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卓玛:头受过伤,会影响智力吗?初中和同学打闹时我不小心撞到椅子角,当时头有点晕。高二的时候,一个同学惹我,我和他打闹时摔跤又撞到墙上。从小到大,我都喜欢思考问题,我害怕头部受伤,自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
  他,是一个小男孩,名叫吴泽震(化名)。他虎头虎脑的,虽然并不帅气但是在一年级第一眼看到他时我就觉得很喜欢。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给了我无数的“惊喜”,让我哭笑不得。他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有些娇生惯养,各方面习惯不好。上课爱说话,好动,坐不住,管不住自己,喜欢吃零食,性格很外向,有时特别任性,喜欢和同学打闹。  相似文献   

3.
<正>情景展现——小航的一天小航是一名高一学生。他每天早晨都要排十几分钟的队才能吃到早饭。饭后的早读时间,经常不知该读什么,一晃早读时间就过去了,总是感觉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学到。课间,小航认为应该劳逸结合,所以不是和同学聊天,就是和同学打闹。中午午饭后,他经常热火朝天地和室友讨论游戏、电影等,没睡午觉,下午上课时有些打瞌睡。  相似文献   

4.
他课下不喜欢和同学们追逐打闹,只愿静静地坐在教室的那个角落里——仿佛只有那个角落才是他的天地。我走近他,他的眼睛里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混沌和茫然。这是怎样一个孩子?他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中呢?孩子叫小鹏,作为他的新任班主任,我急切地想知道这一切。  相似文献   

5.
我们班有个活宝,上课回答问题时老师没请他,他会做出一副生气的样子,然后重重地跺脚。下课经常打闹,还喜欢搞恶作剧。不过虽然他不守纪律、经常惹老师生  相似文献   

6.
初闯美国开了眼 室友的车是一部看上去八成新的二手本田,是我在国内就一直钟情的款型,新车在国内价格至少20万,而他只花费了6000多美金.坐在他的车里,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幻想着不久的将来就拥有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看见我这兴奋的样子,室友笑着说,刚来美国都是这样,其实这车在美国根本不算什么事,你很快会拥有的!  相似文献   

7.
夜深了,Andy Liu回到了他在Perkins Hall的宿舍,他在贴着毛泽东头像和"LET’SPARTY(一起开派对)"海报的宿舍门口犹豫了一下,推门而入。Andy咕噜着跟他的美国室友打了个招呼,身后拖着他从中国带来的大箱子,箱子里装着Andy的床单、枕头还有一些换洗衣服。美国室友客套地问Andy需不需要帮他收拾箱子里的东西,Andy尴尬地呆在原地,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回答室友。片刻的沉寂之后,Andy只得放弃了回答,静静地开始玩电脑。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所教的班级是六年级,班上有个学生叫王皓。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所教的班级是六年级,班上有个学生叫王皓。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  相似文献   

10.
一天晚上,女儿和我聊天。她说邻班有个叫晓安的男生,最近两只手都骨折了。平时,晓安不爱学习,比较顽皮,喜欢打闹,许多同学对他都没好印象。女儿笑着说:"这次他右手骨折,他们班同学都说他是自找的,说这是报应。全班同学都取笑他,说他对左手和右手一视同仁。"很明显,女儿也像那些同学一样取笑晓安,把别人的不幸当作笑料,没有一点同情心。  相似文献   

11.
黄昕 《教师》2013,(7):35-35
一、案例介绍我班有个学生叫王XX。他上课无精打采;下课喜欢追逐打闹,作业不做,做也是抄别人的,书写相当潦草,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成绩非常差。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投拆,弄得我很头疼。我知道,我又碰到了一个问题学生。于是,我找他谈话,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尽管口头上答应了,可他仍然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相似文献   

12.
善良的孩子     
吕爱军 《教育文汇》2014,(14):20-20
这天语文课上,学生正在静静地做练习,我趁机站在讲台边批改作业。突然,耳边传来轻轻的声音:“老师,您坐下批改作业吧!”转头一看,小艾抱着凳子站在我的身边。小艾是个不爱写作业、喜欢打闹、上学经常迟到的孩子,我没少批评他,甚至惩罚过他。  相似文献   

