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扬的一个最本质目的是为使孩子确立起一种内部激励机制,即当孩子做了好事、完成某项任务时,不需要外部表扬就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也是孩子成年后从事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原动力。所以,对孩子的“表扬”“奖励”是为了今后不必再进行针对具体事件的强化,是为了“不表扬”。正确恰当地对孩子进行表扬一般来说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父母在奖励和表扬时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将二者巧妙配合,灵活运用。1.三岁以前的孩子,经验很少,他们对某些精神奖励方式缺乏体验,而更看重他们所熟悉的某些物质奖励,比如好吃的糖果、玩具等,…  相似文献   

2.
表扬的尺度     
孩子都是喜欢听好话的,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很容易从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我们常常以为对孩子要以积极表扬、鼓励为主,消极批评会使孩子灰心丧气。但是,为了孩子的性格塑造,适当减少表扬对孩子是非常有好处的。那么,要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我们首先应该关注“表扬”背后我们真正的想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3.
蒋红 《成才之路》2011,(2):I0015-I0016
表扬是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教育方式。但我们们的一些不恰当的表扬可能产生不了任何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伤害到孩子,所以表扬也要有“道”,如何表扬学生呢?  相似文献   

4.
曹海云 《考试周刊》2011,(89):219-219
表扬是众多家长和老师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表扬是对孩子的认可、肯定和赏识,体现了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爱和期盼。在集体中表扬孩子还能对周围其他孩子产生影响,促使更多的孩子明白事理,认清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镇一说过:“对孩子的赞美和赏识不是无原则的,而应该是运用科学的、适用的方法,使孩子切实受到深入人心的鼓舞。”家长应当学会正确表扬孩子。表扬要适度、要恰当、要具体、要客观、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恰到好处的表扬才能真正打动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许一声。”表扬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表扬是万万不能的。因为它是通往孩子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是照亮孩子未来的指路明灯。表扬,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表扬.能促使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的个性。作为教师,切莫吝啬表扬。新学期我接手了一个新班。这个班和原来的班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在我看来,幼儿因受其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达到“受表扬(成功)时不大喜,受批评(失败)时不大哀”的境界。因此,孩子受到表扬或取得了某些成功乐一乐,受到批评时伤心、流泪,只要顺乎自然,我以为无可指责,因为这符合儿童的心理卫生。不管是表扬或是批评孩子,目的是让孩子正确地认识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都崇尚表扬孩子的教育方法,但往往偏离了表扬的初衷,表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不表扬。教育孩子,不能像养花,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呵护;培育孩子,应该像种树,只给孩子恰当的营养。正确、恰当、巧妙的表扬才能深入孩子的心灵,激励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七分表扬三分批评周微云编译我们为什么要责备孩子?无疑是为了让他们成长为一个“好孩子”,更确切地说,是为了让他们成为有责任心和自理能力的独立的社会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面对淘气、哭闹不听话的孩子,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忘记了教育的目的而任凭感情使然,对孩子进...  相似文献   

10.
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表扬”的魅力之所在。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学生对老师的表扬与赞赏是十分重视的,表扬不但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和责任心,而且使孩子会尽力将事情做的更好,会更有成绩。但教师在表扬时不注意艺术,往往会有一些反面作用,因此表扬需要艺术。一、表扬要具体,有针对性小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当你笼统的表扬他时,他易产生自我满足感。如:“孩子,这段时间表现挺好,希望你继续努力!”、“你表现不错嘛!”等表扬的话,确实有可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各方面已经做的不…  相似文献   

11.
表扬是教育孩子常用的方法之一 ,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很难想象一个极少受到表扬的孩子将来会有多大的出息。但在生活和工作中 ,经常有一些家长或老师抱怨“表扬对孩子作用不大”。其实 ,这是由于他们尚未掌握表扬的技巧。笔者认为 ,表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表扬要适时孩子的行为与成年人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们一般是孩子们出于对成年人的模仿或受好奇心驱使、在心血来潮的情况下作出的 ,具有无意性的特点。孩子们往往不知道、也不考虑其行为本身性质的好坏和其行为的后果 ,他们大多会在行为结束后不久就…  相似文献   

