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前,在一次学术会期间的晤谈中,出于同样的紧迫感,我与汪涌豪先生曾经提到有意对古代文论范畴作宏观的、历史的探究。当时他说,你们得抓紧啊,复旦相同的课题研究正在进行呢!如今一部洋洋五十多万言的大作已在案前:汪先生的《范畴论》,王运熙、黄霖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三部专著之一。古代文论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是范畴研究。从早年对风骨内涵的论争,逐步扩大到对和、气、体、势、味、韵、意象、境界……的阐释。刘勰说:“诠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虽复轻采毛发.深极骨髓。”范畴研究亦然。即使逐一作详尽的…  相似文献   

2.
张新新 《编辑之友》2022,(10):79-87+112
文章认为中国特色数字出版话语体系的建构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达体系,新范畴旨在解决数字出版话语框架问题。首先,指出数字出版范畴是反映数字出版本质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是数字出版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是数字出版客观存在于脑海中印证、固定和积淀下来的重复认知模式和框架。继而,文章提出数字出版范畴体系建构的自主原则、学术原则和开放原则三个基本原则和实践抽象、范畴继承、范畴改造、范畴移植、范畴融合、范畴扬弃六个建构方法。随后,文章概括了由数字出版本体论、运行论、进化论、主体论、客体论、价值论、方法论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框架结构。最后,文章提出了数字出版范畴体系是由元范畴、核心范畴、基本范畴和普通范畴所构成的逻辑统一体,并重点论述了15个基本范畴、调节和治理两大核心范畴以及数字出版这一元范畴。  相似文献   

3.
用西方文论概念划分中国古代文学,存在很多误区,如诗、文。文章依据字源,结合其使用语境,详细考察了唐前典籍中诗、文、意、志等,认为诗、文同源于心或意,兼有记录与审美功能,并且在范畴上有交集。  相似文献   

4.
用西方文论概念划分中国古代文学,存在很多误区,如诗、文。文章依据字源,结合其使用语境,详细考察了唐前典籍中诗、文、意、志等,认为诗、文同源于“心”或“意”,兼有记录与审美功能,并且在范畴上有交集。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个传播媒介是口语.口语传播媒介在资料的保存、地域性的形成、生命力的再现等方面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文学的口语传播形式主要分为唱、讲、诵、说四类,包括吟唱、演唱、讲学、论辩、吟诵、朗读、谈话、说书等形式.  相似文献   

6.
汉魏六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完成其基本结构轮廓的时期。从文学上讲,自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自觉地完成其理论结构体系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学名词如繁星一样,灿烂生姿。诸如:言志、缘情、文章、比兴、神思、体性、文气、风骨、隐秀、通变、文、文章、丽、心游、典雅、宗经、辨骚、新变、放荡……《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按文德、文术、  相似文献   

7.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理性认识活动。科学本身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构成的理论体系,而概念是构成理论体系的单元。要使编辑学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正确揭示其中每一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关于“编辑”的含义,是研究编辑学理论体系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如果对“编辑”的内涵和外延缺乏科学的认识,编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就会产生困难。对此,本文提出些很不成熟的看法,希能进一步展开争鸣。  相似文献   

8.
何明星 《出版广角》2014,(15):14-17
正文章以世界图书馆收藏《先秦魏晋南北朝诗》的馆藏数据为依据,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大家逯钦立先生学术成就的世界影响。这种基于学术成果传播范围的学人评价为中国学术的世界影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大家逯钦立先生,以先秦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汉诗研究、陶渊明研究、汉乐府研究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享有大名。尤其是他以一人之力,从1939年至1966年,历经27年  相似文献   