13.
我们班有个“活宝”,上课回答问题时老师没请他,他会做出一副生气的样子,然后重重地跺脚。下课经常打闹,还喜欢搞恶作剧。不过虽然他不守纪律、经常惹老师生气,但他也经常有让同学、老师哈哈大笑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冬冬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不断告诫他:听妈妈的话,不要和别的男孩子打架;不要爬树;不要淘气……冬冬在我的谆谆教诲下,果然变得十分温顺。后来冬冬上了小学,一天到晚只知道埋头学习,门门功课都很优秀,就是体育成绩总勉强及格,因为他从不追跑打闹,所以肌肉不发达。老师很喜欢他,选他当了大队长。但有一次老师不无遗憾地对我说:“冬冬有点像女孩儿。”  相似文献   

15.
唐厚梅 《留学生》2010,(8):48-48
刚去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在系里听到风言风语.说是中国留学生只喜欢与中国人做室友。有一次有个教授就在我面前嘀咕:“那英语怎么提高?怎么能了解美国文化?”为了不加强他们的这种印象,我就铁了心找美国人当室友。  相似文献   

16.
刘亚宁 《班主任》2001,(7):45-45
在刚接的一年级新生中,有一个叫张贺的小男孩,引起了我的关注:他下课总是追跑打闹,上课不是说话就是东张西望;对于老师的批评,他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而当取得一点点成绩受到表扬时,他就会流露出很满足的神态并把这件事告诉许多同学;平时他最高兴的就是能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此外,他还非常喜欢缠着老师,有好几次,他都在叫了声刘老师后,什么都不说,就抱住了我.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教育》2011,(7):93-94
刚去美国读博士的时候,在系里听到风言风语,说是中国留学生只喜欢与中国人做室友。,有一次有个教授就在我面前嘀咕:“那英语怎么提高?怎么能了解美国文化?”为了不加强他们的这种印象,我就铁了心找美国人当室友。 “不”的意思就是“不" 第一个美国室友也是个在读博士。不过她搬家的第一天,就和我遭遇了文化碰撞。看着她搬家进来,我感觉既戏剧化又娱乐。原因是她的家私里面,居家过日子该有的东西几乎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18.
信的力量     
小武是我班上的一个男孩,父母离异。跟着妈妈一起生活。他妈妈在一家私企上班,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实在很不容易。然而小武却不大懂事,在学校里喜欢和其他学生打闹,学习习惯也较差,在学校的作业南于老师盯得比较紧,所以基本能够完成.而家庭作业由于他妈妈没时间督促检查,基本上天天不做。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几乎每门课都不及格。  相似文献   

19.
半夜,光又把我惊醒了,我睁开朦胧的睡眼,见室友又在灯下苦战,顿时睡意全失,睁着眼待到天亮。我问室友,干吗这样发狠?室友骗我:“最近喜欢上了失眠,半夜突然醒来就睡不着了,所以就起来看书。”谁喜欢失眠?这样的鬼话你信?我明知道室友在骗我,但我还是不住地点头。我也时常半夜起来挑灯苦读,同样也惊醒了室友,我也以同样的方式骗室友:“闹钟调快了”。这些不合情理的幌子使我们成了逻辑学的门外汉。这仅是我们的“夜生活”。白天,以国宝的姿态继续打拼,战得我身心疲惫,可我还是丝毫不敢松懈。爸妈在跟我急:“已经高二了!”一句爆炸性的话,炸得…  相似文献   

20.
李松蔚 《学习之友》2014,(10):58-59
一个朋友与人合租房,他们各自下厨,炊具公用。室友吃完饭经常碗筷一扔就钻进自己房间,等朋友想做饭的时候,就必须收拾一地残局。他对室友提出过好几次要求,但对方态度是顺从的,行为是懈怠的。 关于这件事,我们都劝那位朋友,豁出去跟他顶一两回:他不刷,你不洗!全放洗碗池里堆着,看谁熬得过谁!朋友总是犹豫:这不行吧?放上几天就干了臭了,大家都受罪。他希望自己表现好一些,时间长了室友自然会将心比心,投桃报李。可是这期待一直在落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