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作用的主要是社会环境,学校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 “环境育人”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在一切生活的环境周围,利用人与人之间的种种思想,语言和行为动作,实施相互影响,相互陶冶、相互教育、相互促进的一种广泛的进行思想政  相似文献   

2.
法律环境评级是法律环境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关联点。通过法律环境评级 ,可以测定社会的稳定程度 ,社会的治乱变化方向及法律环境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状态 ,使人们对某一区域的法律环境状况有一个清晰和准确的了解 ,从而指导人们的政治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3.
特殊环境,主要指灾难、战争、革命、自然灾害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遇到的危急关头(如救人、救火、与歹徒斗争)等特定的环境.与正常环境相比,这种特定的环境往往表现为社会或个人处在重大的危机之中,日常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往往发生了空前的变化,甚至社会组织和社会控制也完全崩溃,人们面临着灾难或死亡的威胁.它不仅是社会环境的巨变,而且也使人们的心理环境产生剧烈的动荡.在这种变化和动荡中,人们的各种思想、观点和态度往往会不自觉地表露出来.特别是在死亡和严峻的抉择面前,人们真实的道德面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社会自教自律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对人的思想道德方面的自教自律 ,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是由现代社会客观条件所决定 ,也是现代人自身发展所必需的 ,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一致性要求。这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社会环境 ,是一个全面开放的环境。开放的环境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成长、发展的广阔舞台。生活在封闭环境和开放环境条件下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在封闭环境条件下 ,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环境。在开放环境中 ,人们可以对环境进行选择。在过去封闭环境条件下 ,人们受交通、通讯、传媒等制约 ,活动范围有限 ,视野、思维难免局限于…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个应用广泛的概念,一般指人们生活周围存在的客观现实,所以又称之为客观环境。环境是由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天然自然环境,人改造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环境。其中,社会生活环境是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内容和行为影响最大、最复杂的环境因素。虽然人们身处的客观环境是丰富多彩而又变化发展的,但人对环境的反应是有选择的。班级环境是指学生生活存在的客观现实,它包括班级外部环境和班级内部环境。学生在校读书,班级环境是学生生活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环境。班级环境不仅是实现有价值的教育目标的条件,而且它本身也是富有价值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环境意识是指环境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包括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立法、文化、美学等方面的认识或见解。环境意识是环境行为的先导,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对防止环境恶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江泽民同志曾经明确提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使人们了解人类与自然界、自然界之间、学校和社会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并为研究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社会、经济、政治等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支撑。早在  相似文献   

8.
<正>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观念是客观环境的主观反映,新观念可以推动人们去改造环境,改造了的环境又可以转变和强化人们的观念。在今天社会大变革时期,没有社会观念的转变,没有普遍的心理氛围,就谈不上社会的改革和进步,改革就很可能扭曲和变形。我省高校  相似文献   

9.
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是社会环境、教育和生理素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理遗传是物质前提,发展决定于教育与环境。一、人与环境的关系所谓环境,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人们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可以看作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条件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又可以指人们生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社会心理环境 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问题上,人们固然关心那些实体环境因素的变化,如经济方面的产业发展状况、金融环境、物价指数环境;政治方面的制度环境、公共政策环境、反腐倡廉环境;社会方面的民生保障环境、生态保护状况、食品安全环境;外交方面的国家形象、外交政策、国家安全等环境要素等.但实体环境因素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大多是通过社会心理环境这种软因素而发生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心理环境的变化特征对人们心理的制约作用,而人们的心理状态又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发挥.  相似文献   

11.
改善校园环境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沈阳大学吴辽娅邓春山李莹关键词:改善环境精神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依赖和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已日益明显。高等学校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它在...  相似文献   

12.
蔡先锋 《考试周刊》2011,(75):142-142
我们要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一方面要改造环境,使环境合乎人们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改造我们自己,适应环境的需要。实际上就是要对社会环境中的一切刺激做出恰当正常的反应。若想良好地适应社会,仅有健康的体魄、过硬的心理是不够的,社会在思想状态、道德风尚、意志品质等方面都对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育锻炼以特有的优势,使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成为提高人们社会适应能力最为重要而且高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当代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在一定的环境下对教育对象所进行的教育,从教育者、被教育者到教育信息都要受到环境的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生活。人是环境的主人,不是奴隶,人可以主宰环境,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改造了人,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规范,因势利导,既改变环境又改变人们的思想,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影响在改变人们的思想和创造人们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过程中的统一。一、当代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一)从国际环境来…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在道德实践上往往处于两难的窘境,甚至出现人们知而不行或行之艰难的现象。现实社会道德环境的欠缺、人们道德信仰的游离,等等,是现实道德实践两难抉择的重要原因。而建立一个公正理想的社会环境,培养人们道德信念的内在机制,无疑是道德底线坚守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育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意识是指环境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全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包括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立法、文化、美学等方面的认识或见解。环境意识是环境行为的先导,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对防止环境恶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交通可持续性成为城市交通政策制定和实践的一个新趋势。在后现代浪潮中,社会文化、多样性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城市交通规划和环境的冷漠对于生活质量特别是公共健康有负面影响,对健康的重视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建成环境和人们行为的探究。随着环境行为研究再次成为热点,人们开始从交通系统的视角考察建成环境、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及目标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环境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道德观以及生态审美能力.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树立人们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使人们积极地关注环境,主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全面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事实证明,环境问题的缘由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破坏,而人们对环境的损害行为从根本上说缘于其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语是社会发展的折射反映,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特定社会文化心态的具体体现。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新时期人们社会文化心态的复杂多样性。新时期人们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心态主要与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国民性格有关。  相似文献   

20.
工作建议 :一是营造“普九”的良好社会环境 ,转变人们思想观念 ,增强人们的发展意识 ;二是完善义务教育的运行机制 ,社会、学校、家庭各尽其责互相督促能动运作 ,完善机制包括导向机制、运作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