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鹏程 《内江科技》2009,30(11):17-17
研究发现,运动中体内氧自由基的大量增加是引起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自由基引起机体疲劳的理论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做一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确定结构和机械疲劳寿命的方法主要有两类:试验法和分析法。确定疲劳寿命的分析法是依据材料的疲劳性能,对照结构所受到的载荷历程,按分析模型来确定结构的疲劳寿命。疲劳寿命分析方法一般包含有三部分的内容:1)材料疲劳行为的描述;2)循环载荷下结构的响应;3)疲劳累积损伤法则。如图1。在民用飞机结构疲劳分析中,一般采用应力疲劳分析方法。应力疲劳分析方法包含了材料疲劳性能、载荷谱、疲劳累积损伤三个要素。DFR——Detail Fatigue Rating疲劳分析方法,即细节疲劳额定强度分析方法,是在民用飞机结构疲劳分析方法中的一种常见分析方法。本文将对DFR疲劳分析方法的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几个参数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疲劳问题早就引起了研究人员,其中包括生理学家和劳动心理学家的注意。如今研究疲劳问题对于学习、工作、生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为疲劳是对工作效率发生重要影响的最为普遍的因素之一。本文从疲劳的角度探讨了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原因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赵立霞  李平 《内江科技》2009,30(10):25-26
为了解徐州市公务员的疲劳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相结合的手段,得出徐州市公务员在身体症状、精神症状、神经感觉症状上都存在疲劳现象;体育锻炼能有效地减轻公务员的疲劳现象,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效率;体育锻炼对徐州市公务员的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将生产划分为学习期-稳定期-疲劳期-终末激发期,建立疲劳存在终末激发的生产-库存联合优化模型。研究发现,相比于疲劳不存在终末激发,终末激发的存在使得总产量增加,同时也延长了整个生产时间,在终末激发期内生产率增加越快,最优供货次数越少、单次供货量越大,系统平均成本也越低。在学习期,不论是生产率增加率的增大还是初始生产率的增大,均会导致疲劳期起始生产率的增大,从而延长疲劳期的生产时间,且均会导致系统的平均生产率提高从而降低系统的平均成本;疲劳期内的生产率减少率越大,表明疲劳越迅速,需要减少疲劳期的生产时间来缓解疲劳;终末激发期内的生产率增加率越大,疲劳期的生产时间也越短;疲劳期内生产率减少率的增大使得系统平均成本先增大后减少。  相似文献   

6.
慢性疲劳综合症是现代医学新认识的疾病,发病的机制尚未十分明确。研究结果表明:1、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新型的病毒感染、精神应激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身心疾病等。2、运动作为一种积极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生。通过体育运动,可以调节自身的免疫系统,从各方面调节心理压力,避免长时间的极度紧张和精神负担过重,可以较大从事体育运动,3、为避免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生,预防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疲劳问题由来已久,相应的理论也很多,各国对疲劳的处理方法也不完全一样。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将概率统计引入疲劳研究,使疲劳研究逐渐向疲劳可靠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洋  顾莹 《今日科苑》2010,(6):285-285
目的:研究短跑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特点及相应恢复方法;方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咨询法;结果与结论:短跑运动疲劳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能量耗竭、神经疲劳、代谢产物堆积、肌肉的微损伤等几方面,疲劳的恢复手段有:整理活动、按摩、桑那浴、睡眠、营养、药物、心理恢复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9.
对随机风荷载下K6型单层球面网壳的整体疲劳问题进行了研究。用AR法模拟Kaimal谱多点互相关的脉动风风速时程,确定结构所承受的荷载谱,通过有限元时程分析和雨流计数法得到杆件的应力循环历史,采用疲劳设计方法中的总寿命法计算杆件的疲劳损伤度,分析结构在不同矢跨比、不同平均风速下结构的抗疲劳性能。研究发现,结构中出现疲劳的杆件数随矢跨比的减小而逐渐增加,结构中杆件最大疲劳损伤度D随着矢跨比的减小而逐渐增大。网壳的疲劳薄弱区域主要与结构的振型有关;矢跨比较大时,结构中环向杆件易出现疲劳,随着矢跨比的减小,结构径向肋两侧的斜杆易出现疲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阐述了疲劳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导致驾驶员疲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预防疲劳驾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永红 《科教文汇》2008,(20):285-285
本文首先阐述了疲劳的定义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导致驾驶员疲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预防疲劳驾驶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体仿真技术已成为国内外学者进行作业疲劳生理参数测定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将人体仿真技术应用于先进制造作业疲劳研究,利用3D SSPP软件,以木工电子开料作业为例,探讨作业疲劳的人体仿真分析方法及步骤。此外,将人体仿真分析应用于作业优化设计,探讨了利用人体仿真分析方法进行的作业优化设计的流程,为先进制造的作业疲劳研究提供了一种的技术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某飞机在进行定检工作时发现,前起旋转臂圆角R13处有一长约20mm的裂纹。针对旋转臂裂纹,进行了理化分析、静强度分析、疲劳寿命分析、安全性分析及综合分析,并结合了多架飞机的普查结果。分析表明:旋转臂满足强度要求,寿命期内不会出现疲劳裂纹。经过进一步分析求证,旋转臂的裂纹为:零件加工可能存在细微刀痕,从而产生应力集中导致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14.
庞世华  岳旺 《内江科技》2009,30(6):12-12
运动性疲劳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疲劳问题的研究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但对运动疲劳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运动疲劳机理方面先后提出了:外周疲劳——肌肉疲劳链;收缩和电传导疲劳间关系-突变理论;运动类型与疲劳;运动疲劳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调节网络,本文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驾驶疲劳是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介绍了当前世界上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疲劳检测方法和减少疲劳的主要对策,介绍了驾驶疲劳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有训练就有疲劳,只有很好的从疲劳中恢复过来,才可以进行更好地训练,因此疲劳的恢复对于训练的整个过程至关重要。就对足球训练的疲劳产生机制进行研究,并给出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索模拟比赛情境下所引发的运动疲劳是否会对网球运动员的发球准度和速度产生影响.12名男子网球运动员在热身后,于真实比赛环境前后进行发球测试.结果发现模拟比赛环境下所引发的运动疲劳并未对发球的准度(p>0.05)和速度(p>0.05)造成影响.未来的研究可考虑探索运动疲劳时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教师心理疲劳分析及缓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疲劳是目前教师中大范围存在的心理现象,教师心理疲劳必然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通过对教师心理疲劳产生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缓解教师心理疲劳的方法是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育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考察完美主义以及自尊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测作用.本研究以245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进行完美主义、自尊和运动心理疲劳的测量.结果发现,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成就感降低维度与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以及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完美主义的其他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情绪体力耗竭与除个人标准以外完美主义的其他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运动负评价与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维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完美主义的其他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运动员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反复思考、关注错误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成就感降低;运动员完美主义的反复思考、关注错误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情绪体力耗竭;运动员完美主义的关注错误和知觉教练压力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运动员的成就感降低.  相似文献   

20.
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疲劳检测逐渐取得人们的关注,疲劳检测技术层出不穷,对预防疲劳驾驶、减少交通事故具有现实重要意义。试图从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两个生理因素来分析驾驶员是否疲劳,以期为疲劳驾驶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