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情感派与义务派观点的分析与论证,特别是对康德“义务之爱”思想的澄清,“要求”教师爱学生被证明是违背爱的内在逻辑的,因而是不合理的。而且,被规定为义务的师爱在实践中已经引发某些恶果,既侵害了教师的正当利益,又庸俗了师爱。因此,师爱只能被“倡导”,自愿应当成为师爱的根本限度。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和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深深体会到,师爱是教师情感活动的中心,是人类复杂情感的结晶。它较之父母爱、同志爱,有着更加深刻而久远、博大而无私的内涵。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倾注师爱,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少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会让心灵与心灵对接、信任与信任相会,情感与情感相融。崇高的师爱,具有伟大的力量。它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献身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师爱所具有的功能和效应.对教好学生有着重大意义.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力量源泉。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更是神奇的。  相似文献   

4.
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学生 ,这是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教师、成功教师的重要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说 ,师爱是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师爱是培养和建立教师责任感的基础 ,是教师工作的动力 ;师爱是教师与学生感情沟通桥梁和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的推动器 ;师爱还对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起到示范作用。教师的师爱要通过有意识、循序渐进的培养 ,要注意克服在培育师爱的实际中空谈而不行的问题 ,注重楷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培养师爱     
师生情感交融的基本涵义是指,教师应重视师生交 住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 极的情感反应,促成师生情感交融,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 系,优化教学效果。 师生情感交融的最基本成分是"爱"的情感,教师对 学生的"慈爱"与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交织在一起。在 这师生之间爱的情感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即师爱)是起 主导作用的,师爱是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这是由师爱的 性质决定的。教师要倡导师生情感交融的气氛,首先就要 正确地认识师爱,培养师爱。  相似文献   

6.
师爱是师德的精髓,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崇高的道德情感,也是沟通师生思想的桥梁,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动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仅对师爱的意义,师爱的特点,师爱对教师的要求,师爱情感的产生谈点粗浅之识。  相似文献   

7.
如何爱学生     
李丽 《广西教育》2008,(16):28-28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心盈注,情感丰赡,是做一个好老师的前提。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爱学生是道德情感,是职业之爱,而不是私情之爱,因此,师爱是“泛爱”,  相似文献   

8.
论“师爱”     
与人类形形色色的爱相比,师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无私、高尚、圣洁的感情。它在教育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它直接影响着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进行,关系着年轻一代的成长。因而,人们对师爱极为赞誉,称它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师爱也是人们对教师作出道德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那么,怎样的爱才是师爱?师爱怎样区别于人类的别种情感?它在教育中具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9.
师爱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标尺,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职责和义务。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不热爱学生,学生要健康成长也不能没有师爱。  相似文献   

10.
现实的社会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自身状况和家庭状况,要求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师爱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了解学生是情感教育的首要条件,教师的修养和素质是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过程。教师应发挥师爱的效用,诚心对待学生,并巧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积极情感互动,使自身期望得以顺利实现,从而发挥期望效应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魏华 《学周刊C版》2010,(11):24-24
师爱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指教师对学生的爱,还包括教师对国家、对社会、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爱。师爱能综合体现出一名教师的品质、情操、气质、学识和技能。崇高的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是教好学生的感情基础和前提,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3.
张波 《黑河教育》2013,(1):12-1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伟大、神圣的,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师爱,如同一缕和煦的春风,一束灿烂的阳光,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老师的温暖、关心和理解,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鼓励其健康成长。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和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  相似文献   

14.
在师生共同体当中,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要素,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充要条件。然而,作为一种高尚情感的师爱,在现实中的处境却面临尴尬。要改变这种境遇,可以从师爱内涵的重构入手。师爱除了是教师给予学生情感体验之外,更是一份需要、一种能力和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5.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情感,诲人不倦也是师爱的重要内涵,尊重和信任学生更是关爱学生的重要体现。教师的一言一行发挥着示范和激励作用,对学生的情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的社会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学生的自身状况和家庭状况,要求学校和教师对职高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师爱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了解学生是情感教育的首要条件,教师的修养和素质是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爱护、尊重、关心、信任、期望以及尽责的情感。师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多数时候,我们都和学生朝夕相处,我想:如果我们能以爱心换真心,让学生喜欢自己;变枯燥为生动,  相似文献   

18.
杨润 《青海教育》2009,(4):50-51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理智感、责任感、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感,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者,更是落实师爱的重要责任人。教师若无耐心,不讲究教育方法和时机,学生并不一定会接受。这正如一些教师埋怨的:“我为了他好,他还不领情”。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仅有师爱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瞳爱,接受你的爱。  相似文献   

19.
六、师爱可使学生的爱心进一步升华。师爱为孩子们。感情的升华,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个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的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他追求真善美的所作所为,会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是爱心  相似文献   

20.
赵菊英 《天津教育》2014,(19):57-58
爱学生是教师从教的首要条件。师爱不同于根植于人的自然属性的母爱、情爱等,它是根植于人的社会属性的社会的爱。可以说,教师是代表社会来爱学生的,师爱是一种崇高的、负责的、道德化的专业意识、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是将人类最崇高的情感倾注到培养人的事业中。只有真正基于学生立场,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需,深入学生的内心,把握学生的情感——这样的师爱才能超越血缘关系,做到公平、理智、真诚,这样的教师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