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纸条一:我不在场,我也心慌 我是一个在广州上学的六年级女生,虽然远离地震重灾区,但这几天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镜头,那是一片瓦砾中裸露的遇难者的手臂.这个镜头成了我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不愿多想,可越是不想,这个镜头越是频繁地出现.这些天我一直关注同胞的命运,不曾放过一天的报纸、电视报道,看到如此惨烈的灾民,我的心纠结着、撕裂着,我的眼泪一直流个不停,眼睛都哭肿了,晚上也常常失眠,甚至有时还伴有噩梦.  相似文献   

2.
在教研活动上: 镜头一:教研组长拿着杂志埋头读着,教师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窃窃私浯。 镜头二:教师们你一言我一晤争相发丧意见,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以上两个情景是我园教研活动形式改革前后的两个小镜头。前者,教师们被动地听着;后者,教师们积极地参与,这是我园教研活动形式改革后的情形。 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头一 :热闹的商场玩具柜前 ,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哭闹着赖着不肯走 ,非要父母买其中的一样玩具。年轻的妈妈连连劝说 :“我们家已经有许多这样的玩具了”。孩子说:“不 ,不 ,我就要买。”镜头二 :一个个孩子被家长接出了幼儿园 ,霎时园内的小贩笑眯了眼 ,在孩子们“我要吃这个”、“我要吃那个”、“我也要……”的叫声中 ,家长们纷纷掏钱……镜头三 :一孩子指着自己衣服的商标神气活现地“教育”同伴 :“我这件衣服是名牌的 ,你有吗?我还要爸爸妈妈给我买名牌鞋呢!”同伴不禁黯然无语。……类似的镜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见。有资…  相似文献   

4.
镜头一:吴老师,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把‘给’字组词成‘给力’行吗?这个嘛……我们再探讨一下。吴老师的心里也没底,只能搪塞过去。镜头二:一位女生哭着走进了办公室,向班主任告状:老师,他们叫我‘恐龙’。班  相似文献   

5.
“快写,快写!”“知道了。”这是我们班常见的对话,你肯定会问“:快写,写什么呢?”当然是写同学录啦,不信,摄取几个镜头给你看!镜头一:一同学趴在桌上,使劲地想:我的腰围是多少?我的身高是多少?我的体重是多少?我不知道啊!(欲哭无泪型)镜头二:一同学正在埋头快速地书写一本同学录,桌子旁还堆着几本,这同学的嘴里还不忘轻声地哼唱道:我是真的真的没办法……“沉重的压力”使他原来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变得奇丑无比。(奋笔疾书型)镜头三:一同学一边翻着同学录,一边数着“还有八个同学没写。”还时不时跑到其他同学的桌子旁说“:×××同志,你这地…  相似文献   

6.
镜头之一:某小班幼儿跑步时,一个小男孩不时回过头来亲亲身后的小女孩,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爸爸就是这样亲我妈妈的。”镜头之二:课间,一群小男孩紧追着一个小女孩不放,嘴里不时地喊着:“抓小妞,抓小妞!”镜头之三:某大班的课堂上,一个女孩偷偷地吻了一下身边的一个男孩,男孩立即回了女孩一巴掌。小女孩哭了,老师走来问男孩:“你为什么打她呀?”男孩支支吾吾地  相似文献   

7.
曾看到这样一个电视镜头: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一个孩子在奔跑,草地旁竖着的一块土黄色石头上写着"我渴望绿色"这几个字……这样的镜头让我怦然心动。绿色,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颜色。在音乐教育中,孩子的心灵是否也在渴望着绿色生机呢?  相似文献   

8.
镜头一:某个小组正津津有味地讨论,其中却有一位学生目光走神,甚至抓耳挠腮,游离于小组之外。镜头二:某位学生正在发言,还没说完,其他学生都争着说:"不对,不对,老师,我来……"镜头三:一个小组刚展示完,就"哗哗"地站起一群学生,纷纷进行补充,争得谁也听不清他们表达的内容。镜头四:老师面对高高举起的小手,叫了其中一位学生回答,没被喊到的学生即刻叹气,有的甚至趴到桌上如泄了气的  相似文献   

9.
镜头一:“宝宝,你快点,我们要迟到了!”年轻的妈妈一边说着,一边喂孩子吃饭,孩子到处跑,嘻嘻笑着不理妈妈的话。镜头二:“你怎么这么笨,上学了连个衣服也不会穿,你要让我给你穿一辈子衣服啊!”干练的妈妈一边埋怨着,一边快速地给孩子穿上衣服,孩子撅起嘴巴,悄悄地看了妈妈一眼。镜头三:“不要捣乱,快回你的房间看书去。你不会做就不要做,尽帮倒忙!”妈妈一边忙活着,一边把孩子推出厨房,不管孩子脸上的表情是委屈还是不满。镜头四:“我每天辛辛苦苦,希望你能成才,学习好,生活好。到头来学习不上进,什么也不会做,看你以后怎么办呀?”  相似文献   

10.
镜头一:小A没带家庭作业,老师问他原因,他理气直壮地回答:"妈妈帮我整理书包时,没将作业本放进去,这不能怪我。"镜头二:下课铃声响过之后,几个负责打扫班级卫生区的男同学挥舞着扫帚走出教室。来到卫生区,他们发现有一堆垃圾,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趁老师不注意,悄悄把垃圾扫到了隔壁班级的卫生区中,然后大摇大摆地回家了。镜头三:自习课上,大家都在安静看书学习,小C却旁  相似文献   

