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萧伯纳曾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都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小学数学涉及的数学思想有很多,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用数学思想引领数学课堂,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必将有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我们需要有思想的校长,我们呼唤有思想的校长,我们更要培养有思想的校长。有思想的校长,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理解人,才能确立独特的教育理想;有思想的校长,才能具备革除教育弊端的勇气,从而肩负起神圣的教育责任;有思想的校长,才能确立现代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朱慧 《江苏教育》2010,(4):56-58
我们需要有思想的校长,我们呼唤有思想的校长.我们更要培养有思想的校长。有思想的校长,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理解“人”,才能确立独特的教育理想;有思想的校长,才能具备革除教育弊端的勇气,从而肩负起神圣的教育责任:有思想的校长.才能确立现代管理理念,引领师生共同发展;有思想的校长,才能深化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质,形成学校特色。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学校管理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和邓小平管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学校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有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教师管理思想、学生德育管理思想、教学管理思想和后勤管理思想等 ,认真研究邓小平学校管理思想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管理学和推进学校管理改革与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思想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求是、求真、求实的课堂。构建有思想的历史课堂,需要在有思想老师的领导下,打造有思想的课堂,培养有思想的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思考的过程中获取真知,同时得到感情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6.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如果这两种思想经过磨合重组,还可能出现三种、四种甚至更多种思想。对教学思想的交换、磨合与重组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梁好翠 《培训与研究》2006,23(8):102-103,110
概率统计中的数学思想可分为特有的数学思想和一般的数学思想,其中特有的数学思想主要有随机思想、统计调查思想、统计描述思想、统计推断思想等;一般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化归思想、模型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有一句话":哲学,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思想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关键在于他有着怎样的思想。没有思想的人,即使像一粒珍珠般璀璨夺目,也终归缺乏活力,难于生长。有思想的人,就像一粒种子,不一定闪闪发光,不一定赏心悦目,可是有生命和活力,终能长成参天大树,绽放万紫千红。有思想的人,内心是充实而丰富的,有思想的人,自有人格的魅力"。而有思想还是没有思想,完全归因于我们的教育。"(卢梭语)肩负教育重任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9.
人不可没有思想。一个人的任何行为,都用思想作为动力。作为一名教师,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有思想吗?怎样才算有思想呢?没有思想又将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怎样才能做到有思想呢?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学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可以能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的构建及其话语创新的应用研究,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有为才有位到有位更有为的主观需要,也是寻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方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章学诚的小说观源于班固《汉书》以来的史家传统小说观,但又有新的变化:一是对小说的史学价值作了新的阐释;二是提出小说"历三变"论,肯定了唐传奇、明清通俗小说的地位;三是对小说的文学价值有独到的阐发;四是对小说创作中的虚实关系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章学诚的小说观新旧杂陈,说明史家传统的目录学小说观念业已分裂,正在被文学本位的小说观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明中叶以前,归善县等东江中上游地区的主体方言属于粤语。明中后期,随着客家移民浪潮到来,它经历了逐渐客语化的演变,这是由客家人逐渐成为当地主体族群决定的。但联系土著、客家矛盾冲突的历史背景,考察"本地话"这一明显带族群区分色彩的自称,可知本地话应是明代后期东江中上游土著在与客家移民互动中确立我群认同的产物。本地话的底层应为粤语,其客语特色是后来受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王传满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1):58-61,84
在人类历史上,贞节观念有一个从无到有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自周以来,节妇烈女的绝对数呈增长趋势,宋代是个明显的界限,节烈妇女人数陡然增加,至明清而达到极致。明清社会,程朱理学居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女性贞节观教育不断加强,女性节烈楷模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明清徽州,贞节观念正是通过以上诸种途径不断被加以强化,并得以普遍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季桂起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3):69-73,81
"道统"、"文统"观是统治古典文学长达两千多年的一对文学观念。两者之间有着互为关联的思想纽带,这就是儒家思想。在它们笼罩下,古典文学形成了复古主义传统,缺乏创新的活力。明代中叶在文化变革的历史思潮影响下,文学观念产生了较为强烈的革新要求。这一时期文学观念的变革,突出表现为对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挑战和个性化意识的滋长,形成了人的感性生命的一次重要觉醒,具有重要的人性解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朝寒门、寒人虽巳在政治上崛起,但入政后。普遍表现出种种不成熟的心理状态:首先是入仕发迹的“侥幸”心理;其次是“自视犹不敢与世族较”的自卑心理;再次是贪婪粗鄙的“暴发户”心理。这些心理特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南朝社会门阀观念仍然十分强大,使入政的寒门、寒人无法摆脱其影响,只得将自己定位在“士庶之别”的社会习惯观念之中。同时南朝士族虽巳衰落,但其势力足以遏制来自外界力量的撞击,加之寒门、寒人本身在出身、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差异,所以难以形成政治心理上的群体整合,自然比较士族来说要幼稚多了。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原来重农轻商的的社会观念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市场进一步扩大,商业活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而消费观念也越来越趋向于奢靡,部分地区崇奢观念越来越普遍化,原来居于士民工商四民之末的商人地位得以提高,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潮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分税制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民初,随着宪政运动的兴起,分税制思想在中国产生并获得发展。这一时期,分税制思想由清末国地两税订立的先后问题和划分标准的初步讨论等,发展到民初系统化的划分标准和炽热化的田赋归属问题。清末民初是分税制思想的提出和发展时期,并非分税制的实施时期。  相似文献   

18.
“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演变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墨子》中才以思维规律规定的形式固定下来,而“类”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逻辑范畴并被自觉运用也是从墨家开始的。墨家逻辑思想代表着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最高成就,尤其是对“类”观念的阐述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墨家“类”观念有重要的逻辑意义,其“类”观念是中国古代的推理类型——推类的基础,只有搞清楚中国古代“类”的观念,才能正确理解推类。  相似文献   

19.
清修《明史》包含相当丰富的欧洲内容。这些内容虽取材于明代史料,但透过明史馆臣对明代欧洲素材的取舍、增补、修订与评赞,可以看出清人对欧洲势力东来亚洲之战略目的有了更为本质的认识,对欧洲文化的态度也更趋理性。但《明史》流露出的西学中源论以及有关欧洲内容的疏漏、错误,又说明清人欧洲观仍然存在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20.
王晨 《教育学报》2007,3(2):72-77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纽曼研究注重其大学思想对现实的批评价值,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对纽曼意义的深入理解。在纽曼研究的热度消退后,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根据纽曼《大学的理想》一书对其思想进行结构性分析,梳理出贯穿其中的真理、道德、理性、普遍知识、自由知识、自由教育等六个核心概念,并据此对纽曼大学思想的意义进行重置。除了已得到普遍认识的自由教育的意义之外,纽曼思想还应该包括更为根本性的理性与道德关系、个人自我与外部世界关系这两层被忽视的意义。后两者对现时大学及其困境作哲学层面上的思考,勾连个人、社会、知识与大学的联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