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教师?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教书育人的人。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甚至包括教师自己)一般简单地将“教师”理解为教书即教学生知识的人,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育人”这一项内容。由此,给中国的教育和中国的学生造成了几多伤害,我们的教育也就被扭曲成为应试教育,教师为学生的考试和好分数而教知识,学生为考试和好分数而学知识。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应试教育的盛行,分数成了教师、家长、学生心中共同的宝,这宝中有几许无奈,几许被迫。分数高可以迈进好的小学、中学乃至重点大学,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家长对学生及教师的考核…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在他的名篇《怎样解题》一书开篇中提到,数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帮助学生.“学生应当获得尽可能多的独立工作的经验.但是,如果把问题留给他一人而不给他任何帮助,或者帮助不足,那么他可能根本得不到提高.而如果教师的帮助太多,就没有什么工作留给学生了.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一个合理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3.
教师言语冷暴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病理现象,其存在形式与类型多种多样.它主要是由应试教育制度、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学生本身表现不好等内源性和语言本身可能引发教学疾病,以及教师对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伤害等外源性致病因素导致的.要从提供制度保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和谐有效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来防治教学疾病.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下的教师角色认知与调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应试教育中,学生努力考出好成绩是学生不言自明的任务,而教师的责任则是千方百计让学生掌握要考试的知识,努力使他们考出好成绩。在这样的教育指导思想下,知识由教师传递给学生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师在讲台上满堂灌,学生只负责听、记、背;教师不断地督促、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学生只负责完成教师留给的学习任务。这样自然而然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影显和确立起来。 教师的主体角色地位主要是由在应试教育下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和特点决定的。同时,社会文化及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期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使“应试教育”顺利转向素质教育,就必须先提高教师的素质,特别是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这里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心理、业务、理论等方面的素质.既然是要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那末,首先应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理论,提高认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目标,教师应当做些什么呢?如何做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第一,要转变观念.我们必须从“应试教育”的专门对少数学生选拔性的教育方面转变过来,坚持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根据素质教育的取向,建立一种新型的,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相似文献   

6.
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以教师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探索,过分追求"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等迎合应试教育的做法将逐步离我们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探究性地学习,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需要、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素材,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  相似文献   

7.
张允公 《山东教育》2005,(10):62-63
实行聘任制,教师的去留谁说了算?普遍的做法是学生的分数说了算。各地实行的“末位淘汰”的末位,说是综合考核后的结果,实际上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学生的考分。这是应试教育在评价教师上的顽强表现:应试教育以考分选拔学生,校长就以学生的考分聘任教师,这样的教师聘任制强化了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校园,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校园“软伤害”却有所抬头。这里所说的“软伤害”区别于直接的身体暴力伤害,主要是指教师以恶毒阴险的语言、冷若冰霜的神情、粗暴恶劣的态度对学生的自尊、自信、智力、情感、心理、人际关系等间接的施以精神伤害的行为。其中,以语言为主要形式的“软伤害”所占比例最大。归纳起来,校园“软伤害”有以下几种类型:1.把学生比作动物,取笑学生身体缺陷。如:“你真是头笨驴啊!给你讲过多少多遍了?就是跟驴讲了这么多遍它也会了呀!”“怎么?不服气啊?看你圆头大鼻,不是猪是什么?”这种语言不…  相似文献   

9.
什么样的课算得上一堂成功的课?有教育专家形象地概括为: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教师教得有效,坚持怎样的衡量标准呢?无疑,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是最好的标准,前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后者体现了应试教育的要求,在这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美统一。学生学得愉快,怎么去衡量呢?无疑,教师教得有效,考试考得满意,是最重要的标准,试想,教师教了半天,考试一塌糊涂,学生怎能愉快呢?  相似文献   

10.
什么样的课算得上一堂成功的课?有教育专家形象地概括为: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教师教得有效,坚持怎样的衡量标准呢?无疑,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是最好的标准,前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后者体现了应试教育的要求,在这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美统一。学生学得愉快,怎么去衡量呢?无疑,教师教得有效,考试考得满意,是最重要的标准,试想,教师教了半天,考试一塌糊涂,学生怎能愉快呢?至于考试考得满意,自然离不开教师的教得实效和学生学得愉快。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出了问题,考试怎能考得满意呢?因此,这三位一体的评价标准是一个有机的整  相似文献   

