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亮 《世界文化》2012,(4):45-47
在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俄国文化史展厅中,展品琳琅满目,一眼望去,你也许不会立刻注意到在一个不大的橱窗里,陈列着一批珐琅肖像精细画。假如你驻足片刻,便会被它们小巧别致的造型、鲜艳夺目的色彩深深吸引,无法移开视线。这就是在俄罗斯享有超过250年历史的珐琅肖像精细画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2-92
3月19日,纽约佳士得继去年9月Meriem珍藏中国鼻烟壶第一部分拍卖3988万美元的骄人成绩后,又推出Meriem珍藏中广为人知、优中之选的第二部分鼻烟壶共114件,估计总成交额将达230~310万美元。此次精品之一的清乾隆御制铜胎珐琅欧洲人物鼻烟壶(估价25~30万美元),属顶级精致的御制画彩铜胎珐琅鼻烟壶之列,是同类中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3.
鼻烟盒上的每一平方厘米均可视为世上最精雕细琢的艺术珍品观赏鼻烟盒真是令人陶醉,上面是精雕细刻的缕金,甚至白金。有些是素面,有些上边镶有珠宝钻石或饰有珐琅釉的袖珍画,这些画非常精致,只有用一根发丝的毛刷才能画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化》2011,(4):57-60
此图以行云流水的笔法描绘苦行僧的衣服,细挺飘逸,深得简笔人物画之妙旨。面部描绘以细笔渲染,神情豁达自然,庄严和善,自有超凡脱俗之态。再结合失传近两百年的珐琅彩瓷绘技法,使此作品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5.
<正>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不仅在绘画、雕刻、工艺上表现出宗教内涵,甚至在庄严的宗教仪式中仍不忘使用珍贵华丽的器物来增添宗教神圣的气息。由于这些器物装饰极尽精巧,素材均是珍贵的金银、宝石、象牙和珐琅等,有时甚至让人觉得宗教意义似乎已经退居到次要位置。  相似文献   

6.
天鸡车尊     
<正>时代近代材料:类别:青铜器规格:高9厘米收藏处:私家以鸟兽之形铸成尊,造型别致,深得人们爱。輕滅,乃到清職顧这类尊,其中禽形尊尤得青睐。不过’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变化,尊的形制、气质也有了相应转变。从清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凫尊来看,以  相似文献   

7.
提及瓷器,人们便会想到中国。那流光溢彩的各类青花瓷、釉里红瓷、粉彩瓷、珐琅彩瓷……泛着珍珠般的光泽,见证了中国制瓷历史的辉煌与灿烂。泥与火的交融,锻造了世上独一无二、颇具神奇魅力和传奇色彩的艺术珍品——瓷器。当人的肌肤与之亲触时,瓷器温润的质感、剔透的光泽令人感恩上天给予中国的神奇馈赠,瓷器是高贵神性的人间奇迹。从远古原始陶盆的粗犷稚拙,到宋元瓷器的细腻精致,再到明末清初外销瓷器的丰富华美,中国瓷器走过的是一段漫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餐具史话     
餐具史话刀具是出现最早的家用餐具,它诞生于青铜时代。15世纪初,欧洲人开始把它们摆上餐桌。刀片由青铜、白银或黄金制成,刀柄也用一些贵重金属来做,上面饰有陶瓷、珍珠、水晶、宝石和珐琅,并雕着各种小人像和奇花异兽。刀尖呈圆型,因为当年法国拿破仑曾禁止出产...  相似文献   

9.
纹章瓷是在国外商人、艺术家指导下,或依据贵族、使节带来的纹章,将王徽、族徽,国徽、省徽、城徽,军团、公司、团体等特殊标志装饰的瓷器,主要是珐琅彩、粉彩、广彩、青花等瓷器,在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产生过重大影响。该文阐述了中国、日本、欧洲纹章由来、功能、差异,纹章瓷的制作及特点,皇室、贵族、平民纹章瓷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2008,(11):91-91
该书分玻璃、金属胎珐琅、玉石、陶瓷与有机材质等各章,依材质共介绍200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清代鼻烟壶之美。鼻烟壶和中国的古代器物如钟表、雕漆、瓷器、酒器等相同,随着国力强弱、各朝钻研、文化迭渗、地方特性的冲刷,除器物本身的造型与质地千变万化,装饰手法的演变和器物与其他类别工艺的共同表现,亦有可累牍论之的发展。而清代在时间上的晚来,  相似文献   

