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电学教学中,学生需要观看到动态的质点振动图象。这里设计用Flash动画演示质点振动方程。  相似文献   

2.
郭建 《物理教学》2012,(2):50-52
图象是振动和波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图象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波动这一质点"群体效应"与振动这一质点"个体运动"内在联系的试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因为波动问题(包含质点的振动)的抽象性,设问的多样性,答案的多解性,有些同学对振动和波的图象问题分析起来比较头痛,其实只要掌握好方法分类复习就比较简单。笔者在认真研究近年各地高考试题后发现,振动和波综合问题一般可以分  相似文献   

3.
振动和波动是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二者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呢?一、振动和波动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振动研究一个质点;波动研究连续分布、相互联系的一群质点·2·图象的物理意义不同·振动图象表示一个振动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各个时刻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可以形象比喻为给一个人“录像”;波动图象表示参与传播振动的一群质点在某一时刻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可以形象比喻为给一群人“照像”·3·图象的坐标不同·振动图象为“位移—时间”图象,横坐标表示一个振动质点的运动时间;波动图象为“位移—距离”的图象,横坐标表示参与传播振动的各…  相似文献   

4.
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与减弱点的判定,一般采用解析的方法:两列相干波叠加区域内某质点的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取决于质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Δx.对同步调相干波源,若Δx=kλ(k=0,1,2,…),即Δx为波长的整数倍,则该质点振动加强;若Δx=(2k+1)λ/2(k=0,1,2,…),即Δx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则该质点减弱.对步调相反的相干波源,以上结论正好相反.教学实践发现,用解析法寻找两相干波源连线上的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不符合学生初学干涉时的认知水平.实际上,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在《波的干涉》一节是用示意图的方法形象展示干涉图样的,用上述解析法求解干涉…  相似文献   

5.
解决两种图象的综合问题的思路: (1)首先识别哪一个图象是波的图象,哪一个图象是振动图象,两者间的联系是周期与振幅; (2)由题中所给条件确定是哪个时刻的波的图象,再确定是哪个质点的振动图象,然后在波的图象中寻找符合振动图象规律的质点.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对机械波中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它只是以波的形式把振动传播出去难以理解.进而,易将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混淆,错误地判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教材用六幅图分解了绳波的形成,然而这毕竟是静态的.而真实的绳波又是瞬息万变,难以捕捉.为此本文在Tur-boC语言图形环境中模拟绳波的形成,只需按任意键,易于操作,现象非常直观明显.二、程序设计思路将绳子看成是由无数个质点组成的,让第一个质点起振,依次带动下一个质点,每按…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应用波动图象,判定质点的振动方向,分析波动在传播过程中的隐含条件,谈波动图象的应用.一、判定质点振动方向由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确定某时刻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一般有两种:(1)微平移法——沿波的方向平移波形图.即平移微小量△x=v△t,此时的波形为经△t时刻的波形,看该质点此时的位置、确定振动方向.  相似文献   

8.
波动图象和振动图象有以下对应关系:(1)时刻对应波动图象的时刻与某个质点振动图象的相应时刻对应.  相似文献   

9.
波与振动的综合应用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其特点常以波的图象为载体考查考生对波动这一质点群体效应与振动这一质点个体运动内在联系的理解.其中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间的关联判断,往往  相似文献   

10.
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是在讲了简谐振动和机械波这两个重要概念之后才接触到的。其目的是为了直观地表示振动和波,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两个重要概念的理解。但由于有的同学没有在理解这两种图象的物理意义上下功夫,其结果适得其反,看了图象反而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又糊涂起来了。例如,有的学生竟分不清哪是振动图象,哪是波的图象;知道了某一时刻波的图象利用图线平移法求下一时刻波的图象的时候,有的学生竟认为各媒质质点都随波迁移了。等等。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分析起来有两个;一、没弄清振动和波的联系和区别;二、不理解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学科考试内容纲要中,机械波的图象是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考试要求的等级是B级,从1987年到1993年的七年中,每年都有这个知识点的考题,并且在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常常由于缺乏分析对策、对机械波的图象理解不深而发生错误。要突破这个难点须处理好三个问题。第一:弄清某段时间内质点振动的位移、路程和质点振动状态传播距离的区别。图1所示为一简谐横波的波形图,质点A的振  相似文献   

12.
振动图象描述一个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波的图象描述某一时刻全部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两者的比较见下表:  相似文献   

13.
干涉是波的特有现象,因而波的干涉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节.课本中介绍了波可以传递能量,但是未见对波的干涉现象中能量传递及分布的具体问题深入讨论.机械波的能量是通过媒质中各质点的振动来传递的,而相消点没有振动,所以教师和学生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干涉相消点的能量到哪里去了?相消点的能量形式和传递方式如何?  相似文献   

14.
一、质点振动加强还是减弱的本质 在两列波干涉的区域内,某些地方的振动加强,某些地方的振动减弱,加强和减弱区域互相间隔形成稳定的叠加。那么,是否处于两波振幅之和(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叠加)处的质点才是加强的,两波振幅之差(波峰与波谷叠加)处的质点才是减弱的呢?  相似文献   

15.
作简谐振动的质点,其运动规律可用公式或图象表示出来。若已知一振动图象,如何用公式准确地把质点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出来,这就是如何建立振动方程的问题。因为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按余弦或正弦规律变化的,只要知道振动三要素一振幅、周期和相位,便可以根据简谐振动方程x=Acos(ωt φ_0),而求出该振动图象的公式。其中振幅、周期和圆频率等可直接从振动图象中找出,但相的确定就不是  相似文献   

16.
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对平衡位置的位移画出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振动图象”。简谐振动的振动图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线(图1),两个  相似文献   

17.
在波的图象上由波的传播方向判定质点的振动方向和由质点的振动方向判定波的传播方向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清楚波的图象、波的传播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三者关系1.已知波的图象、波的传播方向可确定质点的运动方向如图1所示,知道波形图及传播方向,可知P点向上运动.2.已知波的图象、质点运动的方向,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如图2所示,已知波形图的质点P向下运动,可判断出波向左传播.3.已知质点的运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确定波的图象如图3所示,若AB间距离等于一个波长,质点A此时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波向右传播,可画出波的图象如图4.  相似文献   

19.
有关高中物理中的振动及横波图象,历来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两种图象非常相似,都是正弦(或余弦)曲线,两者都是质点的周期性运动,学生常常将其混淆。我认为:这反映了学生对这两种图象的内涵及物理意义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可将两图象作一对比如下:谈高中物理的简谐振动及横波图象的对比教学$个旧市第四中学@董春明  相似文献   

20.
振动和波是力学中一个重要而较难的问题,波动图象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B级),几乎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这个知识点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解决有关波动图象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非常有帮助.有关波动图象的这类问题可以分三个方面,而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用质点分析法、微小平移法、等值线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