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高校档案馆既是档案工作管理和档案收藏机构,更应是宣传教育和文化传播机构.高校档案馆应利用档案的特色文化功能,去展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目前,已有为数不少的高校建立了档案馆。那么高校档案馆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档案馆呢?1989年10月10日原国家教委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认为,“高等学校档案馆属事业单位档案馆。它既是学校档案工作职能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但在档案学界,有一种观点始终认为,高校档案馆“实质上是机关档案室的性质”①。如果高校档案馆是永久保存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那么正如《办法》第34条所规定的那样,“高校档案馆应当按照规定向全校和社会开放档案”。如果高校档案馆只是机关档案…  相似文献   

3.
高校档案文博事业的主要组织机构是档案馆与博物馆,而博物馆多为档案馆的附属机构。本文试图从高校档案馆、博物馆的紧密关系着手,探讨新形势下档案文博事业向纵深发展的可能路径,以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档案馆作为社会文化事业性机构,它所保管的档案信息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部分。本文先介绍了哈佛大学档案馆的特点,分析了我国高校档案馆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档案馆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200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强调了大学档案机构的"文化教育功能",这一规定开创了高校档案工作公共服务的新领域,拓展了高校档案工作的发展空间。本文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现状,并介绍台湾大学档案馆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以期为我国高校档案馆拓展公共服务,延伸文化教育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高校档案馆优化馆藏初探清华大学档案馆陈兆玲高校档案馆是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之一,是提供该校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优化馆藏,是保护档案安全、科学管理档案、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必要条件,是其逐步实现档案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必要基础。笔者结合初建清...  相似文献   

7.
王琴  杨群英 《云南档案》2008,(11):47-48
高校档案馆既是学校档案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有着诸多的优势。本文就高校档案馆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优势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赋予高校档案机构新的性质:不仅是学校的内部档案机构,同时还兼具公共档案馆作为文化、教育、公益机构的某些属性。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赋予高校档案机构新的性质:不仅是学校的内部档案机构,同时还兼具公共档案馆作为文化、教育、公益机构的某些属性.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档案工作得到了大力推动,很多高校的档案部门都,是由档案室更名为档案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档案室与档案馆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一般而寿,档案室是“各组织(包括机关、团体、学校、工厂、企业、事业单位等)统一保存和管理本单位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属于单位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档案馆则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以故宫文创为代表,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都开始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研究。目前档案文创的探索更多地局限于公共档案馆,高校档案是校园历史文化的缩影,对于校园文创开发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档案文创与校园文创有机结合,探索档案参与校园文创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和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卓群  吕丰 《浙江档案》2008,(12):46-47
高校档案馆不仅是学校档案保存、管理、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也是学校历史文化积淀保存、延续与传播的中心。档案展览作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已成为档案部门宣传、挖掘档案文化价值的重要形式。通过展览形式展示高校档案,关键在于突出高校档案的价值特征,挖掘高校档案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知识教育氛围,这就需要融入展览文化一所谓展览文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给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而高校档案馆的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档案馆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和不足,探究高校档案馆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创新思维和发展方向,对未来高校档案馆的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高校档案馆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1.高校档案馆组织结构模式类型.目前我国高校档案馆存在以下两种机构设置模式.一种是按档案实体分类法纵向划分组织机构的模式.这种模式每人负责一种档案的全部工作,一般分为教学档案、党群行政、基建档案、财会档案、设备档案、产品档案、科研档案、声像档案、计算机室等部门,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机构划分模式.  相似文献   

15.
谈高校档案馆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胜友 《浙江档案》2001,(11):15-15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档案馆属事业单位档案馆.它既是学校档案工作职能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随着档案事业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档案功能的不断拓展,档案馆的定位需要重新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感到高校档案馆应是学校的"三个基地,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从大档案的视角下管理和建设档案馆的文化功能,才能更充分地挖掘高校档案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并提出了在大档案的管理下实现高校档案馆文化功能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兰台世界》2014,(Z1):37-38
<正>内部档案机构主要是指在某一机关或组织内部设立的,保管本单位形成的档案,并主要为本单位提供服务的档案机构。我国内部档案机构有多种类型,且名称各异。从其主体来看,主要有企事业档案馆和档案室。[2]笔者认为,内部档案机构为公众服务工作开展的顺利,机关档案室、高校档案馆和公共企业档案馆理应带头做好表率。  相似文献   

18.
档案局、馆分设是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论述了机构改革背景下档案馆的发展方向,提出档案馆应重塑自己的社会形象,树立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科学研究机构、文化休闲机构和文化生产机构等角色意识,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研究成果,提升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从大档案的视角下管理和建设档案馆的文化功能,才能更充分地挖掘高校档案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并提出了在大档案的管理下实现高校档案馆文化功能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档案室、档案馆、文件中心和档案托管机构是我国现有的四类档案保管机构,作为内部机构的档案室是档案事业的基层组织,但不一定是过渡性机构;永久保存档案的档案馆是独立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其"公共性"存在局限性;文件中心和档案托管机构是性质不同的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