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编辑学报》2006,18(3):220-220
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争取在5~10年内办出一批国际精品、国家精品和后备精品科技期刊,2006年《编辑学报》将开设“精品期刊巡展”专栏,旨在通过典型期刊的示范、引导,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欢迎办得有特色、高水平、影响较大的优秀科技期刊参加巡展,介绍经验,展示风采。  相似文献   

2.
游小秀  栗延文  蒋亚宝 《编辑学报》2020,32(6):669-672, 681
随着市场经济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体传播领域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新媒体大量涌现,受众面临的已不再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而是自由选择的“买方市场”。谁能做出精品,谁就能占领市场,而做出精品的关键是选题策划。本文以金属加工杂志社新媒体为例,分析了科技期刊新媒体精品选题策划的2个原则,探讨了科技期刊新媒体精品选题策划的6大策略,以期达到提高科技期刊新媒体的传播力和提升科技期刊新媒体品牌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编辑的精品意识及对编辑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李小玲 《编辑学报》2003,15(6):403-405
通过对科技期刊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真正有品味、实用价值高的精品少的现状分析,阐明科技期刊“创品牌,出精品”的必要性及其对编辑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策划为 "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汪晓 《编辑学报》2006,18(6):419-421
对于媒体的生存发展来说,策划为"王".策划的实质始终在于创造性地整合资源.没有策划,就没有精品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兴盛.真正的策划是对期刊完整意义上的打造,其中选题、栏目、审稿和作者队伍、相关活动的策划是重点.树立新闻意识、建立策划的长效机制、实行重点选题的项目负责人制,以及在实践中锻炼办刊能力是提高策划水平、促进精品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严九慧 《编辑学报》2006,18(6):471-471
教育部科技司日前公布了“首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结果。52种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获精品科技期刊奖,98种期刊获优秀科技期刊奖,100种期刊获特色科技期刊奖。此次评比有以下3个特点。一是评比思路新。首次将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按主办单位分为3个层次(部委属院校、省属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按期刊专业属性分为6个类别(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医药卫生类、师范类、体育类)。各期刊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参评,尽可能地保证了评比的公平和公正。二是奖项新。首次设立了“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科技期刊集群化运营模式,以中国煤炭学会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煤炭领域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当前刊群建设的主要进展:设立了期刊出版部、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和新媒体事业部;推动建设了行业第一个期刊集群化数字出版平台——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并详细阐述了主要建设成果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实施“煤炭精品期刊建设工程”,增强行业期刊凝聚力;加大“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新刊吸纳力度,扩大刊群规模;加大“中国煤炭行业知识服务平台”创新力度,推动期刊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打造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集群运营模式,以期建立起一套与“煤炭领域精品科技期刊刊群”发展相适应的集群运营模式、管理机制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期刊出版工作是国家科学技术工作和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原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颁布的《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对科技期刊出版工作属性的上述界定,推动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健康发展。截至2005年5月1日,我国共出版期刊9047种,其中科技期刊5387种[2]。在这众多的科技期刊中,随着《管理办法》和“精品战略”、“集团化战略”等的贯彻实施,精品期刊初露端倪,阵容逐渐扩大,令人欣慰。有欣慰难免会有遗憾。科技期刊的人员配备,尤其是编务人员的配备,也许就是一个遗憾。《管理办法》明确地把“有健全的…  相似文献   

8.
陈敏  张玉琳  赵蕾  王雪梅  夏浪 《编辑学报》2017,29(5):479-481
智库刊物打造的核心是质量和影响力,重点在于专家资源的整合.本文以连续3次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为例,报道通过编委会人才梯队的建设、编辑队伍能动力的提升、智库刊物的传播效应为服务智库平台建设,突出服务决策导向,在“发声”权威、重视“时效”和强化“导向”方面进行的大胆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冷怀明 《传媒》2016,(9):13-16
在“科学春天”创刊的中国科技期刊,包括诸多大学的学报,经历了30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如今正是壮年而近不惑的时候。在国家科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高校科技期刊(学报)面临严峻考验。《第三军医大学学报》(下简称《学报》)作为一本有37年(1979年创刊)办刊历史,获得了“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等诸多荣誉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面临国家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和军队编制体制改革的双重考验。《学报》像大多数科技期刊一样:编辑出版规模小、经营差、生存能力低;在以SCI为主导的科研评价政策环境下,优秀稿件严重外流、优质稿源匮乏、期刊功能异化、学术不端防不胜防,以及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与压缩编制禁止经商,使得编辑队伍的稳定和顺应市场经济的改革更是举步维艰。但不发展就要落后,要发展就要树品牌。通过总结30多年的办刊经验,《学报》将办刊宗旨凝练为“交流国内外医学科研、临床实践的学术交流平台,培养中青年医学科技人才的摇篮,展示我校科研成果的窗口”;《学报》确立了“以质量取胜”的精品办刊理念。现将《学报》近年来实施精品发展策略的实践与同道交流,希望对办好中文科技期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侯智 《新闻知识》2006,(5):71-72
现如今,我们时常可以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中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提法——打造“新闻精品”、实施“精品战略”。“新闻精品工程”已经成为各类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媒体内部也形成了人人争出精品、争创优稿的好势头。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国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出现文化历史断层的国度。170万年前就开始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从最早时期的简单语言到结绳记事再到殷商时期甲骨文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中以现在看似简单的方式,完成了智慧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