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谈“默读”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这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对于“默读训练”却重视不够,学生默读能力很差。有的学生无默读习惯,连数理化题目也要朗读。这说明“默读”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需要认真重视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
默读能力要在初步掌握了朗读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形成。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好课堂教学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将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在默读中解决难题、深入研读文本、体会情感。  相似文献   

3.
默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默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提高默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是默读训练的最终目的立一。默读训练要在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初学默读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不出声音,不动嘴唇,不用手指,并逐步提高默读速度。默读训练可以贯串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分析课文前的默读:要求学生通过默读,初步读懂课文,能说出课文的大意。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在默读之前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讲7一件什么…  相似文献   

4.
何美娟 《广西教育》2014,(41):46-46
正"默读"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中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有效的默读能培养学生精读、专心阅读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是,不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默读"流于形式,大都呈现出"朗读有余,默读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主观上认为默读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出彩,默读的课堂不够活跃、热闹。那么,怎样才能使默读得到有效运用呢?一、边默读边批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默读时要让学生养成边默读边批注的好习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初中语文阅读教改中缺乏默读教学,尤其缺乏培养学生阅读方法和能力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造成的原因,解析了默读教学的重要性,并有效地列举了提高默读教学的策略,这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默读是小学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默读能力。本文从小学生默读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出发,重点探讨培养小学生默读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默读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我们应根据默读的特点,合理地确定评价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教师智慧,因"生"制宜,做好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强化优点,改进不足,这样让学生领会默读的真意,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习惯、默读能力,进而达到提高默读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默读,就是只用眼晴看,脑子想而不发出声音的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要培养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默读能力。“九义”小学语文《大纲》也明确把默读当作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提了出来。因此,应重视默读教学的研究。 一、默读的重要意义 1.默读有利于对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 默读是通过视觉感知,把阅读材料的书面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默默无声、边读边想,反复分析、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的重任,针对目前默读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缺失现象,对默读的重要性进行了重新认识,并提出了培养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对朗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关于朗读的训练也很多,语文课堂上指导朗读往往比较容易看得到成效。所以,语文课上朗读是备受关爱的“宠儿”,而默读则成了被遗忘的“弃婴”。朗读和默读是阅读能力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是整个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朗读能力是通过长期训练培养出来的,默读能力当然也不是天生形成的。因此,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不能只偏爱朗读,也要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默读”,不能忽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一、多种方法,激发默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学生“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三年级学生学习默读正处于起步阶段,激发学生对默读的兴趣是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第一步。1.观看录像,引发学生对默读的好奇。三年级的学生容易疲劳,语文课上朗读一段时间之后,会觉得口千舌燥。这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图片资料:夜深人静的时候,其他人已经休息了,文学家鲁迅一个人在家中看书:初中、高中的大孩子在寂静的教室里自习;许多人在图书馆安安静静地读书,互不干扰……看完录像,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录像里的入读书都没有发出声音。教师再告诉学生,“不出声的读书”是最常用、最实惠的读书方法,它的名字叫默读。  相似文献   

11.
统编语文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特别重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并在"课后练习""阅读提示"等板块中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明确默读的训练要求,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默读是不出声地读,也是一种常态化的阅读方式。2022年版课标对学生的默读训练比较重视,在各个学段都提出了让学生默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地重视中高年级学生的默读训练,却很容易忽视对低年级学生的默读训练。这就导致许多低年级学生不会默读,在默读时出现不由自主地指读或者唇部轻微翕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默读速度和默读效果。那么,如何提升低年级学生的默读能力呢?笔者以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一文为例,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默读指导。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主体的阅读成长史往往起始于朗读,发育于默读。默读是阅读个体终生受用的阅读方式。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有利于达成学生时代阅读培养的价值取向。一、默读是心诵。在心灵深处发声《现代汉语词典》对默读的诠释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望文生义,人们普遍把默读理解为不动嘴唇...  相似文献   

14.
默读,是众多阅读方式中的一种,有利于学生揣摩文字,近距离接触文本,适应不同的阅读目的,便于养成阅读习惯,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学习默读";中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高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可见,默读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得到了相当的重视。这样的重视是有理由的。默读,它有着别的阅读形式不可比拟的价值与特性。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主体的阅读成长史往往起始于朗读,发育于默读。默读是阅读个体终生受用的阅读方式。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有利于达成学生时代阅读培养的价值取向。一、默读是心诵,在心灵深处发声《现代汉语词典》对默读的诠释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望文生义,人们普遍把默读理解为不动嘴唇、不发出声音地读书。其实不尽然。默读是心诵,拨动思维之弦在心灵深处发声。它不是通过耳朵器官来  相似文献   

16.
默读是阅读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当今的语文课堂已被朗朗的书声所占据.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而默读则如蜻蜒点水一带而过.但我们应明确,朗读与默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因此,语文课堂呼唤默读的落实.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多设计默读环节,组织展开默读.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默读呢?  相似文献   

17.
默读是阅读生活中普遍的经常的阅读方式,是阅读的基本方式。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应逐步强化对他们的默读训练,尽早把学生引导到默读方面来。教师应科学有效,扎扎实实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并把默读这种阅读方式内化为学生主动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阅读教学,朗读备受青睐,默读却受到了冷落。这是阅读教学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因此,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默读教学的重要性,更要准确把握默读的教学要求,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实施,以提高默读教学的质量。这样才能践行新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阶段对朗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关于朗读的训练也很多,语文课堂上指导朗读往往比较容易看得到成效。所以,语文课上朗读是备受关爱的"宠儿",而默读则成了被遗忘的"弃婴"。朗读和默读是阅读能力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是整个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朗读能力是通过长期训练培养出来的,默读能力当然也不是天生形成的。因此,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不能只偏爱朗读,也要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默读",不能忽视学生默  相似文献   

20.
赵斌 《学子》2014,(11):39-39
默读是阅读的基本方式之一,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情况灵活运用默读不仅可以使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使阅读教学显得不再简单枯燥,而且默读在促进学生静默思考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加强学生思考的深度,进而提高阅读效果,《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默读被忽视的现象屡见不鲜,那么怎样让默读在阅读教学中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