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如果在河流的源头出了问题了,那么,在它的下游无论花多少气力去进行治理也注往是白费。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如果一个人在心灵上有了毛病,那么在智能方面无论花多少心思效果也往往不佳。这却不是一个众所皆知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王光 《吉林教育》2005,(6):41-41
思想反映一个人心灵,而心灵之花需要心灵浇灌,这是我多年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大感受。  相似文献   

3.
侯海蓉 《山东教育》2021,(11):62-62
爱是教育的灵魂。一位好老师,他一定是热爱孩子的人,时刻不忘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总会感觉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能触动和抚慰孩子的心灵。无论付出多少,无论孩子是否感恩,都始终保有一颗爱心。  相似文献   

4.
学会享受教育的快乐是教师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是心灵的事业,如果连教师都不快乐、不幸福,那学生哪还能有快乐的体验呢?因此,教师要学会享受,让快乐伴随自己的每一天。享受工作的快乐。教师要学会在思辨与行走中享受工作的快乐。当教师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时,应扪心自问:我快乐吗?当下了课,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也要问自己:我幸福吗?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就是和学生们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与学生们心灵沟通、思维碰撞,迸发出精彩的知识火花。有快乐,方有热爱,有热爱,才能激发人的活力与才智。无论遭遇多少坎坷,无论世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搏动的心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那么生命便是一个不能重复的花季。学校教育中,安全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是啊!少年乃春日之花,枝新叶绿,靠阳光,靠雨露,更靠师之精心呵护。然而,如果“用心”过度。则往往会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6.
王永田 《班主任》2010,(8):59-59
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所受的教育对其成长的影响是那么深远。如果从小就得到心灵的滋养,那么他定会豁达澄明.心存感激。非常幸运,我在学生时代就遇到过两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他们给予我的心灵滋润,让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7.
陈华丽 《课外阅读》2010,(10):91-91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榜样的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动力。可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走进一种“爱”的误区。是啊,多少次,我对学生产生了很铁不成钢的心态。“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人人都应该得到爱的滋润,享受到阳光的照耀。  相似文献   

10.
梁惠卿  马红茹 《双语学习》2007,(10M):103-103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人人都应该得到爱的滋润,享受到阳光的照耀。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和发展过程,都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促成的,教育成效往往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如果三方面教育步调统一,互相促进,它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反之,教育影响就会被削弱。作为一个教师,就要用耐心和爱心,贴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温暖他们,让他们在爱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教育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很难真正走进课堂,往往流于形式,人们更多关注的还是文化考试成绩。那么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之花真正开放于孩子们的心里,让每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如何都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观,笔者认为应该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开拓心理教育的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更为重要,让心理健康教育之花充满整个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3.
“以完整的教育塑造高素质的现代人”的思想是我们每个老师在追寻着教育中的真谛。教书先育人,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做什么,成就大小,她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14.
每当我们面对那些正处于如歌花季的青少年.有多少人会羡慕他们青春的容颜,又有多少人会感慨岁月的变迁。然而,就是这些生命财富的拥有者,却往往忽税生命的价值.动辄厌世乃至轻生。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而今,不断见诸报端的校园青少年自杀案.除了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震撼外.也促使我们不得不面对并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微博十二则     
无论有多少钱、有多大权,如果没有爱,这些都不会带来幸福和喜悦。爱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把一个冷酷的人变得温暖,可以把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变得聪明,还可以把一个一个单独的灵魂连接起来,构建一个强大的精神世界。——潘石屹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之差距在于,西方教育一开始就给孩子提供了他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自然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个很笨的稻草人,当别的稻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花鸟,在冬天到来之际,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离开了这里,而他还必须得留在这收割干净的田野。很快,花鸟也迁徙到南方去过冬了。如果还是找不到一只花鸟,那么他就得孤零零地在这空旷的田野,迎接冬的第一场雪。稻草人要成为一个真正人的时候,必须要获得一颗全新的心灵,必须要俘获一只花鸟。好在俘获花鸟并不费劲,  相似文献   

17.
有学生若干人需要住宿,如果每间住4人,那么还有20人”没有宿舍;如果每间住满8人.那么有一间不空也不满.问学生多少人?宿舍多少间?  相似文献   

18.
<正>1.引言音乐的教学过程往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学科,作为人类的精神食粮,时刻伴随着人们内心世界的发展,触碰人们的心灵,无论处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不管是否有人群存在,音乐总是无处不在。情感教育是音乐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音乐教育者应该注重和探究的课题。那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  相似文献   

19.
从教二十余年,我体会到,在教育中爱比什么都重要.它是教育的核心。无论我们有多么广博的知识,无论我们研究了多少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无论我们口才多么好、多么善于表达,如果失去了“爱”这个核心,我们的付出就无所依附,难有回报。  相似文献   

20.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形成人的全面素质的过程,这其中主要的是心理素质。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情绪失控、承受力差、厌学,等等。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作为班主任,多年教育经验证明,如果能准确把握心灵这把钥匙,那么没有打不开的心锁。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