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识序数的教学 进行序数变式的练习:“序数”是反映序列中每个物体的位置,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但序数教学却多是排成整齐的横列,多是从左向右认序数。在初进行认序数时,这样做是必要的,整齐地排列,习惯性地排序,有助于幼儿较快地认识序列中的序数关系,但若总是这样让幼儿认序数,则会对序数的认识狭隘而固定,不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因此,应在序数教学中,多进行一些序数变式练习,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内容: 学习序数第一至第五。 二、教学目的: ①学习序数第一至第五,认识序数的方向性,使幼儿知道同一物品,从左数和从右数所排的位置是不同的; ②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3.
相邻数教学是数形成和序数教学的继续和加深。目的有二,其一是让幼儿掌握相邻数的实际意义,理解某数与相邻两数多1少1的关系,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其二是让幼儿能找出10以内序数中漏掉的数,更牢固地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加深对数的抽象性和顺序性的认识。我是这样教幼儿学习相邻数的。一、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的意义1、幼儿谈自己家的邻居。要求住平房的幼儿讲出紧挨着自己家左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五岁11个月~6岁2个月幼儿掌握数概念和加减运算的情况,了解幼儿在学习《计算》中的准点及教学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以求提高本区幼儿园《计算》的质量.一、调查对象本区红星、革新、长征、友谊、团结、马泾桥等六所幼儿园共120名幼儿.二、调查内容根据幼儿数概念形成的指标及加减运算的基本要求,结合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大纲内容,从以下几方面设计测试题目.数概念:基数—①点数,②目测数,③按数取物;序数—①讲出序数,②找出数的位置;数序—①顺排,②倒排1~10的数字卡和圆点卡;相邻数—①找出与某数相邻的两个数,②讲出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数守恒—①同数量、不同大小  相似文献   

5.
林菁 《福建教育》2011,(10):49-53
自然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一般用“第几”来表示。序数教育的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并掌握序数词,难点在于从两个维度判定物体所处的位置。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和掌握序数词,一般比较晚,因为认识和理解序数要求幼儿。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如能一一对应地点数物体.有给物体或数目排序的经验,了解数的顺序,掌握序数词等。研究表明,幼儿最初分不清基数和序数,两者常混淆。  相似文献   

6.
从给物说数、比较多少、圆点排序和选序数4个方面探查30名3~5岁的幼儿数概念(包括基数和序数)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数概念的掌握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其中4~5岁是幼儿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2)幼儿对基数和序数的掌握显示出不同的发展速度,基数发展在先;(3)幼儿数概念的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序数有两个作用:一是可用它来区别外表一样的多个物体,二是可用它来区别某些物体的排列次序和位置。序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教师应该帮助幼儿真正理解和掌握它。一、通过课堂教学使幼儿初步理解序数的作用。如为了使幼儿理解序数可用来区别外表一样的物体,教师准备好大小、颜色完全相同的三只皮球,上课时把它们分给小英、小华和小明三个小朋友。分好后,让这三个小朋友将皮球举起来给幼儿看一下,再将皮  相似文献   

8.
刘娟 《今日教育》2007,(9):17-17
设计意图 认识1-5的序数教学中,排序的方向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也是一个难点,方向变了,第次也会变。我为此设计了几个相关的游戏,一环扣一环,轻松地引导孩子进行了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序数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幼儿按顺序从第一数到第五,并能找到5以内序数的位置。 2.复习1—10的顺数和1—5的阿拉伯数字。二、教学准备: 磁性教具一套,火车、小公鸡、小兔子、猴子、松鼠、猫及1至5的数字卡片。三、教学过程: 1.复习1—10的顺数。老师拍手,幼儿数数(1—10)。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出比这个数多1的数。如:1(2),3(4),4(5)。分析:开始数数是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和为序数  相似文献   