11.
曾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为学生的前途和未来着想,出于好心和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刺痛教育”,结果却是深深地伤害了他的学生,伤害了师生感情,并影响到教学效果,给他自己也带来了刺痛。从这位教师的身上,我们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实际上,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更有甚者,一些由于教师过于“刻薄”的批评伤了学生的自尊而导致严重后果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此大有必要认真审视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实际上,我们多数的教师并不是没有责任感,也并非缺乏爱心,然而却总是事与愿违,力不从…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如在学校体育课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门课程,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体育课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属品,难以引起学生以及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因此需要通过有乐趣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希望能够通过篮球、足球、田径的训练和体育伤害预防处理,可以为体育教学出一分力量,不仅加强中学生的体育素质,也带动了体育教学在农村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什么样的课算得上一堂成功的课?有教育专家形象地概括为: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教师教得有效,坚持怎样的衡量标准呢?无疑,学生学得愉快,考试考得满意是最好的标准,前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后者体现了应试教育的要求,在这里,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完美统一。学生学得愉快,怎么去衡量呢?无疑,教师教得有效,考试考得满意,是最重要的标准,试想,教师教了半天,考试一塌糊涂,学生怎能愉快呢?至于考试考得满意,自然离不开教师的教得实效和学生的愉快。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出  相似文献   

14.
张旭东 《班主任》2004,(5):43-44
在众多媒体倾情关注教师对学生如何不人道的同时,我们身边却发生着诸多学生侮辱、殴打教师的事件,其严重后果和愈演愈烈的趋势使我们必须正视它--教师为什么会被伤害?教师被伤害以后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一位30岁的女教师爱上了自己17岁的男学生.两个人频频私下里约会,感情越来越深,当男生父母知道此事时勃然大怒:“我儿子年少不懂事,你怎么也不顾师道尊严?“遂到学校告状.最终女老师被迫换了单位,二人的恋情也无疾而终.女老师很伤心,“那么多男老师可以娶女学生,为什么我的爱对他是一种伤害?“如果说女教师与男学生之间的恋情还只是教师执教生涯中的偶发事件,那么男教师与女学生之间的师生恋则是师生关系中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眼下"素质教育"将替代"应试教育"了,而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培养具有创造个性的人才,创造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引导得法,学生才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对学生来讲,我想重要的不是画得像不像的结果,而在于"画"的过程,虽然画得不似对象,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美术教育应该成为帮助学生开发智力的有力的原动力,应该改变"灌输——接受"式教法,避免学生处于亦步亦趋的被动状态,教师要巧于启发,循循善诱,及时发现学生的创造性萌动,留给学生一个自由、轻松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激情四射,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这时候,有些教师就会抱怨学生不活跃,不与老师配合.那么,静下心来想一下,问题全在学生这儿吗?为什么自己使尽了浑身解数,而学生却无动于衷呢?如果我们不是一直在演独角戏,而是给学生留有余地的话,课堂还会这样吗?在课堂上,教师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既激活了学生,也释放了教师,让教师的"无"换得学生的"有".  相似文献   

18.
《学周刊C版》2016,(26):212-213
一个语文教师到底要留给学生的是什么?让语文回归语文,让学生从语文课堂上体会到语文的美。语文,要留给学生的是独特的语文美,是一种浪漫的情怀和真挚的情感;要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能写文章,能写好字;还要留给学生思想的思考的美,通过语文去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9.
实行聘任制后,教师的去留谁说了算?普遍的做法还是学生的分数说了算。各地实行的"末位淘汰",实际就是以学生考分排位。这是应试教育在评价教师上的顽固表现,应试教育以考分选拔学生,校长就以学生的考分聘任教师,这样的教师聘任制强化了应试教育。 教师的去留"分数"说了算,在一些学校"优胜"者是那些用满堂灌、题海战术、疲劳战术,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创造精神、动手能力等各项素质,牺牲多数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换取高分和高升学率的教师。而勇于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因教师不当的体罚而给学生造成伤害的事情屡屡发生;学生或家长因对教师不满而采取极端做法的例子也不再鲜见.是什么让我们本该融洽的师生关系变成这样?--是经济的发展?是一孩化的普及?是教育制度的使然?--或许都有.那么在现行教育制度下的我们,我们该怎样在这大教育背景下,努力实现既培养人才,又使师生关系和谐呢?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应该放下师长的架子,从内心深处关爱学生;要求学生时要做到宽严有度,批评学生时要注意言辞得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