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案例一:考场上的逃兵小晖中考时发挥得不错,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全家人都很高兴。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月考,全班42名学生,小晖考了班级第15名。父母和她一起分析了目前的名次,让她制定下一次考试的目标,小晖定了12名。期中考试,小晖考了班级第20名,回到家,虽然父母没说什么,但她看到父母的脸上写着失望。她向父母保证,下一次一定好好考,考进前15名。期末考试,小晖考了第28名,这一次,父母沉不住气了,父亲冷言道:"这就是你说的好好考!"  相似文献   

2.
2005年重庆市的中考有两大变化:一是两考合一,由过去的两次考试(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升学考试)变为一次考试;二是中考分为8个课改实验区的学业考试和非实验区的初中毕业、高中升学考试。今年课改实验区的学业试题在承袭以往试题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新颖鲜活,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时代感,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业水平。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苏卫民 《河北教育》2023,(Z1):86-87
<正>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考试作为检测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教学起到反拨的作用。其中,中考是实行初中毕业考试、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的一次考试。它既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中考的重要性,做好中考试卷的评析,以便总结中考试卷的命题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徐晓蓉 《教育》2013,(24):41-42
有关中考命题是否要考虑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如何考虑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在什么方面衔接,衔接到什么程度等,这不仅是中考命题者(尤其是高中教师)要深思熟虑的,而且也是初中一线数学教师要思考的。作为中考命题者,在考虑初中与高中衔接的数学中考命题时,不能有太多的功利思想,不要把中考作为所有的一切,更不能把中考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指挥棒,否则会毁了初中数学教育。在考虑初中与高中衔接的中考命题时,  相似文献   

5.
中考既是初中学生的毕业考试,又是升入高中的升学考试。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非常关注这一年一度的中考。为此做好中考前的总复习就是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6.
周齐 《数学教学》2001,(5):27-28
2001年是上海市实行初中毕业考、升学考试两考分离的第二年.结合本市高中阶段的招生情况选拔初中毕业生,做到合理分流,是两考分离后中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变被动为主动搞好初中语文总复习卢传梁张莹考前的总复习是对初中三年学习的一次总回顾,既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也是对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一次系统训练,以期得到较大的提高。面对中考,自然不能不了解中考考什么、怎么考?1996年的中考是学完...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全国高考语卷开始考话题作以来,在一片叫好声中,话题作方兴未艾。从那以后,不仅高考考话题作,而且中考也考话题作;无论高中初中,平时作训练也大都是话题作。话题作之所以如此时兴,据说是因为其无审题障碍,章立意和体选择灵活自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高中压力很大,学生一个月至少要进行一次集中性考试,就是所谓的月考。然而,在普及高中教育的今天,学生的情况到底如何呢?就一次化学月考中学生的考试状况谈一下具体情况,它是其中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次月考过后,想召开一次务实、高效的家长会,毕竟是学生上毕业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家长肯定也想见见这位没打过照面却要陪着孩子度过初中最后一年的班主任。经过认真筹备,家长会如期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它为初三一年的管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一、准备的会议资料发给家长自己孩子的"感受中考"分析单(上面带着各所高中学校去年的录取标准和体育科的等级划分标准);发给家长自己孩子的各科月考成绩等级单(条状的,为了避免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了解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中考的意义在于一个是初中的毕业合格考试,还有一个就是高中学校的选拔性考试.这样的考试就是要考初中生对所学知识方法的全面掌握程度,还要进一步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延伸程度,为高中学校的选拔和录取提供依据.因此,中考的命题一般既要体现基础性,又要有一定的区分度.一般中考数学对基础的考查占到65%,而具有一定难度与综合性的题目则会占到35%左右.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举行的中考,是在推进新课程改革后实施的第七次中考,也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前举行的中考。这一年的中考,给下一轮教育改革全面启动后中考命题改革提供了一个参照,具有标本性的意义。笔者搜集了2010年140套中考语文试卷。对其中的作文命题进行了重点研究。总  相似文献   

13.
《考试》2007,(3)
中考在即,每位初三同学将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中考是义务教育的终点,每位同学都希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高中阶段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在临近考试的有限时间里高质量地进行中考英语  相似文献   

14.
今年夏初,英语中考命题组以教学大纲、教科书、省’98高中、中考《考试科目说明》为依据,以统一性、全面性、科学性、导向性为原则,以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合格新生为宗旨,全面完成’98中考英语试题的命题任务。中考已经结...  相似文献   

15.
中考命题具有双重任务,一是鉴别考生潜质,为高中招生选拔提供依据(评价功能);二是发挥“指挥捧”作用,推动新课程的改革向纵深发展(导向功能).随着新课标教材在全国各实验区的广泛使用,中考考什么怎么考,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纵观2004年各实验区考题(有的虽不是实验区,但命题思想已与新课程接轨),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中等教育考试政策改革经历了"五年三案"的变化,2021年北京市将正式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新政策取消高中招生和毕业考试,将两考合一,实行全学全考,目的在于强化中考的评价功能,保障素质教育实施,进而在本体论上追问"教育的本源";在认识论上审视"以学定考"的价值,在方法论上阐释优化高中选拔学生方法,从而建立和完善中考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考不同于高考。高考可以考一辈子,可中考对一个孩子来讲一生中只有一次,没有下一次。那么,怎样利用好毕业前这一年的时间,做好升学考试的最后准备呢?现在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在毕业班教学中的经验向2006届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们,谈谈在英语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考成绩揭晓,永福县实验中学又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这次中考中,我校学生实际考分居全县前10名的有5人,前100名的有35人,考分600分以上的学生有60多人,是全县高分段人数最多的学校;高中录取率达100%;数学、政史等科目首次出现了满分的好现象。这是我校中考成绩在2005年基础上的再一次提升,真是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次新跨越。本届毕业班是与我校同诞生、共成长的毕业班。建校之初,学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当时的招生工作是在其它学校的招生结束之后才开始的),招收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很差。当时,面对…  相似文献   

19.
《家庭与家教》2004,(3):4-9
随着春天到来,中考的紧张步伐也不期而至。中考,不仅仅是考学生,更是考家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面对中考,家长的压力比孩子更大。中考是孩子所面临的第一道人生选择关口,它是一种分流考试,对于不上普高的孩子来说,中考意味着他的工作定向、人生定向,这是他人生中一件大事;而对上普高的学生来讲,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的门槛。而在现实生活中,考上好高中甚至比考上好大学都难。在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往往就郡么几步,中考无疑是很关键的一步。家长深知中考的重要性,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而参加中考的孩子大多不过十五六岁,对中考和自己的一生有什么关系并无认识。家长无形中会把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孩子,有的则直接对孩子施加压力。结果事与愿违。这一期,我们就中考这个绕不开的家教大事,请专家和资深的中学教师为家长们把把脉,他们的提醒与建议,还有几十年的经验之谈,一定能给家长与孩子一些共同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近日,黑龙江省出台《芙于进修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中考改革力度,继续降低中考难度,缓解学生升学压力,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同时在全国率先提出,有条件的县(市)可率先取消中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