10.
一点商榷     
看了贵刊1987年第2期第15页中《学序数的窍门》一文后,本人有点不同想法,提出来与作者商榷。我认为教幼儿学序数应从形象具体的事物入手,运用多种感官,不同手段,让幼儿理解序数这一概念,启发幼儿自己找出规律,不必套公式。如若用公式,则该文中的公式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对1992~1998年部分幼儿教育刊物中有关幼儿数学教育研究的文章进行了认真研读,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和思考。一、文献研究的主要问题的发展线索1992、1993年研究的主要问题:思维与数学教育,研究人员较多从幼儿思维特点来谈教学活动中的思维训练以及一些具体操作方法。1994年研究的主要问题:关于数学教育的研究文章只有一篇:《谈序数教学中的几个注意问题》。1995年研究的主要问题:儿童计算能力的发展。1996年研究的主要问题:关注数学教育中的宏观问题,如数学教育的效益、教改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中班序数教学是幼儿园计算教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是训练儿童思维的一项教学任务。序数教学是在充分掌握基数的实际意义和空间、方位、时间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中班孩子对于基数概念的发展早于序数概念的发展。因此,孩子在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自然数后,序数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序数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教孩子掌握物体的排列次序和数的方向。物体排列次序通常有如下几种:从左往右数;从前往后数;从下往上数;按时间先后数。当孩子掌握了简单的排列次序和数的方向以后,再帮助孩子掌握比较复杂一些的排列次序。比如:按大小、高矮、远近等为排列次序。经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训练,逐步使孩子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意图】“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数学认知版块的第一个目标。“有用”指的是数学就在幼儿生活中,真实而实用;“有趣”指的是探究数学问题及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都应是主动愉悦的。数学活动“小兵方队”是中班“学做解放军”主题活动中衍生的一个活动。教师围绕“序数”这一幼儿园数学核心经验,将音乐游戏与序数学习融合,鼓励幼儿以自身为对象感知并理解队列中的序数。幼儿在游戏中与数学相遇,伴着乐曲完成列队任务,在“思维的体操”中感受数学学习特有的“伴随紧张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的 1.教幼儿学习5以内序数,能从物体不同的方位、排列顺序说出物体的位置。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教具准备 1.5盒玩具、5种动物的头饰各一、照片5张(与头饰相对应)、小提袋一只。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幼儿对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因此,引导幼儿在会数数、会写数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数概念,从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简单问题是幼儿教师应重视的问题.教师要通过设置综合数概念的学习情境和使用生动、有效的语言指导,帮助幼儿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来构建自己的数概念.  相似文献   

16.
利用排序教学促进幼儿推理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刘希平,唐卫海,尹俊丽,冯丽一、问题的提出早期教育应以提高幼儿思惟能力为根本目标之一。尤其是幼儿园数学教育,更应成为促进幼儿思惟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而现有幼儿数学教学体系却存在一些弊端:第一,更加注重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的序数教学,是教幼儿认识事物的排列顺序,逐步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它的含义,使他们懂得“第几”是表示某一物体按次序来说是在“第几”个位置上,它和数量词“多少”是不同的。当问“多少”时,应该回答物体的总数;当问“第  相似文献   

18.
李欣 《今日教育》2009,(11):23-24
活动目标: 1.学习掌握20以内正、逆排序,培养幼儿的序数概念。2.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话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逐渐被引入幼儿教学的模式中。教学是一个过程,尤其是幼儿教学,在其奠定基础的过程中,不能仅单一的运用一种教学模式,把“问题”和“对话”科学的联系在一起,二者舍二为一才更能开发幼儿的潜质。本文主要是对幼儿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方法的模式进行简略分析,以期提出更完整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学龄前儿童计算能力的发展课程教材研究所曹飞羽对儿童进行早期数学教育,不仅需要研究了解幼儿数概念发展的特点,也需要研究了解幼儿计算能力发展的特点。只有掌握幼儿计算能力的发展规律.才便于正确地确定幼儿计算教学的内容,提出适宜的进行计算教学的方法.同时也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