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我认为语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能“读”会“写”,二间“写”更为重要。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因为读是“感知”,是“理解”,而写才是“提高”,才是“创造”。所以“读”的教学是基础,“写”的教学是“巩固”,是“深化”,它们在教学中是相辅而行的。在施教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  相似文献   

2.
老子“道”的哲学实则是一种对存在意义的思考。“道”之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任何物的存在,故“道”是“无”;但“道”又不是非存在,不是虚无,而是真实的存在,故“道”为“有”。“道”之作为存在正是这种“无”与“有”的统一,是“无”之“有”,即不是任何事物之存在。由于“道”的存在是“无”,故为无限,是无限之存在,故能包容天地万物,为天地万物之母。“道”的这种“无”与“有”的矛盾统一是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在道的“无”“有”矛盾转化中的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鉴赏》2006,(7):12-13
本文如同有关青春的一部宝典,独辟蹊径,用26个字母将关于青春的思绪片羽整理一遍.几乎囊括了青春的所有内涵。“理想”和“梦想”是青春的灵魂,“激情”和“朝气”是青春的标记,“进取”是清晨的旋律,“思想”和“智慧”是青春的火花.“运动”和“力量”是青春的血脉,“友谊”是青春的桥梁,“优美”是青春的潇洒,“快乐”是青春的永远,“洗礼”和“压力”是青春的试金石,“遗憾”和“错误”是青春的缺憾.“时尚”是青春的代表.“独立”是青春的擢升,“抉择”是青春的勇气,“等待”是青春的沉静.“谦逊”是青春的成熟,“专心”是青春的珍重,“双赢”是青春的豁扶“消浙”善音是的擎钟,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翻译的标准呢?是“忠实通顺”还是“形似神似”?是“忠实流畅”还是“准确流畅?”是“信达化”还是“信达切”?是“达意传神文采”还是“正确通顺易懂”?如此多的翻译标准,该采用那一个呢?笔者认为,还是采用严复当年提出的“信达雅”为好,因为以上所说的标准,都没有超出“信达雅”的范围,“忠实”、“达意”、“谁确”都是一样的意思,是“信”的变相说法而已。“通顺”、“流畅”的意思也就是“达”的意思,“文彩”、“切”、“化”,也只不过是“雅”的另一种说法。所以,把“信达雅”作为我们今天翻译的标准,仍然挂非…  相似文献   

5.
“丘”与“蓝”都为百家姓之一。 “丘”与“邱”是同一种姓。据《永定县志》(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记载:丘氏,河南郡(今洛阳之东北),齐太公封营丘,子孙遂以邑(即今城镇)为氏。清雍正年间,避圣人孔子(名丘)之讳,加“邑”(即“阝”)为“邱”。辛亥革命后,恢复为“丘”。所以,现在规范(特别是按姓氏笔画排名时)的写法是“丘”。 “蓝”与“兰”是两个不同的字,也是两个不同的姓。有些人常把姓“蓝”写成姓“兰”,误认为“兰”是“蓝”的简化字。其实,“蓝”是“蓝”的简化,而“兰”是“兰”的简化,两者是不能混淆的。…  相似文献   

6.
“幸运之窗”,把爱献给“帝王”──因为没有“您”,就没有“我”亲爱的读者,过去年一年,在编辑寄语里,总是“我”说“您”听。现在,我们想让“您”说,“我”听。质量是“我”的灵魂,读者是我的“帝王”,“您”的参与是“我”成功的保证,所以请您赐教。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论词标举“境界”,“境界”的实质在一“真”字。然而好的文学,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即除了求“真”、求“善”,还应求“美”,“境界说”显然是有缺陷的。顾随论词标举“高致”,“高致”的实质是在肯定“境界”、肯定“真”字的前提下,强调“善”字,强调“美”字,即既要“立诚”,又要有“心行”,又要有“文采”。“高致说”是对“境界说”的一个重要补充,是对20世纪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连不断地有人推出什么“培养神童”的“方案”、“ 工程”、“行动”、“教室”、“摇篮”之类的著作,拍着胸脯自我吹嘘什么“揭开了神童 之迷”云云,鼓吹什么“0岁识字,3岁扫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儿童个个都是天 才”,“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从我这个幼儿园出去的个个都是神童”,等等。似乎那 些人开办的培训班、幼儿园或小学,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地制造神童, 是神童 “批发站”。其实,这完全是自吹自擂,是在制造“神话”,鼓吹“现代迷信”, 是根本无法兑现的虚…  相似文献   

9.
“小康”是中华文化中的一个特定的概念。“小康”是相对于“温饱”而言的。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老百姓布衣陋室、粗茶淡饭,勉强维持生计,叫“温饱生活”。比“温饱生活”稍好一点,叫“小康生活”。“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就算是“小康之家”了。“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构想,最早出于孔子。他构想了两种美好社会:一是“大同”,说那时“天下为公”,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盗贼,没有欺诈,叫“天下大同”;二是“小康”,是指比“大同”较低级的一种社会。晋朝的陶渊明,清朝的李汝珍都以文学形式,描绘过近似“大同”、“…  相似文献   

