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系统考察父母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其中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自我教育期望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以及学习投入问卷,对我国河南、四川、贵州、山西等地153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卷入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2)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父母教育卷入与自我教育期望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到双重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又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因为缺失父母的陪伴,在发展中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儿童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基于现实的考虑,教师应该承担起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力量。教师要帮助留守儿童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帮助留守儿童处理好自身情绪问题;帮助留守儿童尝试理解父母;要对留守儿童父母进行必要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30名儿童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对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但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2)父母中只有一方外出的儿童,其与外出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和孤独感的相关不显著,但亲子关系与孤独感相关显著;(3)对于父母都外出的儿童,与父母的通话与亲子关系存在显著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留守儿童的父母可以通过通信工具,减少留守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父母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农村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儿童.通过对农村9岁~15岁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适应性、情绪失调、焦虑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文章基于此提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学业成绩。326名被试参与了本研究,其中60名为父母均不在家的双留守儿童,70名是一方父母在家的单留守儿童,196名为父母均在家的普通儿童。通过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留守状况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双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单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而留守状况间的情绪调节能力不显著。结果表明父母教育的缺失对儿童的心理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82):47-48
"留守儿童"教育,是农村教育中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问题,留守儿童也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但由于他们的父母外出赚钱养家,这些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近年来,留守儿童出现了新的形态,有些留守儿童问题更为隐蔽,需要在留守儿童教育中格外关注,我学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还非常突出,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仔细研究并做出切实改进。  相似文献   

7.
刘先诚 《广西教育》2014,(21):62-62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日渐增多,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照顾和关爱,有的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难题,有的留守儿童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据相关资料显示,有54.83%的留守儿童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同学和朋友,有8.30%的留守儿童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有12.10%的留守儿童根本不愿意对任何人讲心里话。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和心理疏导,通过多种途径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河池市34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行为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年级、对父母打工态度、父母回家频率及亲子联系频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显著预测其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多,因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呵护,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情感归属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留守儿童父母、学校、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他们的身边,缺乏父母的照顾与关爱,有些留守儿童即使有父母其中一方陪伴,但是这些父母常常要忙于生计,而没有较多时间关爱儿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促其成长是需要我们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甜蜜的家     
'Mid pleasures and palaces though we may roam,虽然我们也会沉迷于欢乐与奢靡中,Be it ever so humble,there's noplace like home!无论家是多么简陋,没有地方比得  相似文献   

12.
13.
    
  相似文献   

14.
家是一个让人放松的地方.一个让人放下一切、展示真实自我的地方。因此,无论走到哪里,家都是一个你想回的地方。因此,基本上所有的人都非常渴望拥有一个家。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家最重要的应该是舒适。  相似文献   

15.
帮燕子安家     
1.One night my Papa asks me to help him put some gourds (葫芦)for the martins at my house in the hack yard (后院).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4 successive cohorts of low-income famili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either to a home-based intervention program that focused on modeling verbal interaction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around selected toys and books or to comparison treatments. Large program effects were found on maternal interaction styles in videotaped observations. Small IQ and program-specific effects were found for children in contrast to much larger IQ effects found in earlier research. IQ effects did not appear to have been mediated by changes in maternal behavior. A variation in which toys and books were supplied without home visits was as effective as the full program on IQ but not on maternal behavior. 3 years postprogram , there were no detectable effects in achievement or IQ tests or in first grade teachers' ratings of school adjustment and performance, but IQ and achievement scores were near national norms. Reasons for discrepancies with earlier result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need for continue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s with safeguards to insure that samples are educationally at ri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