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新变化   1.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为知识的传授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上.……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的角色必须转换。一、教师须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必然要充当起促进学生学习的角色。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首先需要转换的一个角色就是: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一直扮演着“知识的占有者”、居高临下“绝对权威”的角色。在新课程改革的东风下,我们要对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以求不断发展。一、导师角色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教师要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做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的导师。1.引导学生提高能力。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义务,是为了谋生。教师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  相似文献   

4.
传统学校教育中,教师角色是知识的传授、知识的复制、班级授课的主导。在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教师必须转换角色,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为目标,加强学习支持服务,成为导学主体。  相似文献   

5.
石玺 《教育艺术》2004,(7):30-31
“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随着新的教育观念的产生,教学过程也应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以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的角色再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玉凤 《江苏高教》2006,(6):152-153
一、高校教师角色的再定位(一)知识的传授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仍然是高校教师的角色之一,但已不再是高校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其职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信息网络时代,学生很容易从学校外部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高校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知识学习的促进者,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看作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习得“能力”的过程。教师主要担当着一个语文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为被动的语言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向传导式的、以注重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语言能力和态度情感培养为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教师把语文教学更多地视为一个学生主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变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而要成为有效的教学设计者,语文教师必须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规律,树立全新…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所谓育人为本的课堂教学,即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向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角色转变,以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目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9.
从传统教学到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教师角色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过去的“纤夫”型的教师,转变为现在的“爱心牧者”型的教师。教师的角色转变是很重要的。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就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典型的灌输式的教学,教师就是“纤夫”的工作。现在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现代教师不能再把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发者、辅导者、合作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教师的角色要从过去的“纤夫”型,转变为“爱心牧者”型。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许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了沿袭固定的模式,教师熟于扮演权威的角色,而学生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历史发展到今天,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推陈出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面对充满竞争、充满信息、充满机遇的21世纪,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确立,当代大学生必须学会学习。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对象,以人自身的发展为目的,把学生看作能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但不应该成为一个等待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不应当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应该是“带着学生…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不少教育先驱早就关注人格教育问题,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完全人格教育”论。他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显然,真正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它还应当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教会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格、丰富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说得深刻:“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左右写作水平的人格因素主要是自信、进取心、兴…  相似文献   

12.
一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教育产生巨大影响。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使学校向社会开放 ,在时空上拓展 ,为个别学习提供很大可能。学习可在人—机—人之间进行 ,教师传授知识的职能部分或大部分为机器所代替。这将导致师生关系 ,生生关系的疏松、情感联系的淡化、学生的片面发展和人格分裂。教师面对这种状况 ,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 ,除了转变在知识传授方面的观念和方式外 ,还必须提升人格力量 ,因为这是教师的本质力量 ,体现教育以人育人的功能。教师要把人格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和资源充分挖掘 ,陶冶学生 ,培养他们…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教育观的转变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以学科为本”,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唤起人的主体精神。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意味着在教学中人人参与,师生平等对话,教师将由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课堂上的角色应当是: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应怎样更新教育理念,为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呢?一、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者中国传统的教育为教师的角色与任务做了如下定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授知识、解惑答疑。认为这样就尽了为人师的义务。然而在新形势下,教师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改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会发生如下变化:1.由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  相似文献   

15.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应担当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带给教师的最大挑战是角色的根本转变,即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教师不仅仅传授知识,更应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所应担当的角色作粗略探讨.一、教师是创造者自主学习是一种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学习方式.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数…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传授知识、教育学生、解答疑难问题的人。教育信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冲击着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改变着教育教学的环境、过程、方式、方法,同时对教师角色的转变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教师不再是教育教学的主宰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要顺利完成这个角色转换,就必须从自己做起,从传统角色定位的束缚中走出来,在新课程的环境下重新理解和塑造自己的职业角色,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那么,如何从传统教师转变为新型教师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秦春洲 《文教资料》2006,(2):134-135
在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为本、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围绕“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满堂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疲于记忆;教师主要担当着英语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了被动的语言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向传导式的、以注重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语言能力和态度情景培养为特征的、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教师把英语教学更多地视为一个学生主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英语教师应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引发教师角色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教师的角色大致有以下几种转变: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创造思维的培育者教师指导的主要内容:学习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生活指导,教会学生与人相处,有责任心,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生涯指导,帮助学生作出发展规划,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思维的培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作为“指导者”和“培育者”的教师,必须具备三种教育理念:(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即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的输出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等传统的角色定位束缚中走出来,在新课程的环境下重新理解和塑造自己的角色:由原来的课程复制者转换为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换为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由“单一学科型”教师转换为“跨学科型”教师。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才能适应“终身学习”、“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吴禹 《贵州教育》2010,(7):46-46
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求教师要能转变角色——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唯一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