11.
镜头一:"啊,这是我们可爱的校园——港闸区实验小学!""瞧,宇涵在观察日月广场的花儿!""快看,这是我在放风筝呢!"学生们一边饶有兴致地观看着在校园、田野、公园实地拍摄的录像,一边欣喜地小声议论着。看完了录像,我面带笑容地问:"小朋友,在春天里你们有哪些新发现呢?"学生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抢着要说自己在春天里的新发现。镜头二:"小朋友,万物复苏之时,春暖花开之际,春天给我们带来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在广州上学的六年级女生,虽然远离地震重灾区,但这几天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镜头,那是一片瓦砾中裸露的遇难者的手臂。这个镜头成了我挥之不去的阴影,我不愿多想,可越是不想,这个镜头越是频繁地出现。这些天我一直关注同胞的命运,不曾放过一天的报纸、电视报道,看到如此惨烈的灾民,我的心纠结着、撕裂着,我的眼泪一直流个不停,眼睛都哭肿了,晚上也常常失眠,  相似文献   

13.
在教研活动上: 镜头一:教研组长拿着杂志埋头读着,教师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窃窃私语。镜头二:教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表意见,各抒己见,气氛热烈。以上两个情景是我园教研活动形式改革前后的两个小镜头。前者,教师们被动地听着;后者,教师们积极地参与,这是我园教研活动形式改革后的情形。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是影响教研质量的重要因素,有了积极性,才能有研究、探索的主动  相似文献   

14.
生活即语文。那天我带领学生去食堂吃饭,看到了如下情景:镜头一:一生在篓子里挑拣汤勺,小手在一堆汤勺中翻动着,看看这只,不行,丢下;又看看那只,不行,再丢下……大约2分钟,他翻遍了篓中的勺子,最后拿起一只自认为最好的,心满意足地走了。镜头二:同学们正在吃饭,突然,一生高举着汤碗,大喊着向负责打汤的老师奔去“老:师——再给我一点!”动作凸兀而夸张。—镜头三:吃完饭,有同学用脚随意地踢开周围的铁凳,一时间,饭堂里响起了一阵阵刺耳的声音。镜头四:一生看着同学边吃饭边聊天,无意间扭头看见了我,便大声喊道“:不要吵了,李老师正看着你们…  相似文献   

15.
国防教育在湖南省武冈师范学校有声有色地展开: 镜头一:操场上,县人武部干部正手把手地教学生持枪,口号声声,步伐嚓嚓。镜头二:礼堂舞台上方悬挂着“国防教育演讲赛”七个大字,学生周香菊正在绘声绘色地演讲,台下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镜头三:文艺排练厅里,录音机播放着“军人男子汉”雄壮有力的舞曲,校文艺队的学生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翩翩起舞……当我走进该校的国防教育展览室时,立即被那五彩缤纷的画面所吸引。该校国防教育的历史在这里打开。  相似文献   

16.
生意人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状元"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比如说,看似赚钱容易的生意人,其实也有他们自己的苦衷。下面就跟随我看几个"小镜头"吧。镜头一:菜市场,一位六十岁左右、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坐在一个木凳上,面前摆着一些新鲜  相似文献   

17.
你熟悉这样的镜头吗?(一)队旗前 :少年高举右手 ,目光专注、神情严肃 ,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 ,洪亮而有力的誓词在耳畔响起……队旗后 :少年抟起湿漉的红领巾 ,右手举过头顶 ,用力在门窗上挥动着 ,污渍浸没了红色……(二)课堂内 :双手背后 ,腰板挺直 ,天真的少年随着教师的语音一字一句地读着“从小热爱祖国……”课堂外 :校门口的地上躺着一枚一角硬币 ,迎着太阳的光芒放射着同样的光彩 ,一个少年走过去 ,又一个少年走过来 ,还不稳健的脚正踏在国徽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当我看到这些镜头 ,我总是问自己 :我们的孩子怎么啦?我…  相似文献   

18.
镜头一:教室——“啊!作业这么多!老师真狠!”学生们垂头丧气,气鼓鼓地抱怨着。镜头二:家里——“妈妈,我看会儿电视。”孩子请求说。“不行,先把作业做完。”“整天就只知道作业,都成做作业机器了!”孩子小声嘀咕着,不情不愿地回了房间。镜头三:办公室——王老师无奈地说:“辛辛苦苦,加班加点改完的作业,发下去学生就瞄一眼等级,其他的连看都不看,尽做无用功了”。作业,成了学生和教师沉重的负担,家长  相似文献   

19.
过程>结果     
镜头1:计算14-9时,有位学生(生1)摆弄着自己的手指。我轻轻地对他说:“能不能不用掰手指的方法计算?”学生点点头,然而神情有些茫然。镜头2:在整理出十几减9  相似文献   

20.
镜头一:上学路上,小学生开心地在前面跑,老人背着孩子的书包,一手拿水瓶,一手拿零食。红领巾和胸卡挂在手臂上,在后面吃力地追。镜头二:放学了,教室里空无一人,灯还亮着;厕所里,水龙头没有关紧,还滴着水。镜头三:几个学生相约一起钓鱼,一个孩子不慎失足落入水中,其他孩子不去报警、不去救助,而是迅速离开现场。结果同伴惨死,面对别人的震惊,他们却坦然应答:不想给自己找麻烦!面对这三个镜头,我想大家和我有同样的感受:责任感正在孩子们中间消失!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是不是就可以对孩子只是溺爱而忽略责任?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