12.
说到表扬,有谁不会?可是把表扬作为一种育人思想、育人艺术去开启心灵,启迪智慧,挖掘潜能,张扬个性,将表扬用鲜活用彻底用出高效,回答就不轻松了。成功是成功之母。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成功的路上离不开表扬。大行其道的“赏识教育”,就是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杰作。作为教师,要敢于和善于表扬,既要赞扬“美丽”的优点,又要欣赏“可爱”的缺点,才能创造出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心理氛围。表扬的武器既然如此锐利,为什么不少老师用起来却显得那么吝啬、苍白,而与此相反的责备、申斥、挖苦之声却念叨得那样上口呢?可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表扬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大多数家长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由于每个家庭所采取的表扬方式不同,最后导致表扬所产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当闲情抛出“你会表扬孩子吗”这个话题时,爸爸妈妈们各抒己见,大家一起分享了许多表扬的方法,同时也谈到了不少困惑和担忧:  相似文献   

14.
表扬要适时适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扬是教育者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教师认为教育者应尽量多用表扬,往往拿来便用,却很少考虑其效果如何,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那么,做为教育者应如何使用好表扬这个“武器”呢 ?   人的一个需要是渴望得到肯定。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学生更是如此,这是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表扬的作用是激励孩子,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乐于保持并发扬下去。但需要注意,表扬一定要适时适度。否则,不当的表扬将会引发副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当的表扬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夸大事实的表扬。这种人为拔高的…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采取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方式,决不能滥用表扬,表扬也需技巧。 一是表扬不能过多。过于频繁的表扬,会失去表扬的意义和作用,并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使有的学生由此养成为赢得老师的表扬而做好事的习惯。 二是对学生的表扬要实事求是。有的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常常给学生戴“高帽子”,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和成绩,这等于给他们埋下了骄傲自大、狂妄自负的种子,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是对学生表扬要注意场合和环境。有的教师喜  相似文献   

16.
表扬孩子是每位家长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手段,理论和实践告诉人们:表扬孩子有学问。一、客观公正。表扬孩子要尊重事实,不厚此薄彼,不搞一俊遮百丑。表扬只有公正,才有说服力,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果断及时。渴望表扬是孩子们共有的心理,及时表扬效果更佳,错过时机效果就会  相似文献   

17.
在本刊今年第四期的“家长沙龙”上,我和妈妈们讨论了如何表扬自家孩子的问题。热火朝天的讨论刚刚告一段落,哲哲妈妈就在网上向我述说了她的苦恼:“我带哲哲去一个姐姐家玩,姐姐的表现让我由衷地赞赏,我就情不自禁地表扬了她,哲哲却因此而不高兴。他说:‘你只表扬姐姐不表扬我,那你就是在批评我!’哲哲最近常常会嫉妒我对别的孩子的表扬,你说该怎么办才好啊?”我觉得哲哲妈妈提出的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于是,我再次组织各位妈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反向表扬     
工作中我们常常强调表扬的作用,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以求他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觉反向表扬的效果也不错。在一次谈话活动中,我们谈到了剩饭的问题。不知是谁一下子站起来指着安家桢说:“安家桢不吃青菜,每次都剩饭。”这下全班小朋友都开始喊道:“对,安家桢总是剩饭。”“要不他总是长不高。”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得安家桢表情十分难看。为了不让安家桢的自尊受到伤害,我便对小朋友说:“安家桢总是剩饭吗?我没有注意到呢。要不咱们今天看看他到底有没有剩饭?”小朋友听了都说行。…  相似文献   

19.
孙若师话题目录一~呼~~~~~一月卜..~~~一一一一一一一__一__一( k表扬孩子也有学问“妈妈r,不要在人多的时候表扬我啊!”和表扬孩子的必要性、科学性、艺术性表扬怎么不灵了?@本刊编辑部 @张纯颖  相似文献   

20.
表扬作为一种强化孩子优点的教育手段,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师不适度、不得当的表扬,也会给孩子带来某些负面影响,如盲目自负和优越感,经不起失败和批评等等。那么,为了使孩子既能积极上进,努力争取荣誉,又不患得患失,能正确对待失败与批评,教师就必须讲究表扬孩子的方法和艺术。一、调整表扬的基准点,变横向比较为纵向比较教师评估孩子的某种行为、能力,决定是否给予表扬时,一般都倾向于作横向比较,即以同龄孩子作基准点。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各不相同,用甲之长去比乙之短,就难免失之偏颇。这样一来,往往只有聪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