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中文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美学大多是作为选修课列入自考课程,且课程名称不一,教材选用也不尽不同。或称“美学”或称“美学”、“美学原理”、“美学概论”,或称“审美学”等等。本刊常常收到一些自学者的来信,要求对这门学科作些辅导。鉴于目前美学科尚无指定的统编教材,笔者拟先从以下两个方面,浅略地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自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少人认为,《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和原理,并能够用基本理论和原理分析现实问题,这种认识自然没有错误,但是笔者认为,《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止于此,更重要的是要使正确的理论内化为学生的政治理想和追求,成为学生人生观的一部分,这应该是《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和追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当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中国,这方面的工作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两句《老子》中论道命题所包蕴的重要美学原理,运用当代学人据《周易》创造的“易象”、“象素”美学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雨帆集》之“立象以尽意”、“立象之过程”和“大象之形声”,对《雨帆集》借助事物塑造形象所表达的情感、观念和义理,及其艺术成就,作出了肯定评价,并充分肯定了其中所表达的正确人人关系和天人关系。作者认为:“人的本质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这‘三观’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人关系和天人关系。因此,正确地解决这两个关系是解决‘三观’问题的关键,也是提升人的本质的根本所在。《雨帆集》的大象的意义或价值。从义理的角度讲,主要就在于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这两个关系上提供了示范。”  相似文献   

4.
美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理论性强,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自学者面对抽象繁多的名词概念,如何识记,这是每个自学者都应考虑的一个问题。我在自学过程中,对书中的名词进行分类记忆,不仅便于记忆,而且不易忘记。现总结如下,希望能给人家以帮助。著作记忆就是把和著作有关的作品放在一起记忆。这里所说的著作不仅包括理论作品,也包括著作中所提出的观点等。前者如,《美学》(Aesthetica):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美学和人有密切关系;美学与人生价值密切相联;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德国鲍姆嘉登175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当代西方环境关学开始了理论研究与著作译介,表明环境关学的影响正在日渐扩大,并有望形成新的关学范式,这组学术笔谈旨在回应这一新的学术领域。程相占的《中国环境关学思想史研究的当代意义》从“重写中国美学史”、“与西方环境美学展开理论对话”、“丰富当代生态智慧”3个方面讨论了中国环境关学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并提出“探索生态智慧”应该成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思想主题。马明的《中国古代城市美学“象天法地”原则初探》借鉴美国城市设计大师凯文&;#183;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提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象天法地”原则是中国古代城市意象创造的根本原则。李静的《始宁别墅与谢灵运的环境美学思想》以谢灵运的始宁别墅为研究对象,提出其选址与建筑设计体现了参与式的环境审美思想,使人在自然环境中仰观俯察而返归自然之性,从而更好地体验与自然宇宙一致的“生命的节奏”。王萌的《宋代山水画论“气韵生动”命题的环境关学内涵》集中讨论了宋代山水画论继承了“气韵生动”命题.指出该命题在宋代成为一种环境感知与环境体验模式.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关学对于艺术与环境关系的理解,有着浓厚的环境美学内涵。张乾坤的《从“取景在借”看李渔的环境美学思想》从审美模式、审美观照方式、审美体验等方面讨论了李渔的环境关学思想。5位作者分别从总论与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环境美学思想切入,试图粗略地勾勒出中国环境美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和历史轮廓。  相似文献   

6.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对自学者来说难度较大,一是无人指导入门难,这门课程在学习方法上不同于在它之前所学课程的方法,如高等数学、物理、电子基础等;二是实验与自学同步进行难,无实验设施、实验方法、实验指导等。对每个自学考生来说,并不能像在校生那样有优越的...  相似文献   

7.
[说明] 自学考试中的作文试题,是对自学者思想水平、业务能力以及写作本领的综合检验。无论是中文、文秘专业的《写作》中的作文,还是其它有关专业的《大学语文》中的作文,都能检验出不同专业的应试者在这些方面的真实水平。事实证明,尽管有少数考生的作文在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技法等方面无可挑剔,但也不可否认,绝大多数考生在这些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是相当严重的。这样就大大地限制了应试者取得较好的成绩。为了提高广大自学者的写作水平,我们设计了作文评改练习自测题两则,希望自学者对这两篇不同文体的作文从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与我们提供的参考答案要点相对照,从而找出自已的差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提供的两篇作文,其中的记叙文《日光》是从我省1996年上半年高教自学考试《写作》的作文试卷中选取的;议论文《谦虚,指引我们进步的启明星》,则来自考生的日常写作练习。两种文体的练习自测题兼备,目的在于引导自学者牢牢把握记叙与论说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特点,进而在考试时的实际操作中对两种文体的任何一种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西方最早的系统阐释修辞原理的著作,同时也包含着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与观点。《修辞学》将“修辞”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肯定修辞术与论辩术(逻辑)一样都可以表现真理,修辞学以命题的可信性和可能性为前提,这些观点奠定了西方修辞学传统并有助于艺术本体和艺术真理等问题的反思。《修辞学》中关于“怜悯”与“恐惧”情感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悲剧的功用;《修辞学》的性格分析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的性格描绘,它建立在情感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西方典型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修辞学》中的风格理论并非出于纯粹美学上的考虑,由于它强调了“受众”的作用,成为后世从美学和文学意义上理解风格的理论的重要出发点。《修辞学》关于隐喻的讨论,不仅形成了古典派隐喻论的基本观点,而且启发了现代美学、诗学的隐喻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贤江论青年自学徐书业杨贤江是中国现化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十分关心青年问题。杨贤江最早对青年自学问题给予关注是在1920年,这年12月,他在《学生杂志》上发表了《自学的成功卜一文,到1923年,又陆续发表了《勖自学者》、《再勖自...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通史》学习方法漫谈吕炳丽《中国通史》内容丰富、资料浩瀚、头绪繁多,怎样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试就这门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谈谈个人的意见,供自学者参考。一、读书方法1.读目录。目录是全书的缩影和提纲,纵观目录.思其所云.构成轮廓,初获印象。如...  相似文献   

