技术商品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的成败有很大影响。因此,分析研究技术市场行为,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技术市场行为贯穿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高,为提高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本文对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府、企业、高校和科技中介等四类主体进行分析,将科技成果产出纳入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范畴,从而将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分为实验室阶段、中试阶段和市场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打分法和TFAHP计算指标权重,并通过样本高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最后结合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结果提出了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厘清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主体要素特征,提出技术经纪人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耦合关系。主要结论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知识和信息流动的过程,而技术经纪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着服务和催化剂的角色;技术经纪人以科技成果为服务对象,能促使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实现有效对接,强化各主体间的互动耦合;技术经纪人通过信息耦合机制、知识耦合机制、目标耦合机制和利益耦合机制,调节主体之间信息和知识差异、目标不协调以及利益冲突等问题,加强多元知识创新主体间的沟通和协调,有效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创新驱动下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交叉领域间的应用,分析目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技术信息发现过程的现状,提出创新驱动下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交叉领域场景下的建设思路,包括阐述词向量技术的应用思路、供需数据的模型建立、面向对象主题的内涵以及外延属性的构建以及发现思路三个方面的内容.同时,基于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的案例分析,提出关于交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9,(6):126-134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意愿—行为"分析框架,构建了工程总承包情境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3个行为意愿要素对承包人尽善履约意愿以及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回收的195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承包人感知价值态度、感知合作态度越积极,其尽善履约意愿就越强烈,承包人就越容易产生尽善履约行为;主观规范对承包人尽善履约意愿也有促进作用,但是并不显著;承包人知觉行为控制水平越高,其尽善履约意愿越强烈,并直接驱动尽善履约行为的产生。研究结果为工程总承包项目组织行为研究搭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框架,也明确了相关部门诱导承包人尽善履约行为的制度设计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洞察中国、美国专利技术交易主体的构成与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把握美国专利技术交易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对加快实施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利用专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Relecura检索的中国、美国专利技术交易数据,通过对中国、美国专利技术交易主要转让方、受让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比较,提出美国专利技术交易主要主体在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方面对中国的启示。研究成果对推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复杂系统中,不同要素组合模式或权重导致成果转化面临不同困境及决策走向的探索历久弥新,因此尝试突破单一理论框架,深入阐释要素组合模式或权重差异等结构性问题,以及有效解释不同领域的成果转化要素结构模式。联合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和扎根理论,以湖南省6所高校16个不同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为案例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半结构化访谈、电话访谈、历史文献考证等多种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类对比,构建包含技术、组织、环境3类主范畴8类次范畴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分析框架。结果发现:基于对不同要素的关注度不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素配置结构主要可分为环境制约型、技术-组织依赖型、环境-组织依赖型、均衡配置型4类;此外,当前存在顶层设计缺失、专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才流失、技术与市场供需不匹配等要素配置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来源于政府、市场、高校、专业服务机构、科研团队五大主体。为此,需要促进五大主体协同发力,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的宏观指引、构建适宜的政策环境与组织环境等举措,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全方位科学、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1.
技术许可作为重要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式,在中国经济从成本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型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信息不对称在技术许可过程中的广泛存在,技术许可双方在缔约环节、支付环节、移转环节、实施环节中均可能因各种主客观因素产生违约风险。对各类违约风险进行及时动态管理成为技术许可决策者的重要需求,但现有研究和理论却缺乏对此类诉求的解决和回应。研究从技术许可关键环节的违约风险识别入手,总结了许可过程中基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主要风险因素,构建了基于风险矩阵方法的技术许可违约风险分析和量化系统,并结合风险矩阵判断提出了主要技术许可违约风险的应对策略和方式。研究结论和建议可为技术许可的相关方和决策者的违约风险管理行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大数据技术对物流供应链的影响趋势,找出物流供应链应用大数据的发展思路,基于应用了大数据技术的物流供应链呈现智能化、共生化、短链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例,分析大数据对农产品供应链的过程精细化、绿色信息互通、短链和链上各方意愿改进等四方面的主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技术在国内仍处于不断叠加式普及和完善过程,物流供应链各个核心阶段应进一步实现更高的数据价值。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从细化支持政策、建立物流大数据可持续互联体系、加快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数据化意愿等角度推动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军民技术转移网络的演化特点,基于军民技术转移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建立非完全信息下军民技术供需双方行为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军民博弈双方的行为演化路径和稳定策略,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转移高附加值技术、提高技术转化水平、降低双方信息获取与技术转化成本、以及减少非道德运用技术的概率,可有效促进军民技术转移网络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报童模型的混合渠道供应链库存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混合渠道供应链,运用报童问题的分析框架,以需求转移为条件,研究了不同控制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库存决策问题,提出了以回购契约协调短生命周期产品混合渠道供应链。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需求转移对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库存量的影响,并与回购契约下及不存在需求转移情况下相应的最优库存决策量进行了对比。最后,根据数值实验的计算结果,提出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供应链弹性契约下的信息共享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彬  缪立新 《软科学》2010,24(1):46-51
通过一个弹性数量契约分析了供应链上的合作双方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与信息不共享的条件下对双方运作绩效的改进,并考虑了在信息显示成本较大的情况下,对供应链中合作的双方进行信息显示成本分担的供应链弹性契约设计,从而获取满意或最优的契约参数。  相似文献   

16.
苏屹  郭稳  张傲然 《科研管理》2022,43(9):48-57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企业对隐性知识的识别与提取,提高创新效率。基于隐性知识本身固有特征和并购双方“有限理性”特征所引发的双方关于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策略的多重选择问题,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企业并购中并购双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并购双方在隐性知识逆向转移中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大数据知识整合技术能力、大数据预测分析技术水平、目标企业隐性知识的敏感程度、转移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率等是影响双方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处于一定范围内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水平对隐性知识逆向转移有促进作用;对目标企业的补偿率存在最优区间;成本与预期收益比率的变化将导致并购双方的博弈策略向不同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7.
 以国内通信电源产业的199家企业为样本,对网络密度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时转移双方企业的转移意愿所具有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网络密度对转移双方企业的转移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转移双方企业的转移意愿在网络密度正向影响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效果时具有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而如何破解技术转移难题关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形成。当前我国军民融合技术转移在制度设计、机构设置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顶层设计和配套落地政策不健全、统筹管理和具体实施机构不完善、技术转移效率低下以及市场化需求不匹配等障碍。应当逐步探索建立符合技术转移客观发展规律以及市场需求的军民技术转移管理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协同完善的管理机构,实现技术转移在军民双方等参与主体之间的良性循环,使国防科技工业创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评估制度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应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分析框架,建立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制度的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制度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认为阻碍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是实施新制度安排的设计成本、预期成本和现有制度安排的自我强化,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知识转移粘滞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定量研究。首先提出知识转移三阶段模型,包括发送者知识编码度、接受者知识吸收度和交互情景3个知识转移粘滞直接影响因素和社会资本网络1个间接影响因素,采用鱼骨图法确定各因素及其层次关系,然后导入层次分析模型进行一致性评价,计算各层次因素的权重并进行排序,得到排名前4位的是转移意愿、接受意愿、转移能力和吸收能力,社会资本网络的中心性排名第5位、结构洞排名第9位。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通过激励机制、市场机制等措施提高知识发送方的知识转移意愿是降低知识转移粘滞的关键,设计和优化知识接受者的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同时应注重通过多开展培训、讲座和现场指导等手段来提高双方的转移能力;此外,要充分利用知识转移双方、科技中介的社会资本网络来降低知识转移粘滞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