9.
新文科建设是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和紧迫任务.新闻传播学属于新文科中应用型文科的范畴,担负着新时期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其对应的职业又同时具有国家信息载体以及中国声音放大器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特殊要求.本文拟从如何建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10.
一每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理论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各自的逻辑起点。这里所说的逻辑起点,是指学科结构的起始范畴,是指理论体系的始自对象,它是隐含于体系之中的控制整个体系的范畴演绎发展的机制。逻辑起点在学科的分类和学科体系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不同质的规定性决定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向,制约着学科领域的学术范围;不同逻辑起点的规律性延展,构成了不同学科的独定模式,展现出这门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分野界线。因而,逻辑起点既是我们把握已知科学规律的瞭望窗口,又是我们窥探未知领域奥秘的开门钥匙。无论我们是要辨析以往的理论体系是否合乎客  相似文献   

11.
突破以描述过程来定义出版的认识局限,探寻"什么是出版"这一出版学理论的核心范畴,分析出版学逻辑起点质的规定性.发现出版是人类知识活动范畴中的独有的文化现象,知识存在方式是出版学理论的起始范畴和始自对象,出版学应当以此为逻辑起点,以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为逻辑中介,以出版活动基本规律的总结和把握作为逻辑终点重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出版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的提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出版传播学是通过对出版传播现象的研究,揭示出版传播规律的科学.它是基于出版学和传播学的双向需求提出的.出版传播是人类创作、编辑作品,经过复制公之于众并被接收或接受的社会传播现象(活动).由出版传播这一核心范畴及其派生的一系列基本和次属范畴,以及范畴引发的一连串命题,按一定逻辑构成了出版传播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谌笛 《新闻窗》2012,(1):34-35
我们今天所讲的马克思主义,无疑讲的是已经与时俱进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如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正基于此,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遭遇西方批评话语和研究范式后,始觉欣欣然,后觉茫茫然,终觉惕惕然。但如何建立起一套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当代性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体系,始终是20世纪中国学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为此在这百年里,研究著作、学术论文层出不穷,其中新见与旧解杂陈,经验与教训并列,情形纷繁复杂,让人目不暇接。历史的车轮走到20世纪末,全球一体化促使学术研究趋向开放化和多元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也步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此,梳理千头万绪的学脉,探究林林总总研究现象背后的学术规律,成为目下的当务之急。同时,这也是跨世纪…  相似文献   

15.
近年出版的为全国卫星电视教育培训在职中学语文教师而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一书,是一部较有特色的教材。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内容上注意了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实用性。”“不仅向学员全面讲授系统的中国文学史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培养中学教师阅读、分析和评价古代文学的能力。”既注意全面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现象,也加强了对重点作家各类代表作品的分析。每章前设“学习提示”,介绍该章的重点、难点,提供学习方法,提出学习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以来党的新闻出版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基本原理与当代时代特征、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的新闻出版工作指导思想的最新内容,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确保我国新闻出版业融合发展、建成新型主流媒体和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的光辉指针与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7.
浅论言尽意     
国新婵 《大观周刊》2012,(47):13-14
言尽意这一命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内部规律之一,言与意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争论和探讨的话题。本篇论文试图通过一个新的视角来阐释言尽意这一观点。即通过言的启发作用,文学作品的接受者可以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可谓言尽意矣。所谓的言不尽意只是由于文学创作的主观因素的局限性而导致的,不可苛责于语言。  相似文献   

18.
新闻的真实性是什么——兼论新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理论范畴上,新闻的真实性长期以来处于被悬置的状态。本文在梳理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阐明:真实性只是新闻传播或新闻工作(joumalism)的首要准则,而不是新闻(news)的首要特征,也不是新闻价值(news values)的首要因素或不变因素。在证明这一观点的过程中,还修正了关于新闻特征的看法,阐明事实性、新鲜性、公开性才是新闻的基本特征;同时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即: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必须讲究科学性,只有将有关的理论概念科学地纳入理论体系之中,找准理论概念的范畴归属,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才能走上真正科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南迅 《新闻记者》2003,(7):25-25
南京大学新闻系丁柏拴教授的两部新闻学新著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分别由新华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丁柏栓主编的《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一书,是由他主持的教育部“九五”社科规划项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由他主  相似文献   

20.
戴建秋 《大观周刊》2012,(29):20-21
交换这一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攻坚阶段之时.正确理解并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交换理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按照历史与逻辑的顺序,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交换理论的主要内容。以期为本领域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