11.
雨在義山     
讀義山詩,發現“雨”是其詩作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字。不論從人們常講的“意境”、“氛圍”、“形象”意義上,還是從稍稍拗口一點的“語象”、“詩境”的角度上看,“雨”是構成李商隱的詩的一個重要的因子。其重要性,當不在義山喜用的“金”、“玉”、“蝴蝶”、“柳”、“草”、“燭”、“書”、“夢”等等之下。  相似文献   

12.
总结“吴裕泰”一年的改革之路,可谓走上电商路,“老吴”变“小吴”;延展大花茶,“单花”变“多花”。  相似文献   

13.
“孝”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早在西周以前就已产生。孔子也十分重视“孝”,他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孝”进行了新的阐释,并对“孝”的内涵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在合礼的范畴下,以一颗恭敬之心去奉养父母;孔子还将“孝”纳入自己的“仁”学体系,作为“仁之本”,为推广其仁学观念而服务。  相似文献   

14.
錢遜 《中国文化》2013,(1):64-70
一“和”与”同”谈到“和”的思想,首先要讲“和”与“同”;和是与同相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寸阴寸金”之说,来之惜时的古代文人。“寸阴”一语初见于汉。《淮南子·原道训》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自此,以“寸阴”指称时间大为流行。唐末王贞白有世所传诵的名句:“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白鹿洞二首》)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父之》云:“共惜相从一寸阴,酒杯虽浅意殊深。”朱熹《偶成》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未可轻。”诗中“寸阴”显然是指极短的时间,然而在“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中,“寸阴”是一个有一定值的时间。那么,“寸阴”如何求解其值呢?光阴,意即光的投影。光影当…  相似文献   

16.
“一丈青”常见于早期水浒故事,其具体含义,虽经余嘉锡、严敦易诸先生考订,仍有争议。本文认为,“一丈青”最确切、最原始的含义,应该是指人物身材“长大”,并非某位好汉固定的绰号。今本《水浒传》中一丈青扈三娘及王英的形象,是民间“丑夫俊妻”型故事与早期水浒故事中流传甚广的绰号“一丈青”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欧美名校“公开课”(或“开放课程”),那么你已经“OUT”了。在近几年,来自欧美等名校的公开课,纷纷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出现在各大门户、视频、下载网站的首页,其数以百万计的点击量甚至超过了火爆一时的“百家讲坛”。早几年的大学曾流行一句名言:“逃课是一门必修课。”而如今一语中的,只是“逃课”变成了“淘课”。  相似文献   

18.
收藏·拍卖     
《中外文化交流》2009,(9):89-91
“珍藏梦想·奥运一周年专场拍卖会”开拍 为纪念2008北京奥运会一周年,北京产权交易所日前举办“珍藏梦想·奥运一周年专场拍卖会”。其拍品来自社会征集,均是极具纪念和收藏价值的拍品,包括奥运冠军张湘祥“亲吻”的杠铃、被誉为“世界单块面积最大的涂鸦布”——  相似文献   

19.
谈"信"     
《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从言。”又有“诚,信也。”以“诚”和“信”互释。“信”的含义非常丰富,诚实、真实可信、信用、信念、确定性等。这几种含义是相通的,皆以“诚”为基础作引申。“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春秋时,孔子就以“文、行、忠、信”教导三千弟子。“信”作为儒家学说核心价值观之一,一直流传至今。充分显现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在工具理性盛行的今天,世道浇漓,人心不古,与古老而现代的民族精神渐行渐远。这是我们应当深思的,也是我在这篇小文中强调“信”的原因。一、“…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仪”一词先秦时期已见,如《诗经·小雅·楚茨》:“献酬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从古至今,“礼仪”二字经常一起使用,似乎“礼”就是“仪”,“仪”相当于“礼”。其实“礼”与“仪”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