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课题研究的文献检索阶段每每奢望"竭泽而渔":力求将相关资料搜索殆尽。近年来打算系统地读读苏霍姆林斯基,第一步当然就是搜集他的著作。众所周知,苏霍姆林斯基著作甚丰,中文版多达30余  相似文献   

2.
读罢《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掩卷沉思,思绪万千。但凡做老师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苏霍姆林斯基,很多人热衷于谈论有关他的一切,津津乐道于他的生平,他的著作,他的信念。读大师的文章,睿智的思想仿佛使我走近了大师,正与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不错,对于了解他的教育工作者和对教育充满感情的人而言,他们无疑会把其敬奉为自己的精神领袖和理论导师。最早接触苏霍姆林斯基,是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著作。我以为,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伟大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一、阅读导引1郾作者简介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著名教育家。他一生发表著作40余部,论文600多篇,童话故事1200多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获乌克兰国家奖。《家长教育学》等文章构成了“教育四部曲”。他的作品被译成50多种文字出版。因其教育业绩突出,曾获列宁勋章、红星勋章、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各一枚。2郾问题导读面对逆境,怎样让弱小的“自我”逐渐走向坚强?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篇短文,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一定会有所教益。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苏〕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次,有一家人在假日里到森林中去游玩:父亲…  相似文献   

4.
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拜源于上师范的时候,因为当时他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是我这个准教师的教科书。参加工作后,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又读了不少,有《把整个心灵都交给孩子》,有《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很多年前,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看到这样一段话,它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他的精神世界充其量只相当于人类的童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与身体的发育、成熟一道与时俱进?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径。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细细阅读,该书全面地反映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我从他建议教师有关读书的内容谈谈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唐岳山 《人民教育》2013,(12):33-34
提起"中国梦·教育梦",我很自然地想起我生命中的良师益友马小平老师。他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没有特级教师的"光环",也不曾有过挂牌的"名师工作室",然而他却是真正有着"教育梦"的人,并一生都怀揣着梦想坚定而执着地行走。在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开始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当时,他和一帮同学痴迷地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一起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感动,对帕夫雷什中学那样的学校充满着期待。也就在那时,"教育梦"在他的脑海中孕育,"梦"中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之魂,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立足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就喜欢读书。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帮助形成这种愿望。因此兴趣评价对学生是极其重要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9.
1.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提到阅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读文学著作,其实学习数学同样需要阅读.首先,学生要学会阅读教材.随着学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被誉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活的教育学",先后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20世纪70年代末起,他的30多部著作陆续被译成中文出版,深受我国教育工作者喜爱。本文逐部加以简要介绍,旨在展示这部百科全书的恢宏框架,为读者提供进一步搜寻阅读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谐统一。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中,美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认为,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在他撰写的著作中都有关于美育的阐述,系统、全面地论述了美育的任务、意义、途径等。在实施教育转轨的今天,重温苏霍姆林斯基有关美育的论述,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著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被誉为"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活的教育学",先后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20世纪70年代末起,他的30多部著作陆续被译成中文出版,深受我国教育工作者喜爱。本文逐部加以简要介绍,旨在展示这部百科全书的恢宏框架,为读者提供进一步搜寻阅读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的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关于阅读教育他做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论述,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100篇文章中,就有38篇是关于阅读教育的论述。他认为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自我教育。培养开发智力。构建智力背景.减轻学业负担。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他的阅读教育思想.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作文》2007,(10)
如何让学生的作文顺利起步?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是三年级作文教学要关注的主要话题。一、引导学生阅读,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  相似文献   

16.
《新作文》2007,(11)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可见,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中学阶段的培养尤其重要。怎样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多年以前,在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我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它使我刻骨铭心“: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许多年过去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日俱增。是的,如果说人类的物质文明可以通过建筑、工具等物化的形态保存和延续,那么人类的精神文明如何保存和延续呢?一个刚刚诞生的新生儿,他的精神世界充其量只相当于人类的童年,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精神世界又如何随身体的发育、成熟而丰富、充实?我认为读书是实现以上目的的必由之路。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书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度过。苏霍姆林斯基还说过:“学校里可能什么都足够多,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需要的书,或如果不热爱书和冷淡地对待书,这还不算是学校;相反,学校里可能许多东西都缺乏,许多方面都可能是不足的、简陋的,但如果有永远为我们打开世界之窗的书,这就是学校了。”但是,放眼全国,读书的问题依然非常严峻,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大问题。其实,一个人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主要是在学校养成的,当学校的教师都不读...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创办的巴甫雷什学校当校长的时候,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引来了许多老师学生驻足观看。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摘下了那朵玫瑰花,从容地向外走去。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漂亮的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玫…  相似文献   

19.
"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阅读,那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番话可见,数学的学习离不开阅读. 在我们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在进行怎样的数学阅读?我们来关注一下. 现状一:数学课本——弃之不用.  相似文献   

20.
(上接第260期第12页)   数学课本,让不让学生自己先学?   有位在小学、初中数学成绩蛮好的孩子,到了高中却感到学习数学有些困难,成绩在不断下降,于是来找我指点迷津.我猜测他对数学课本可能十分陌生,果然,他说数学课本他从来就没有读过.还说:“学数学就靠听课、记笔记、做习题.“他的问题在于没有学会独立学习,没有摆脱对老师的依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他阅读,他日后在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