10.
“少而精”,是正确处理教学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数量与质量关系的一条辩证唯物主义的教学原则。也是现代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少”与“精”是对立的统一,“精”是矛盾的主导方面,“少”是为了“精”,“精”又要以“少”为条件。没有“少”就很难做到“精”;没有“精”就丧失了“少”的价值。即“少”而又“精”,实质上就是既控制和确定了数量,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创新”、“创新型人才”频频出现于报刊、书籍之中,但究竟何谓“创新”?什么是“创新型人才”?至今却尚未达成共识。我们认为,“创”指做前人之所未做,打破常规开始做。第一次做,它主要强调的是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开创、首创,是人的一种活动。“新”指刚出现的,异于以往的。和“旧”相对,可以形容人。可以形容物。也可以形容事。“创”是“新”的充分条件,“创”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新”东西。但“创”却不是“新”的必要条件,即“新”东西并非一定是“创”出来的。如树木长出了“新”芽,这里的“新”就不是“创”出来的。“创”蕴含着人类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程华 《上海教育》2006,(7A):45-46
多少年来,校长是“领导”是“官”,教师是“下级”是“兵”的观念深入人心。可是时代变了,校长和教师的关系也悄然改变。有人说,校长是“学术权威”,教师是“课程理念执行者”;有人说,校长是“服务的提供者”,教师是“享受服务的人”;也有人说,校长和教师是一对“天敌”;还有人说,校长和教师是天生的“战友”。让我们来听听来自全国的12位优秀校长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校本学习”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本单位的学习,其目的在于推动整个学校的发展,并提高学校的学习能力,是属于在“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基础上的“组织层学习”。“校本学习”的要点为:“个体学习”是基础,“团队学习”是关键,“实施推广”是重点、“对外传播”求发展。“校本学习”属于“组织层学习”,对外传播则是“校际间的学习”,即是“组织问学习”。建构学校教育模式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一是校长要有建模意识,要有远见卓识;二是要有一个善于学习的、团结合作的核心班子;三是要促进全体教师“内化”,“外化”为具体案例,“物化”为出版成果。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的角度对普洱茶之“普洱”二字作了考证研究,提出了四个论点,即一,“普洱”是“步日”、“步耳”的同名异写,音根是濮人族群的佤语。二,“普”是“扑”、“蒲”、“濮”的民族称谓同音异写。三,“普荼”即是“濮茶”。四,古代濮人布朗族先民是最先种植茶树的民族。作者的结论是:“普洱”一词实际上是一个佤语布朗族名称,是一个种植交易集散“濮茶”的地名,是一个“普洱茶文化区”特殊地域和出产茶叶的茶名,“普”即是“濮”,“普茶”即是“濮荼”。  相似文献   

15.
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和“德”之间并不是“体”和“用”的关系。“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是非理性之“德”,即自然无为之“德”,它就是“道”本身;而“下德”则是理性之“德”,即人为之“德”,它是对“道”的反动。在老子那里,“德”要么就是“道”本身,要么就与“道”相对立。老子反对理性之“德”而崇尚非理性之“德”。理性之“德”是人给自己制定的精神枷锁,实乃“无德”。非理性之“德”就是自由地体验内在的生命,是以“有德”。老子所主张的非理性之“德”对实现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先来演绎一下“管理”的意思。“管”上面是一片竹林,这片学校生命的林子,只有一个“官儿”;再看“理”,学校这片林子里,只有一个“主”。由此,学校里真正享有“管理”的,应该是一个人——校长。作为管理者的校长容易吗?不容易。反过来讲,“管理”的“管”上面是竹子头,古时候“竹板”那可是打人的,这不正对着下面的“官”吗?“理”呢,那也是“擒贼先擒王”啊。  相似文献   

17.
“语文世界”文字系统要评聘高级职员,要求参评者作“述职报告”,“是”演讲道———尊敬的领导、评委:大家好!我叫“是”。只要你翻开灿烂的中国文字史,“是”的倩影便俯拾皆是。比如孟子的“是心足以王矣”,用“是”指“这样”;陶潜的“觉今是而昨非”,用“是”表“正确”。进入现代汉语,“是”主要起肯定和联系作用,表示多种关系。我竭诚为你服务:为你表示等同,像“《少年闰土》的作者是鲁迅”,“是”的前后两部分可以互换,意思不变;为你表示归类,像:“鲸鱼是哺乳动物”,“是”的前后两部分又不能互换;为你表示特征或…  相似文献   

18.
有很多古汉语的虚词,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的“毕”是副词,有“全”的意思,与“原形毕露”的“毕”一样。“相如既归”(《廉颇商相如列传》)与成语“既往不咎”中的“既”都是“已经”。 古代汉语,一词多义相当普遍,其中很大一部分,也保留在成语中,例如古文的“亡”有“灭亡”、“逃亡”、“死亡”和“丢失”等义,都分别保留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亡命之徒”、”家破人亡”和“亡羊补牢”等成语中。再如“负”,“负隅顽抗”、“忘恩负义”、“负荆请罪”、“身负重担”等成语,分别是“凭借”、‘’违背…  相似文献   

19.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愤”是指“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指“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是“开其意”,“发”是“达其辞”。“愤悱”是指学生,“启发”是指教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察言观色、调查研究,当学生欲知而不知,想说又说不出时。就是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愤”与“悱”的状态,这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教师在此时只要略加点拨指引、启发诱导,学生即意开词达、豁然开朗,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教师的“我们”从历史中走来,在时代中延展,是历史逻辑和时代逻辑的统一。从历史来看,从教者和为人师者的专门称谓经历了较长的发展阶段,称孔子为“夫子”,称荀子为“老师”,教导国君或储君的人可被称为“师”“傅”“保”。可见,“教师”并不是一个天然的称谓,“教”和“师”二者的结合是历史产物。首先,“教”与“师”各有侧重。《说文解字》中“教”的解析是“上所施,下所效也”,是一个政教意义上的“以上率下”;“师”在荀子的理论体系中,是人之“化性起伪”的关键角色,“今之人性恶,必待师法然后正”。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