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  相似文献   

4.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的、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0”而数学最早的起源便是因为人们生活的需要,有物就有数,有物的运动就有数量关系。我们的数学学习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而我们给学生学习的数学材料与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因而学生感到抽象和乏味。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使他们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可亲、可感、可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动机。怎样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好数学呢?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新课程改革重视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有用,这是数学课改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喜欢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运用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通过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7.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改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假设、交流和反思等互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使数学教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作为一名教师就应当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生活,新课程呼唤生活化数学,让学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培养学习创新意识。强调数学抽象(即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应用(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辩证结合,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根植于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就需要使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来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从而实现数学学习过程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教学中怎样做到生活和数学教学相结合?一、从教学过程中感悟生活实际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教材第6页,教学"认识物体"的教学内容时,就能充分体现"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有利于儿童认识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字化,数学知识生活化。因此,教学中应主动地开发教材,使教材内容贴近儿童情趣,在课改下同样生机勃勃:从而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数学,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让数学教学过程富于生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14.
梁振军 《新疆教育》2012,(15):109-110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我们的数学教学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的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通过数学教学活动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活生生的数学,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验,就我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谈几点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丹阳 《成才之路》2012,(4):15-I0010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这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多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王翠苹 《成才之路》2013,(18):49-49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学生所熟悉的数学空间,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寻找生活感觉,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让教学贴近生活,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海市蜃楼,数学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数学离不开生活,同样生活也离不开数学,从而消除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一切学习的原动力,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让生活中的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9.
顾为生 《新疆教育》2012,(17):111-111
生活是数学的发源地,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现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进入活动状态,促使学生进行新的创造性实践,使课内学习活动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20.
车安宁 《甘肃教育》2010,(17):23-2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