11.
赵欣 《现代教育》2005,(11):39-41
作为理论著作,《美学原理》在总体上必然呈现出严肃性、系统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基本概念要以严肃的态度做出精准的理解;同时,除了掌握每一个具体理论问题,更要有系统的把握。其中应重点掌握的是“美论”、“美感论”、“审美范畴论”和“艺术论”部分。当然,对于“绪论”和“美育”部分的基本问题我们也要搞清楚。  相似文献   

12.
《操作系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应用专业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自学教材是谭耀铭主编的《操作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系统软件,学习并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原理和应用并重,知识比较抽象,学习时需要反复的领会基本原理、理解基本机制,单纯的死记硬背远远不够,所以对于初学者,尤其是自学者来说,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该课程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3.
《综合英语(一)》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必考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考试,自学者能够得到10个学分,同时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为学习英语专业所需的其他英语课程打好基础,以便顺利通过其他课程考试,获得英语专业本科文凭,使自己成为国家需要的应用型外语人才。下面我就考生如何准备《综合英语(一)》考试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滋味”是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曾经大量出现过的美学概念,许多有影响的文艺理论著作,都曾不同程度地论及到“滋味”的问题,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以“滋味”这一美学概念为核心的“滋味说”。所以对“滋味说”的研究,也就成了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系统而深刻地认识“滋味说”,探究其源流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滋味说”的源头究竟何在呢?通过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全面考察,笔者认为,“滋味说”的源头在钟嵘的著名文学理论著作《诗品》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美学遭遇到两个难题:一个是在分析主义美学视域之下,"美是什么"问题的合理性无法得到证明;另一个是在审美经验理论视域之下,审美知觉、审美注意的形成及来源无法解释。吉林大学李志宏教授的新著《认知美学原理》(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出版)在这些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认知美学原理》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美学理论,运用现代认知科学研究的新成果,结合审美实践,对美学的原点性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该书认为,分析美学主要运用语义分析方法进行美学理论判断,这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科阶段必考的公共课。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这门课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的考核目的和要求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自学者比较全面系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掌握资本主义部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认识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发展规律,认清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和基本矛盾,懂得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了解资本…  相似文献   

17.
《成本会计学》重点、难点分析郭爱军郭跃显一些考生反映《成本会计学》这门课程比较难学,往往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而收效并不明显,这里专门就成本会计学的几个难点重点问题加以分析,以期对自学者有所帮助。一、从总体上把握《成本会计学》的内容和体系在开始自学成本...  相似文献   

18.
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他的主要著作《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发展能够达到的境界》等,提出了人本心理学美学的主要观点,构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当代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审美需要论研究人的需要的动机理论,在马斯洛的理论体系中具有核心的意义。在马斯洛以前,关于动机理论有两派意见相互对峙:一派意见认为动机起因于生理上的缺乏,可称之为“匮乏性动机”;另一派意见认为动机产生于探索、创造和取得成就的欲望,可称之为“成长性动机”,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级说”完成了将这两派意见统一起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财政与金融》是自学考试中难度相对较大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内容体系繁细、具体、层次和头绪较多,特别是不少范畴和问题之间或包含交叉,或相近相似,或形同实异,或联系和区别较为曲折、隐弊,客观上给自学者清晰、准确、系统地理解和把握其知识内涵带来了一定困难。鉴此.  相似文献   

20.
“实践美学”是近年美学界的热门话题。“实践本体论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和“新实践美学”等,已成为近年一个重要的美学流派。有种意见认为:“实践美学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而且是中国当代可以参与世界美学对话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流派”,“实践美学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标志”、“主导潮流”、“一枝独秀”;“新实践美学”已“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新形态”。这些判断究竟能不能成立呢?“实践美学”的诸多观念需不需要进行理论反思呢?这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界特别关心也应予以回答的问题。其实,将“实践”充当本体论并与“存在论”、“现象学”等结合起来就说成是美学理论的“中国化”或“中国特色”的;将某种抽象人性主体的“主观性”、“经验性”和先验范式,某种变种的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和某些现象学思想说成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将具有实践唯心论成分的本体观、脱离中国社会实际和真实价值诉求的美学学说,说成它“把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引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无疑是值得讨论的。 鉴于此,我们组织了这样一组笔谈,就“实践美学”诸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这几篇文章的见解不尽相同,但大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讨论,能引起美学界和文艺理论界的重视,以推动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