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注点都锁定于"三农"领域,由此可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媒体理应对"三农"报道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受版面、采访成本、目标受众、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三农"报道在许多媒体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倾向.如何加强"三农"报道?笔者试作探索.  相似文献   

2.
夏永辉 《新闻前哨》2012,(11):41-42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连续9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反映了它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中之重"地位。对各级媒体特别是省级党报而言,"三农"报道一贯都是领导重视、读者关注的重要题材。将专业性比较强、远离市民生活的"三农"报道做得鲜活、可读又有深度,既是媒体从业者的本职要求,也是报纸万千读者的呼唤。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上上下下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当然也就受到了党报党刊等媒体的普遍关注。虽然在意识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实际操作起来,关于"三农"方面的报道,多数媒体还存在弱化现象。如何搞好"三农"报道?河南《周口日报新农村版》从把握报道重点、创新版面设置、转变报道理念入手,加强策划,精心运作,循序渐进,使"三农"报道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为全市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淮安日报把"三农"报道放在重要位置,在"三农"报道中,淮安日报的记者深入农村一线,和农民打成一片,与农民感同身受,策划了一批高质量的报  相似文献   

5.
作为地市级党报,在新闻采编系统一般都设有农村部,专门关注"三农",做好"三农"领域的报道。面对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民生活等方面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和新亮点,"三农"报道如何才能搞得有声有色、有高度有深度、产生良好反响和重大影响力,已经成为农村部记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要做好"三农"报道,选好视角尤为关键。找到了最佳视角,我们的报道就成功了一大半。审视同一个客观存在,不同的记者  相似文献   

6.
如今,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仍然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现实问题之一。作为一个媒体人,尤其是从事党报新闻工作的一名记者,重提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并非过时。相反,观照时下的一些轻视“三农”报道的现象,或者说,在新的形势下,不适应变化着的“三农”新现象,该如何重视与把握这一时代命题的新要求新方向,是检验新时期党报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尺码。  相似文献   

7.
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在新闻宣传领域,"三农"一直是各级媒体挖掘的"富矿"。如何做好"三农"宣传工作?作为农业记者,我们要有"三农"情怀,要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始终带着一份真挚的情怀从事"三农"报道工作;要当一个专家型的记者。同时在"三农"宣传上,我们要分析"三农"采访对象的不同类型特点,调整采访者和采访对象相互关系,加强沟通,寻找"接近点",使采访能更加深入、顺利。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县级电视台记者,长期采访在农村这片沃土上,感受到县级电视台最大的优势是农村,最多的受众是农民,最有潜力的行业是农业。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县级电视台"三农"报道如何跳出老框框,贴近农村实际、增强可视性,是县级电视台面对的新课题。笔者试就县级电视台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三农"报道,从三个方面加以浅谈。一、提高认识,找准"三农"政策切入点,展示农村新貌县级电视台作为基层媒体,新闻记者要吃透"三农"  相似文献   

9.
<临沂日报>立足市情,始终把"三农"作为主要报道领域,不但在一二版要闻版上有较多篇幅的"三农"报道,并专门开辟<新农村>专刊.作为<新农村>专刊的编辑,笔者认为,做好新时期的"三农"报道,要做足以下三方面文章.  相似文献   

10.
吉安电视台积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三农"报道,坚持"三贴近"原则,努力做活"三农"报道,使"三农"报道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三农",基调是农业,基地是农村,核心是农民。在国家日益重视"三农"问题并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的形势下,作为新闻媒体,如何抓好"三农"报道,让"三农"问题唱主角,真实地报道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农民真实的生存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推动作用,为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三农"报道面临着新的课题,也是摆在新闻媒体面前的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找准"三农"报道的支撑点,立足农村、服务农业、心系农民,切实为农业的改革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农民的致富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一、着力加强"三农"报道的导向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领导下的新闻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三农"报道不容易写,更不容易写好.对一个记者来说,报道"三农",必须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谓"厚积",可谓包罗万象,农林牧副渔,政经文教卫,都是软知识硬本钱,而在此之上的对"三农"的领悟,对"三农"的感情更是一个重要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三农"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几年中央颁发的一号文件都紧紧围绕"三农"工作这个大主题,确立了  相似文献   

15.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三农"报道以及相关研究依然严重缺乏。本文选取湖南省最有影响力的市场化纸媒《潇湘晨报》作为研究对象,从报道来源、内容分类、报道立场、报道体裁、报道数量、报道篇幅和版面安排等项目来探析其"三农"报道的策划和具体运作,力求总结有关经验和教训,以提升"三农"报道的水平,从而推动"三农"问题进一步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农民日报》专注于"三农",服务于"三农",以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言论引领"三农"舆论导向,以创新性、提升性、典型性经验报道展现时代的风云激荡,以微观的、感性的、鲜活的实用版面贴近一个个普通农民的切身需求,发挥了"三农"报道挑大梁和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农报道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是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农工作涉及面广,历史积淀深,影响大,任何一件涉及三农的事情都牵动着社会的神经。三农报道做得好,会  相似文献   

18.
从事"三农"报道的记者,如何才能赢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怎样才能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这是摆在每一个从事"三农"报道记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三农"报道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作为党委机关报的农业记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三农""守望者"的角色,时刻想到农民利益,本着对农民负责的态度,多写农民关心的事情.而做好这些的关键,就是要对"三农"有深厚的感情,就是带着感情写"三农".  相似文献   

20.
媒体,尤其是党报,在农村的影响力既是媒体宣传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作为媒体人应有的追求。近年来,很多媒体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如何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应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各新闻媒体亟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媒体自身发展,也是新闻媒体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