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求幸福是人一生的终极目标,教育的主体是人,当然不能离开以人的幸福为目的。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教育强制、学校教育功利化和学生个性价值缺失等原因,学生的幸福感不断降低甚至缺失。所以必须通过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教育、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和提升能力的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孕育幸福、享受幸福、创造幸福。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幸福应当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是在积极心理学幸福观下审视当今学校教育,会发现目前学校教育存在一些误区,突出表现为:错误的幸福观、缺少幸福的教育过程。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改进对策,这主要包括:让学生充分体验教育过程的幸福、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追求健康人格的形成,学科教学则是其教育的主渠道,语文学科又是学校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不管从哪种意义上看,语文教学与心理发展都是密切相关的。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和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4.
幸福是生活实在的全部意义,是人实现其存在的终极目标。虽然对幸福的理解众说纷纭,然而幸福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教育中,学生幸福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教育者给予学生的关爱、公平的对待、理解、自由及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是实现学生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幸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袁飞天 《教书育人》2012,(31):33-34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教育所有的具体目标只有指向幸福才有意义色彩。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是否具有幸福感,不仅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和专业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必然会带给学生灰色的情感传递,影响到学生的精神健康。因此,在现代教师管理中,必须以教师为本,充分重视教师需求、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语文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但是。近些年学校里的部分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思想上、人格上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于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热点与亮点。这同时又与科学实践证踞相吻合: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其浅近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个体审美心理;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完善个体人格。因此。学校教育应充分考虑当代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多点切入实施美育。  相似文献   

7.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关注学生的幸福.人的幸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幸福,而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住,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创建良好的体育教学模式和重视实施体育教学过程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认为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而教育也是对幸福的追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将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注重对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引导师生正确看待成功,营造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并实施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追求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幸福教育是以增强幸福感受,提升创造和获取幸福能力为目的的教育,也可以说是培养和塑造既能创造幸福、又能感受幸福积极人格的教育.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幸福教育,已成为积极人格培养的新取向,对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培养和积极人格塑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周庆锋 《小学教学研究》2010,(12):118-119,121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人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幸福,培养人创造幸福的能力,最后达到“让学生感受幸福、让教师享受幸福的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开展幸福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尊重是一种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其核心就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尊重的教育理念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强调了国民教育、普及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实施教育,其终极目标是要促进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尊重即意味着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需要。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教育的终极追求。职业教育关涉人的幸福在于职业教育应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生命体验的完整性和精神的平等性。幸福教育审视下的职业教育,应是树立学生正确幸福观、培养学生善于感知幸福、提升学生幸福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吴婷婷  姜德刚 《考试周刊》2010,(5):215-215,134
追求幸福是人的内在需要.教育是关于人的社会活动,幸福与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教育就要关涉幸福.然而在现实教育中的学生却与幸福相距甚远。学生的幸福需要通过教育实现,幸福是教育的动力和终板目的.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承担起让学生幸福的责任.通过培养学生幸福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把幸福还给珍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一种个人体验,是一种能力,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虽然人人对幸福理解不同但都追求幸福,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对其目的虽表述不一,但其为人服务的工具性决定了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学生的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成长于这种环境中的青少年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尊重生命价值和尊严为终极目标;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和人的现代化要求的新型的人格。当前上海正全面进行二期课改的实验。二期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意志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健全其人格…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是核心任务,塑造幸福人生是终极目标.在《中国教育报》的专访中,孟万金教授指出“创建幸福中国,基础在幸福人生,关键靠教育.创建幸福学校标志着教育观从知识本位向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变”.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环,是学生走向高等院校和社会生活的最后阶梯.高中生活的体验极大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  相似文献   

17.
鲁迅提出"救救孩子"的呐喊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可今天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的弊端让人们为孩子们担忧。为了使学校教育朝着更加人性化和现代化的目标迈进,首先要研究学校教育要使人幸福的终极目标及其实现手段。文章通过作者对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和《看上去很美》中教育现象的分析,并联系今天实际,提出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幸福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为各级学校的奋斗目标。在大学录取率高达90%的今天,家长已由"唯分数论"逐渐转移到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基于当前教育现状,"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幸福中成长。福建省大田县教育局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教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9.
潘健 《教书育人》2007,(11):37-39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给学生幸福、成功的人生.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从何而来,幸福的源头在哪里,笔者认为是阅历的拓展.阅历就是体验和经历.阅历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品德的培育和人格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英语教学和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水乳交融,相辅相成的。英语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担负着内在的、不可或缺的、义不容辞的思想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